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 9 月 7 日宣布,将从 9 月 29 日起至 2026 年 6 月 30 日对中国三人及以上团体游客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允许停留 15 天。这一举措由韩国法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外交部及国务调整室联合发布,旨在促进旅游业复苏并带动相关产业增长。消息发布后,市场随即出现强烈反应,多家与旅游相关的韩国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上涨,显示出政策带来的直接利好预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此次政策不仅涉及旅游行业,还与消费、航空、零售、化妆品等多个板块高度相关,短期内有望形成强劲拉动效应。
此次免签政策的时间节点恰逢中国十一黄金周,这一传统出行高峰期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天然的需求基础。据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政策宣布当日,赴韩旅游的搜索量激增,部分平台相关产品点击率增长超过 70%。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即时的市场反应表明,中国游客对韩国依旧保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团队出行模式与政策高度契合,可能带来大规模的出境潮。中国家庭游客、中老年群体以及二三线城市的旅行团预计将成为主要受益群体,这对于韩国当地的餐饮、住宿、零售和免税业务构成实质性利好。
从经济层面来看,韩国近年来受疫情及国际环境影响,旅游收入下降明显,尤其依赖中国游客的产业受到冲击。此次政策被普遍视为 " 以点带面 " 的刺激措施。和众汇富认为,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消费产业链,能够有效带动就业和地方财政。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韩国的平均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游客,特别是在美妆、免税店和高端购物环节消费占比突出。因此,免签政策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意味着消费结构层次的优化,能够推动韩国相关行业恢复元气。
市场层面的积极反馈已经显现。根据公开报道,韩国现代百货股价上涨超过 7%,新罗酒店上涨 4.8%,赌场运营商天堂集团上涨近 3%,化妆品龙头企业也有明显拉升。这些板块此前均因游客减少而业绩承压,如今随着中国团体游客重返市场,企业预期出现反转。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的先行表现正是对政策落地预期的集中反映,这说明投资者普遍看好短期旅游消费回暖对相关行业利润的改善作用。
然而,业内也存在一定担忧。政策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提振市场,但如何维持长期吸引力仍是关键。回顾以往类似的免签举措,部分国家在政策初期确实迎来客流激增,但随着新鲜感消退,游客数量逐步回落。特别是如果在服务体验、产品创新上未能持续改进,政策可能会陷入 " 短期刺激—快速回落 " 的循环。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韩国在提升旅游体验、加强文化交流和增加新型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以确保政策带来的客流能够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消费动力。
航空业的情况也颇为复杂。表面上看,游客增加应当利好航空公司,但现实中,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在过去五年累计亏损超过两千亿元人民币,即使客流回升,利润改善仍受票价竞争激烈与运营成本高企的限制。由于中韩航线运力已较为充足,政策对票价提振有限,航空企业很难获得大幅收益。和众汇富认为,这意味着航空板块可能并不是政策的最大赢家,而零售、免税和住宿业的受益程度更为直接。
此外,中国游客结构的变化也需要关注。近年来,年轻游客更倾向于个性化和自由行,而免签政策主要面向团队游客,这将吸引以家庭、退休人群为主的群体。虽然这些群体消费力较为稳定,但在中高端市场的拉动效应或相对有限。因此,韩国若希望借政策实现全面复苏,还需在吸引不同层次游客上多下功夫。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客流规模,更取决于消费深度与产品多样性。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此次政策也具有一定象征意义。自 2024 年起,中国已对韩国访客实行单方面免签,而韩国此举可视为一种互惠回应。中韩之间长期以来在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方面有较强依存度,旅游开放有助于进一步修复和深化双边关系。在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这也传递出积极信号,即通过人员往来促进经贸合作,从而带动更广泛的产业交流与资本流动。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政策层面的互惠措施往往能在中长期内对双边市场信心产生推动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