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9 月 8 日宇环数控(00290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9 月 8 日接受机构调研,国金证券、华福证券、紫金信托、工银瑞信、上海仟佰投资、上海季胜投资、皓普投资、南京天麒私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5 年半年度公司经营业绩介绍
答:2025 年 1-6 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392.59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1.74%;实现利润总额 1,334.80 万元,同比增长 196.90%;实现净利润 893.71 万元,同比增长 39.70%;但是受所得税费和少数股东损益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64.88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 2,224.22 万元,同比增长 29.50%,占收入比重为 9.93%。
问:2025 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收入及业务情况以及与大客户长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答:2025 年 1-6 月份,公司消费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 12,492.46 万元,同比增长 33.35%,其中蓝思科技等下游客户为苹果等国内外知名电子品牌企业提供制造服务。公司自 IPhone4 开始为苹果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以来,产品和服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并在历次消费电子加工设备更换和开发过程中,多次参与前期技术沟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形象,从而与主要客户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问: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将会产生哪些新的设备需求?
答:随着 I 技术的普及与渗透,消费电子目前正处在一个技术创新驱动与产品加速迭代的变革期。同时,材料的变化和生产工艺的提升也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公司将充分利用深耕消费电子行业所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积极参与客户的技术交流与验证,有效解决市场客户对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数控机床加工设备方面的需求。
问:请南方机床的未来业绩目标以及业务发展领域?
答:根据最新的公司《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南方机床的未来业绩目标是以南方机床 2024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30%;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60%;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100%。目前,南方机床的拉床产品在汽车零配件、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均有应用,未来随着南方机床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南方机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问:公司产品在半导体行业应用的基本情况?公司其他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答:半导体行业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领域之一。公司主要生产针对半导体行业的精密加工设备,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与开发涉及多道加工环节和不同材质的关键材料,晶体材质涵盖第二代到第四代半导体,如蓝宝石、碳化硅、锑化镓等,产品主要涉及各类材质晶体的平面磨削、滚圆加工、单面 / 双面研磨抛光工序。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航空航天、轴承、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航空航天方面,公司的高端复合立式磨床逐步进入市场,客户包括沈阳黎明航空等;机器人市场方面,公司螺旋拉床可用于机器人零部件加工,如行星减速机的齿圈和 RV 减速机的针齿壳内齿槽、行星轮内花键等零部件;公司的磨床和拉床设备在轴承领域的进口替代竞争力不断提升,客户包括洛阳轴承等。
6、工业母机相关政策对行业及公司磨床业务有哪些影响?
工业母机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市场对高精度、高性能数控机床的需求,公司来自于进口替代、设备更新方面的订单增加;此外,随着各部委和各级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公司通过积极承担重大技术研发项目,有望进一步地助推公司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高端磨床的研发和生产始终是公司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已经形成高精度平面磨床、复合立式磨床、导轨磨等多种类型的高端磨床产品矩阵。随着订单的交付应用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公司产品在轴承零部件、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业等多个高端设备进口替代的下游领域将逐步形成品牌影响力。
宇环数控(002903)主营业务:公司一直专业从事数控磨削设备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 为客户提供精密磨削与智能制造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宇环数控 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2.24 亿元,同比上升 11.74%;归母净利润 264.88 万元,同比下降 53.55%;扣非净利润 -217.55 万元,同比下降 228.39%;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9863.38 万元,同比上升 2.6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70.02 万元,同比上升 88.8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279.23 万元,同比上升 67.56%;负债率 29.78%,投资收益 185.12 万元,财务费用 -18.48 万元,毛利率 34.11%。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1 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 1 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