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9-09
高盛也来给AI降温:AI采用趋势正在放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当超级巨头们仍在向 AI 硬件领域投入数千亿美元的巨资时,来自高盛、阿波罗和 MIT 的最新数据却共同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企业端的 AI 采用正在减速,大型企业的采用率甚至出现下滑。

据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9 月 8 日发布的报告,尽管 AI 硬件投资仍在加速,但美国企业的 AI 采用增速已在第三季度放缓。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使用 AI 的美国公司比例仅从第二季度的 9.2% 小幅上升至 9.7%。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长率已经放缓。这与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火热投资形成了鲜明对比,报告指出,超级巨头们已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 AI 数据中心建设,这些巨额资本支出迫切需要证明其投资回报。

报告还显示,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的 AI 采用率增幅最大,而教育服务业则出现了下滑。在劳动力市场方面,高盛认为影响仍然 " 温和 ",但技术、设计和客户服务等领域的岗位替代现象已经出现。自上次更新以来,因 AI 导致的裁员影响了 10375 名工人。

更严峻的信号:大型企业 AI 采用率正在下降

比高盛报告揭示的 " 增速放缓 " 更引人担忧的是,大型企业的 AI 采用率可能已经见顶回落。

华尔街见闻写道,据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Torsten Sl ø k 的分析,大型企业的 AI 采用正在减速。该分析基于美国普查局对 120 万家企业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雇佣 250 名以上员工的企业,其 AI 采用率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一趋势可能预示着,在经历了初期的热情尝试后,大型企业正进入 " 技术幻灭期 ",开始重新评估 AI 工具的实际价值和整合挑战。

95% 的 AI 投资回报为零?

企业 AI 采用遇阻的根本原因,或许可以在早前引发市场暴跌的 MIT 报告中找到答案。一份题为《生成式 AI 鸿沟:2025 年商业 AI 现状》的报告发现,高达 95% 的企业从其生成式 AI 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

报告主要作者 Aditya Challapally 指出,问题核心并非 AI 模型本身,而是企业内部存在 " 学习差距 " 和整合策略缺陷。例如,许多为个人用户设计的通用工具(如 ChatGPT)在需要适应特定工作流程的企业环境中表现不佳。此外,报告发现," 购买 " 成熟 AI 工具的成功率(约 67%)远高于企业 " 自建 " 系统(约三分之一),这对那些投入巨资研发专有 AI 系统的公司构成了直接挑战。

市场恐慌或将蔓延

这些负面数据已对市场情绪产生实质性影响。MIT 报告在 8 月发布后,曾引发科技股大幅抛售,纳斯达克指数创下月度最大单日跌幅(-1.4%),英伟达股价下跌 3.5%。华尔街见闻写道,一位交易员当时表示," 这个故事正在让人们感到恐慌。"

对于投资者而言,从高盛的 " 增速放缓 " 到阿波罗的 " 采用率下降 ",再到 MIT 揭示的 " 零回报 " 困境,这一系列信号清晰地表明,AI 的商业化道路远比预期更为复杂和漫长。在纳斯达克 100 指数预期市盈率仍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分之一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将目光从对技术突破的狂热追逐,转移到对企业实际落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审慎评估上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高盛 美国 mit 阿波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