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市场的热闹,也吸引了美股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回港。 $ 禾赛 ( HSAI ) $ 这家激光雷达领域的头部玩家,正准备在港股搞二次上市 $ 禾赛 -W ( 02525 ) $
先简单说说禾赛这家公司。它成立于 2014 年,主攻三维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前列。简单点讲,就是给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提供 " 眼睛 " 的高科技企业。2022 到 2024 年,营收从 12 亿人民币飙到 20.8 亿,复合增长率超 30%。更亮眼的是,亏损在逐步缩水,2024 年甚至实现了调整后盈利,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猛增 46%。
收入增长:2022-2024 年收入从 12.03 亿元增至 20.77 亿元,复合年增速超 30%;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2.3 亿元,同比增 50.6%。
盈利转折:2025 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净利润 2653 万元,毛利率从 35.2% 回升至 42%,规模效应显现。
业务结构:ADAS 占收入 62.7%,机器人占 34.1%,形成 " 双引擎 " 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机器人业务尤其爆发,2025 年 Q2 交付量同比暴涨 743.6%。
行业层面,中国厂商主导全球市场——禾赛与速腾聚创各占 29% 份额,图达通占 21%,三者合计 79%。成长性看,ADAS 渗透率预计从 2025 年的 15% 跃升至 30%,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增速超 60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这数据看着挺稳的,说明业务在加速落地,尤其在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领域。但话说回来,高科技股总有不确定性,得看市场环境。
IPO 基本信息:入场门槛与发行机制
禾赛此次港股上市采用 " 双重主要上市 " 模式,需同时满足两地监管要求,流程比简单二次上市更复杂。优点是未来可能纳入港股通,方便内地投资者交易。关键参数如下:
发行价上限:228 港元 / 股,入场费 4605.99 港元(每手 20 股)。
募资规模:全球发售 1700 万股,其中公开发售占 10%(固定比例,B 方案机制),最高募资 38.76 亿港元。
时间线:招股期为 2025 年 9 月 8 日 -11 日,预计 9 月 16 日上市。
基石阵容:高瓴 HHLR、泰康人寿等 6 家机构认购 1.48 亿美元,占比 29.76%,提供一定背书。
它已经是美股上市公司,是典型的 " 美股二婚 " 模式——港股定价往往会给个小折扣,相比美股收盘价(最近约 222 港元),可能有 1%-2% 的空间。
个人视角点评:B 方案意味着公开发售比例锁定 10%,无论超购倍数多高都不回拨。这降低了中签难度,但流通盘达 27.22 亿港元,货量较大,可能压制短期股价弹性。入场费约 4600 港元,对散户较友好,建议优先现金申购以规避融资成本。
从散户视角,这单打新的吸引力在哪?
首先,分配机会大。发行规模不小,公开发售有 8.5 万手,融资倍数目前 33 倍左右,远没到爆棚的地步。历史数据告诉我,类似美股转港的 19 单案例中,13 单首日上涨(最高赚 14%),只有 4 单跌(最惨亏 23%)。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有小赚的可能,尤其如果美股在定价后稳住或拉升,港股上市日就能套现个小溢价。例如前段时间上市的 $BOSS 直聘 ( BZ ) $ $BOSS 直聘 -W ( 02076 ) $
成本控制好,锁个 1%-2% 的折扣,再赶上市场情绪好,轻松赚顿饭钱。更何况,需求不算弱,有高瓴 HHLRA、太康人寿等基石投资者占近 30%,大佬背书能给散户点信心。
作为美股二次上市标的,禾赛港股定价与美股高度联动,这为散户提供了独特的套利机会。港股最终定价以招股结束当日的美股价格为基准,通常折价 3%-5%(否则投资者可直接买美股)。例如:
9 月 5 日美股收盘价 26.49 美元,折合港股约 206.58 港元,较发行价上限溢价 9.4%。
若招股期间美股大涨超 228 港元(如 9 月 6 日美股报 28.5 美元,折 222 港元),则港股上市后可能套利;反之,若美股低迷,破发风险上升。
假设超购 100 倍,公开发售 510 万股,甲乙组各 4.25 万手。按 10 万人申购估算,一手中签率约 30%,认购 50 手可稳中 1 手。
那么,值不值得参与?对风险偏好低的散户,这是个低门槛的套利游戏。建议:如果美股在申购末日超 228 港元 5% 以上,就考虑加码;否则,小额试水或直接 pass。最优策略还是现金申购为主,避免融资利息侵蚀薄利。乙组门槛较高,中签约 5-10 手,适合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