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9-09
『仁怀物种』“药草皇后”蒲公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仁怀,一江春水,两岸青山,数以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聚集,相互竞争、相互成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天赐酱香,成就仁怀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美名。

传递生态知识,讲好自然故事,更好赋能仁怀酱香白酒产业。本期『仁怀物种』,讲述 " 蒲公英 " 的故事。

傍晚,我与父亲沿着夕阳铺就的小路并肩散步。在公园附近的草丛里、树荫下,瞥见许多 " 小黄花 ",才恍然意识到,原来不止荒坡,蒲公英那抹明亮的黄,早已悄悄缀满视野的缝隙。

蒲公英,是华夏自古药食兼用之物。考其出处,首见于隋唐年间《新修本草》。它的名字纷繁多样,竟有十四个之多,大多依功效、形态、产地而定。《诗经》中那句 "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为它赢得 " 飞蓬 " 的雅称,一直流传至今,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说的 " 黄花地丁 "。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根呈圆柱状,黑褐色,粗壮有力。它多生长于北半球温带与亚热带,偶尔也在热带现身。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处处都是它的栖身之所。它性喜凉爽,却既耐寒又耐热,不怕干旱,不惧酸土,什么土壤都能存活,尤其偏爱沙质之地。蒲公英花期自四月至九月,果期从五月一直到十月。

春天时节,很多人都喜欢在踏青的时候,顺便挖点野菜回来尝鲜。这其中,蒲公英便是那山野路旁最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它不仅口味独特,同时还是治病的良药,有着 " 药草皇后 " 和 " 天然青霉素 " 的美誉。

近来 " 上火 " 的人似乎特别多。同事因牙龈肿痛去拔牙,带回了大包消炎药;而 " 上火大军 " 里也包括我——接连流了几次鼻血。奶奶在电话里说:" 喝点蒲公英泡的水,清热退火,比你那些西药还管用。"

蒲公英清热退火的功效,并非空穴来风的 " 偏方 "。据查阅的资料显示,蒲公英性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民间常用它治疗疔疮、乳痈、目赤、咽痛。尤其像我们这样爱吃辣、好烧烤的人,一不小心便 " 上火 ",只要泡一杯蒲公英茶,或者抓一把蒲公英煮水,都可以清热退火。

现代医学中,常见的含蒲公英的中成药有热炎宁颗粒(片)、蒲地蓝消炎片(口服液)、复方公英片、二丁颗粒等。上述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疮疖、肿毒等疾病。临床上,利用蒲公英有很好的消炎抗菌作用,可以缓解或替代抗生素的滥用。

古时,陇南一位张姓药工曾讲述,其祖上见伤牛啃食蒲公英后乳痈渐消,于是查阅《本草衍义补遗》,果然找到 " 化热毒,散滞气 " 的记载。如今更有人以临床试验佐证:用它外敷,脓肿两日便见消退。但需注意,其汁液遇空气氧化会转成赤色,外敷时最好隔一层薄纱,以免刺激皮肤。

此外,蒲公英的嫩叶与花,生熟皆可食用。未绽的花蕾可油炸做饼;干燥的根与叶能泡茶;根经烘烤加工后,甚至可充作 " 国版咖啡 "。

近代有一首称颂蒲公英的诗,名字叫《思佳客 · 蒲公英》,其中写道:" 弃落荒坡依旧发,无缘名分胜名花。休言无用低俗贱,宴款高朋色味佳。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 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这个低调而有内涵的野草深深的喜爱之情。

然而,世人眷恋蒲公英,并不仅因其实用。敦煌某唐代军事文书记载:戍边士卒曾借蒲公英传播之性传递军情。他们将写有密文的薄绢系于蒲公英种子上,倚借西北强风实现定向投送。《兵备要略》中更补充道:要选成熟九成以上的绒球——也就是 " 隐头花序 ",于卯时露水未干时释放,成功率最高。如今每见蒲公英,不免想象:那种子是否也曾载过某位士卒寄给妻儿的半行思念?

我有时也想,蒲公英的种子乘风远扬,看似自由洒脱,实则不由自主。一旦散落天涯,便再难回归故土。绒球轻轻一吹,瞬间化作千百小伞,浮游于空,飘向未知的远方。而原先那株蒲公英,只剩光秃秃的茎秆,在风里微微颤抖。这虽是它的生物本性,若转换到人的心境,大抵就只能称作—— " 乡愁 "。

如今再见路边小黄花,总会想起小时候第一次遇见蒲公英,父母折下一株告诉我:" 吹一口气,它们就飞走啦。" 后来又在小学课本里真正认识它,也会想起曾与玩伴在田野中吹一下午蒲公英的童年。蒲公英年年生发,看似一如往昔,却早已物是人非。人也是这样,总是在回忆,却已不是旧我。蒲公英的种子飘散之后,有的落进沃土,有的陷于泥淖,有的附于行人之衣——像极了出走的人,也像极了人生的离合。

总而言之,蒲公英于我,所唤起的早已不仅是草木本身,更是它所指向的、不可复返的过去。那过去虽已消逝,却暗暗塑成今日之我。它开在记忆的角落,开在童年旧居的墙根,开在放学途中的田埂上。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隔岁月回望,才知其何等珍贵。时间如此,将人与物一齐推远,也教我学会在失去中继续行走。

蒲公英无声无息,自开自落,不因无人而不芳。它只是生长,存在,然后消散,仿佛时间本身的一种形态。当我书写蒲公英时,又何尝不是在写自己——如何携着记忆与失去,继续前行 …… 就像那些飘向远方的种子,带着过去的印记,学着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作者 郑润黔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蒲公英 生态环境 陇南 青霉素 山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