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港股的云知声(09678.HK)大跌 13.43%,报 528.5 港元 / 股,市值约 376.2 亿港元。
自 6 月末上市以来,云知声股价连续上扬,期间最大涨幅超 300%(按发行价算)。近一段时间,受益港股炒新股的热潮,不少新股上市即大涨,云知声也不例外。然而自 9 月初以来公司股价疲软,尤其近两天急速跳水,跌幅接近 30%,令投资者大跌眼镜。
消息面,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公告称,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小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 9 月 8 日起生效。
本次港股通标的调整,共 20 家企业被纳入。其中,云知声由于在市值、流动性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正式纳入港股通名单。
有市场人士指出,一直以来,港股通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桥梁,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广泛的内地投资者,显著提升股票流动性和市场关注度。然而,云知声前期涨幅较大,获利盘承压,在宣布入通之后,部分资金选择止盈,趁利好落袋为安,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或许是其股价 " 高台跳水 " 的原因之一。
云知声号称 " 港股 AGI 第一股 ",按收入计,公司是 2024 年中国第四大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 0.6%;同时在中国生活 AI 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医疗 AI 服务及解决方案排名第四。公司旗下拥有百亿参数级别的自研大语言模型 " 山海大模型 ",助力公司在 AI 领域披荆斩棘。
业务方面,云知声聚焦生活 AI 和医疗 AI 两大核心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其中在医疗场景中,其 AI 技术已应用于病历语音录入、智能质控(包括全病历质控和单病种专项质控)以及医保智能审核等关键环节。
据官网介绍,云知声的合作伙伴包括华为、京东 ( 09618.HK ) 、美的 ( 00300.HK ) 、中国平安 ( 02318.HK ) 、北京协和医院及中山医院等各领域的头部企业。
过去几年,踩上 AI 风口的云知声营收持续增长,公司收入由 2022 年的约 6 亿元 ( 人民币,下同 ) 增加至 2024 年的 9.39 亿元,但在快速迭代的 AI 赛道,公司研发投入较大,一直深陷亏损泥潭。2022 年至 2024 年三年间,云知声累亏超 12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收入 4.05 亿元,同比增长 20.2%,但同期净亏损达 2.98 亿元,同比扩大约 16.6%。
有分析指出,云知声造血能力疲软,或许引发市场的担忧,毕竟 AI 领域巨头林立,人工智能商业化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远未到终局,公司的亏损局面何时能够扭转尚有不确定性。其基本面的隐忧,或许也是公司股价近期大幅调整的因素之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