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2024-2025 中俄文化年期间上海唯一一支赴俄演出的国有文艺院团,上海爱乐乐团应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获奖者协会邀请,于 9 月 5 日至 9 日赴俄罗斯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指导与支持,通过四场主题演出及多场文化地标快闪活动,助力中俄人文交流。
此次出访恰逢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上海爱乐乐团团长高山峰表示:" 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是音乐的传播者,更是红色记忆的传承者和两国友谊的使者。" 作为诞生于上海红色沃土的文艺团体,乐团此次以反法西斯题材音乐会、红色经典曲目演绎为核心,推动中俄文化精神共鸣。
乐团此次选择多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开展演出。在莫斯科五一乡五一村文化宫——当地文化活动核心阵地,且因与苏联革命历史的深厚联结成为传递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乐团举办 "2024-2025 中俄文化年 · 天涯共此时 " 室内乐专场,演绎《梁祝》《思乡曲》等蕴含中国情怀的作品,及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等俄式经典;在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这座见证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转折的场馆内,乐团以吕其明先生亲自改编的钢琴与弦乐六重奏《红旗颂》完成特殊演出,让悠扬旋律与历史展陈交相辉映,同时成为乐团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乐团党员在演奏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
四场主题演出各有侧重,形成 " 经典共鸣—历史回望—红色传承 " 的完整脉络。9 月 6 日,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举办的第五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节 · 上海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上,吕其明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60 周年纪念版)首次在俄罗斯舞台公演;中提琴演奏家、闽江学院教师张铠麟演绎亚历山大 · 柴可夫斯基的《第二中提琴协奏曲》" 平凡音上的练习曲 ";压轴曲目为乐团驻团作曲、青年作曲家龚天鹏的《国画交响曲》,以西方交响乐形式诠释中国传统美学。
9 月 7 日,在克林的柴可夫斯基故居博物馆音乐厅,乐团呈现 2024-2025 中俄文化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音乐会。音乐会以激昂基调展开,吕其明《红旗颂》(60 周年纪念版)再度奏响,与音乐厅历史氛围相得益彰;俄罗斯小提琴家玛丽亚 · 安德烈耶娃与中提琴演奏家、闽江学院教师张铠麟联袂演绎布鲁赫《小提琴、中提琴双协奏曲》;钢琴家易艺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再现中华民族抗争历程;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攻克柏林》组曲展现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情怀,博得当地乐迷长时间起立鼓掌欢呼;音乐会以中国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和《啊,朋友再见》收尾,表达对和平的珍视。
此外,乐团在莫斯科红场周边、阿尔巴特街等承载厚重历史与中俄友谊的文化地标开展快闪表演,以轻松活泼形式拉近与当地民众距离。当《梁祝》《喀秋莎》的旋律在街头响起,有俄罗斯民众或是驻足拍摄、或是跟随哼唱。
据悉,上海爱乐乐团脱胎于上海电影乐团(前身为 1949 年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组)和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目前乐团处在 " 年轻态 " 时期,乐手平均年龄仅 35 岁左右。
此次赴俄交流,上海爱乐乐团通过高质量演出、有温度的交流,将上海 " 红色文化 " 传播至异国他乡,为 2024-2025 中俄文化年注入新活力,也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团体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讲好中国红色故事提供了 " 上海范例 "。未来,乐团将继续以红色艺术为纽带,在国际舞台上奏响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力量的交响乐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