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铜川 09-09
桃李满天下,气足人更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他们站在三尺讲台,讲述着宇宙万物与祖国的大好河山,讲述着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教育我们真诚、勇敢。

台上的他们一身正气,指点江山,然而台下的他们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天地之气,归于己身,水谷与自然清气化生一身正气,元气为生命之本,荣卫之气内外防御、扩大兵力,宗气助心行血,走息道,行呼吸。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证治总论》里云: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中医认为,肺主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声音的发出,有赖于气的推动。人之精、气、神乃大宝,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化生,人也如此。气是一切物质的本源,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故称之为 " 无形 " 之物。

老人们都说,人活一口气。气的充足与否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气不足,那么可能说话无力,语声低微。作为老师,讲课需要坚持足够的时间,保证声音足够洪亮。讲话太多,耗伤的气血太过,人就容易气虚,气虚之后讲话时间不会太长,声音也不会像正常时那么洪亮有力,造成恶性循环。

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现在的人们大多注意养生,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养生呢?

首先,教师的职业规定,需要讲话,特别是某些特殊课程的老师,需要反复解释或者引导,会费很多口舌,容易口干舌燥,这就是伤了气血,那么我们尽可能少让气流失,相对来说,气不就多了吗?

我们要做到不破气,不耗气。一、食不言,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说话或过度亢奋、激烈地表达,吃饭的过程就是补充气血的过程,这个过程气血要去脾胃帮助消化,说话、激动则气血逆行,脾胃气血亏虚,自然影响水谷精微的化生,气血就会减少。二、寝不语,睡前少说话,睡觉是阳入阴的过程,目的是把神收回身体里。晚上不停说话,不能安静,气血就会一直被消耗,导致心神不宁。三、注意情绪调节。人是情感动物,容易受心情影响,有时思则气结,容易抑郁,有时怒则气上,容易上头,有时悲则气消,容易耗散无神,只有正常看待发生的事情,允许情绪轻微波动,但不至于大喜大悲,气血也就平和。

其次,‍‍‍‍‍‍‍‍ 我们具体如何补气呢?

既然气容易损耗,那我们多造一些气,即补气。无形之气,需要温养,保温杯就是最佳选择,用水的温热之力促进体内气的生发。此外,也可以借助药食同源的食物来补气,尤其是补肺气:怀山药片、人参、西洋参、党参等,可泡茶,可煲汤,补足自己的气。

黄芪补气茶

材料:黄芪 10g、乌梅 3 颗、陈皮 3g、怀山药片 6g。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后加水煮 30 分钟,待温度适宜后饮用,每周 2-3 次。

功效:补肺气且不上火,适合大多数人,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易出汗者。

补气血要 " 三少一多 "。‍‍‍‍‍‍ 一、少吃,吃东西七八分饱,不要贪食,吃多了伤害脾胃伤气血,更生痰湿; 二、少思,思伤脾,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功能下降,气血生化乏源。三、多睡,好的睡眠是非常养气血的,顺应节气,秋冬季节适当延长睡眠,滋养气血,春夏早起晚睡,温补阳气,睡眠好,气血佳。

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金刚不坏之身,气血充足,意气风发。‍‍‍‍‍‍‍‍‍‍‍‍‍‍‍‍‍‍‍‍‍‍‍‍‍‍‍‍‍‍‍‍‍‍‍‍‍‍‍‍‍‍‍‍

文 / 药王风生堂 - 王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元气 抑郁 补气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