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应当如何评价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在发布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 十四五 " 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 2020 年的 140 万辆左右跃升到 2024 年的 1300 万辆左右,销量也实现同期增长,市场规模大概翻了三番多。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从 2020 年的 5.4% 提升到 40.9%,增长速度非常快。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辛国斌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党中央作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决策以后,国家层面接续制定了两部产业发展规划,一个是 2012 年面向 2020 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另一个是 2021 年面向 2035 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从 " 十四五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来看,一方面,行业企业加大投入,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性能。
比如,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 500 公里,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了 30%,但寿命却提高了 40%,充电速率也提升了 3 倍多,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 2020 年的 16.2% 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 62.1%。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年轻消费者。
另一方面,过去 5 年,我国抢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 2 万亿元,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说高端制程车用大算力芯片还有短板,产业非理性竞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质量显著提高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 十四五 " 期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效益、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截至去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 6000 万家,2021 年以来,平均年新增超过 400 万户。去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用工人数超过 1.28 亿,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速分别为 6.4%、7.4%、5.4%,均高于大型企业。
作为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全力推动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
一方面,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专精特新 " 金字招牌 " 的成色更足。" 十四五 " 以来,我国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 10 万家,累计超过 14 万家;其中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总数超过 1.46 万家,这些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达到 22 项。
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项目 1981 个,投资金额超过 690 亿元,累计超过 2000 家专精特新企业在 A 股上市。
另一方面,工信部坚持坚决有力地助企纾困,加快解决中小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阶段性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减半征收 " 六税两费 ",让万千中小企业 " 轻装上阵 "。
" 十四五 " 期间,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超过 19 万亿元,增幅超过 120%,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同时,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建设完善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投诉平台,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工信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超过 1800 家,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上线运行,打造 " 一起益企 " 专项行动等系列服务品牌。建成 15 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活,中国经济韧性就会更强。" 李乐成表示," 十五五 " 期间,工信部将聚焦政策法规、优企培育、公共服务等,进一步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