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用文字,移动互联网时代用图片,等到人人都具备设计能力的那一天,3D 设计会成为一种全新的需求表达形式。" 去年,一位 AI3D 创业者跟我说这句话,我没信。
但今年 8 月谷歌 Nano Banana 模型爆火,AI 生成的 3D 手办渲染图刷屏了朋友圈和社交媒体,我信了。
一旦模型成熟且门槛变低,3D 这种更个性、更立体、信息密度更高的表现形式,真的掀起了全民狂潮。
再展开想一想,普通人可以靠 AI 圆自己的手办梦,全球还有上千万独立艺术家、动漫 " 太太 "、潮玩爱好者,他们的脑洞是不是也能变成 LABUBU 那样的 IP?无数个 IP 汇聚起来,不就是 N 个泡泡玛特?
可 Nano Banana 的兴奋劲儿还没过,网友们就发现了谷歌这类算法公司有一个 bug:手办图像再逼真,也只存在于屏幕里,用户根本没法拿到实物。
不过,我们注意到有一些玩家自己动手,解决了这个 bug。先用 Nano Banana 做出 3D 创意图,通过 Hitem3D 进行精准建模导出打印格式,再通过一站式 AI 造物平台造好物,72 小时就拥有了自己的专属实体手办。
从创意到实物,从算法世界到物理世界,普通人想要拥有自己设计的 3D 手办,需要跨过哪些沟坎?我们不妨一起踏上这趟设计之旅。
Nano Banana 做手办,点燃了大众 3D 设计的热情。但我们不妨多问一句,然后呢?
谷歌只提供 AIGC 算法,却无法提供后续的建模、制作等解决方案,难道普通人想拥有实物,还得先花上几个月学 3D 建模,或者花几千块找专业建模师?都不用。
一群 Nano Banana 玩家用 Hitem3D 和造好物,实现了手办自由,定制模型想要多少都能轻松拥有。到底是什么神奇工具,补全了谷歌没做到的后续环节?
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早在今年 3 — 4 月,造好物发起的「键帽出道大作战」活动就吸引了 15000 名用户参与,创作了 25000+ 键帽作品。哪怕完全不懂 3D 设计的小白,也能用它们上手 3D 建模。
从键帽设计到 Nano Banana 手办,Hitem3D 让大众 将设计转化为实体的愿望真正落地,核心在于,解决了传统 3D 建模的低效问题,从几方面为设计加速:
从一张图的源头开始,一次生成建模的可用度高。
有海外用户测试后表示,最新升级的 Hitem3D v1.5 模型,除了头发、嘴唇需要少量微调,其他生成的都很好。
Hitem3D 的成熟几何体系,可通过 AI 全自动重建正面、背面及遮挡区域(如人头的耳后、颈肩衔接处),生成真正无死角的 360 ° 模型,杜绝半成品。结合 Hitem3D v1.5 新增的一阶段质量控制策略,通过自研算法优化 badcase 问题,从源头提升生成精度。意味着设计师无需在大量无效结果中筛选。
这种一次生成的高可用度,解决了传统 AIGC 3D 创作中生成易、后期难等低质低效问题。
进一步,攻克了细节缺失 / 失真难题,还原度高,减少了中间反复修改的繁琐。
得益于 Hitem3D v1.5 的高分辨率管道与表面保真度优势,即使是眼球纹理、牙齿轮廓等微观细节,也能清晰呈现,不像普通 AIGC 模型只有个轮廓或正面,一看细节惨不忍睹。
一位建模设计师评价 " 细节和比例都不错,眼球有细节,嘴唇、牙齿等细微部分定义清晰 ",这就极大地减少了返工补模的时间成本。
Hitem3D v1.5 1536pro 版本,更是将设计图的还原精度推向新高度,像素级的复刻能力,让模型表面的褶皱纹理、人像发丝的弧度等,都经得起放大审视。这种细节掌控力,赶超了混元 2.5 和 Tripo 3.0 等其他模型,让每一份创意设计都能几乎无损地转化为生产级模型。
据设计师实测,哪怕设计图中的奇幻物品,细节和形状十分复杂,使用 1536 pro 版本的 3D 建模,细节也保持了高度一致。作者称,模型表现 " 几乎完美 ",底部藤蔓与原图略有不同,但对于玄幻场景来说完全可接受。
最后也是普通人最关心的,模型的易用程度,有没有专业门槛。
我们作为毫无 3D 设计经验的普通用户,亲自上手测试了一下。只上传了一只狗图片,点击一下按钮,就生成了一个 360 度的 3D 模型,身上的背带等细节都清楚还原,全程无需学习代码或建模软件。
对带毛宠物来说,毛发等细节的还原是实物栩栩如生的关键。这时,只需要在建模基础上选择【生成纹理】。据了解,Hitem3D-1.5 通过补洞、减面算法优化,大幅减少 non-manifold(非流形)问题,这类细节纹理的生成效率很快。
只需两次点击,1 分钟,零基础用户就能用一张图片,得到一个完成度很高的 3D 模型了。
据爆料,Hitem3D 背后的公司数美万物(Math Magic)已经与 3D 打印公司拓竹达成合作,后者将在旗下 3D 打印爱好者社区 MakerWorld 接入 Hitem3D API,很快,普通用户就能轻松打印自己设计的手办了。
在这个从创意到实物的过程中,凭借 Hitem3D 高可用度、清晰细节、零门槛的特点,让动画、游戏领域的专业设计师,或者普通人自制手办,都能实现交付效率的飞跃。
手握成型的 3D 模型后,直接对接工厂生产,就完成了 " 创意变实物 " 的闭环。但如果平台的价值仅止于此,那它终究只是个可替代的工具。而造好物这类平台的独特意义,恰恰超越了单纯的工具属性。
不仅为普通人卸下专业门槛,还能帮助设计师快速打磨创意、高效打造个人 IP,搭起从灵光一闪到商业落地的桥梁。这就要提到从创意到实物之间,还有一个隐藏关卡:商业化试水。
个人创意迈向商业化产品的赛道,就得考虑市场游戏规则。如果最终成品有没有人买单,demo 怎么迭代,这些核心问题都无法解答,再亮眼的 IP 最终也可能沦为自娱自乐,前期投入更可能血本无归。
造好物的桥梁价值,就在于补全了普通人和设计师 IP 化时的商业能力。
比如,依托平台设计大数据,趋势预测引擎精准捕捉市场风口,为用户推荐如 " 键帽 "" 新中式文创 " 等高潜力品类,让创意从诞生之初就踩准市场节奏,避免盲目跟风。
通过 "30 人想要即送免费实物 " 等轻量化玩法,用户无需提前投入生产,就能快速触达潜在消费者、测试市场接受度,用最低成本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及时调整方向以降低试错风险。
更能联动优质 IP 方、知名品牌发起联名企划,为有潜力的创意作品嫁接成熟流量与商业渠道,放大作品的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助力创意从小爆款成长为商业标杆。
创意变成了可验证的 IP 种子,有了落地的可行性,能在商业化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创作者心里有底了,才敢于在实物化、产品化上大胆投入。
当创作者手握成熟的 3D 模型,又攒足了商业信心,满心期待对接工厂把创意变成实物时,才发现传统工厂的高合作门槛,早已把多数中小创作者挡在门外:只接大批量订单,动辄数万元的开模费,足以劝退个人创作者。
想先做 10 件产品试试水,根本没工厂搭理。即便侥幸找到愿意接小单的工厂,想多提几个要求,比如更换材质、微调造型,都生怕被工程师拒绝。
创作者空有好创意,却在供应链环节处处受限、步步维艰,谁来帮他们填平这道生产鸿沟?造好物也给出了答案。
作为全球首个一站式 AI 造物平台,造好物搭建了全品类柔性供应链网络,成为创作者的供应链后盾。无论是想入局首饰、潮玩、家居等多元赛道,还是想在陶瓷、金属、树脂等 30+ 材质工艺中精挑细选,造好物平台都能帮设计师精准匹配生产需求。
更关键的是,它直击个人创作者的痛点,推出 "1 件起订 +7 天极速打样 " 的创作者友好型敏捷生产服务,彻底打破传统工厂的批量门槛,无需再为凑订单量发愁。IP 孵化成本从过去的上万元骤降至百元级,极大降低了试错风险。
1 件也能造 IP,创作者不用再被供应链束缚,才敢放开手脚投入创意,把更多精力放在做好内容上,而不是四处找工厂。如今打开平台就能一键下单,造实物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百年前,福特公司通过流水线,将汽车生产工业化、流程化,把原本专属少数人的汽车变成普惠商品,彻底开启全民汽车时代。如今,造好物将分散、复杂的创意流程,也整合为标准化、工业化的一条龙平台,让创意变现迈向了高效率、低门槛。
我们知道,大众汽车消费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而创意经济的上限远比实物消费更高,因为人对精神娱乐的追求是无限的。而创意经济的风口打开,前提是利用 AI,释放普通人在设计和建模这两环的生产力。
试想一下,如果普通人也能设计 3D 建模,成为 IP 设计师,那么庞大的个人创意汇聚起来,是不是能诞生几千个、上万个泡泡玛特,将潮玩经济的潜能充分释放?
从这个角度看,造好物平台的价值,正如汽车工业的福特一样,让一座全球创意工厂开始轰鸣,开启全民参与的创意经济时代。
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理解这座创意工厂:
好,通过 AI 模型实现高质量建模;
快,零代码一键建模,72h 实物生产,让创意落地全面提速;
全,覆盖全链路服务,用户无需切换平台即可走完闭环;
省,零专业门槛,百元级启动试产,全流程协同减少沟通内耗,让中小创作者与普通人不再被高成本挡在创意门外。
正如福特流水线和 T 型车重塑了全球汽车工业,造好物一站式 AI 造物的模式,也将重塑创意行业生态。
曾几何时,打造 IP 需要巨额投入、长期打磨与运气加持,普通人想涉足 3D 设计与 IP 创作,几乎不可能。而如今,造好物用 AI 与全链路整合的一条龙模式,打破了这种行业格局,让 3D 表达实现了全民平权。
无论是有灵感天赋的个人,还是 Tiktok 上的明星博主,只需上传一张设计草图,就能借助造好物快速生成 3D 模型、测试潜在用户的接受度,再对接生产推出定制周边,从内容到商业变现的链路被彻底打通,更催生出无数小而美的微型 IP 宇宙,带动 IP 经济的大爆发。这个过程中,造好物的行与思,也起到了为行业探路的标杆示范作用。
3D 设计,正在被 AI 变成每一个人都能使用的表达方式。所以有理由相信:下一个现象级 IP,或许就在造好物的服务器中悄然孵化。更丰富、更多元的全球创意经济生态,正由此开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