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上落后于其他科技大厂的苹果,正在想方设法给新 iPhone 制造一些新的亮点和噱头。
文|游勇
编|周路平
1 个小时 12 分钟,这应该是近年来苹果最短秋季发布会了,没有 Amazing,没有 One more thing,甚至 AI 几乎全程隐身,iPhone17 系列的发布就这样在昨晚草草结束了。
在 AI 上落后于其他科技大厂的苹果,正在想方设法给新 iPhone 制造一些新的亮点和噱头。比如把摄像头模组从过去多年不变的浴霸,换成了长条形;把 Plus 版砍掉,推出了史上最薄的 iPhone;比如全系用上了 24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 120Hz 高刷屏。
但没有搞定 AI 的苹果,能靠这些小的产品改动来打动果粉吗?
01
四款机型,三种风格
如果说之前几代 iPhone 很难通过外观看出变化,那么这一代,库克在这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iPhone17Pro 依然是三颗摄像头,但 iPhone 将其做成了长条形,整个 Deco 区域做了拉长处理,把闪光灯和激光雷达挪到了右边。这种做法本身算不上什么创新,谷歌不久前发布的 Pixel10,甚至小米在四年前发布的小米 11Ultra 都采用了类似的摄像头排列。
但对于多年不变的 iPhone 而言,这或许给了很多人换机的理由,毕竟你的朋友一眼就看出你换了新手机。
甚至,iPhone17Pro 的背板还采用了拼接设计,在整块铝制机身的中间专门放了一块陶瓷玻璃。苹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需要考虑无线充电。但有一说一,看起来是真不协调。
除了这种外观上的变化,影像和屏幕进行了一些升级。
比如 iPhone17 全系的前置摄像头升级到了 2400 万像素,而且用户无需转动手机,也可以实现横向自拍。而 iPhone 17 Pro 的三颗摄像头都升级到了 4800 万像素,支持 8 倍光学变焦和 40 倍数码变焦。尽管跟友商比,这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数字,但跟 iPhone 自己比也算是重大升级了。
另外,iPhone 17 全系标配了 120Hz 动态高刷屏。尽管现在一两千元的安卓手机都标配了 120Hz 高刷,但苹果姗姗来迟,刀法精准的库克总算愿意给标准版 iPhone 也用上了高刷屏幕。
当晚热度最高的机型是 iPhone Air(不叫 iPhone 17 Air)。它的机身厚度只有 5.6 毫米,重 165g,屏幕尺寸达到了 6.5 英寸,成为 iPhone 有史以来最轻薄的手机。
而且,iPhone Air 去掉了 SIM 卡的实体卡槽,取而代之的是 eSIM 卡。其实,苹果在 2022 年的 iPhone14 发布时,就在美国市场开始取消 SIM 卡槽。但 iPhone Air 是苹果首次在全球范围只支持 eSIM 卡的机型。
不过,考虑到全球多地运营商还不支持 eSIM 卡,iPhone Air 在很多地区将无法使用。而国内目前仅有中国联通支持 eSIM 卡,激活需要到联通的线下营业厅。联通当年吃到了 iPhone4 的红利,如今又要吃到 iPhone Air 的红利了。
但 iPhone Air 除了轻薄,剩下的全是缺点。因为追求轻薄,所以 iPhone Air 只搭载了一颗后置摄像头,影像能力大打折扣;因为追求轻薄,电池容量不得不压缩,不到 3000 毫安时。而苹果的建议是,让你再买一个磁吸充电宝。
其实,三星在今年 5 月发布了 Galaxy S25 Edge,也是主打超薄设计,机身厚度只有 5.8mm,重量 163 克。三星希望通过这款产品来测试市场的反应,最终全面取代 Plus 机型。
但一个不好的消息是,三星 Galaxy S25 Edge 在发布后销量不佳,远低于预期,三星已经在大幅削减这款机型的产能。
苹果也将面临类似的挑战。从过往用户调研的结果来看,用户对手机是否轻薄并没有这么在意,排在购机前几位的因素依然是价格、续航和拍照。用户是否愿意牺牲续航、拍照等体验,来为一个不咸不淡的轻薄体验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苹果有其这么做的充足理由。一方面,往年的 iPhone,Plus 都是销量最惨、降价最快的机型,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的尴尬定位,导致其一直被用户嫌弃。如今,苹果用一个全新定位的产品来取代 Plus 也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苹果推出轻薄款 Air 是在为明年发布的折叠屏 iPhone 奠定基础,折叠屏手机对轻薄有很严苛的要求。
甚至有消息认为,苹果通过推出轻薄手机,来转移外界对其尚在起步的 AI 项目的注意力。毕竟,相比于费时费力费钱去研发大模型,直接改动产品设计,或许对带动 iPhone 销量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往年 iPhone 在同一年发布的产品,基本都能保持比较一致的设计语言,但 iPhone17 系列几乎每一款都非常不同。iPhone17 标准版延续了 iPhone16 的设计,iPhone Air 则采用了钛金属中框加长条形摄像头模组,而 iPhone17Pro 又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了拼接面板,四款机型放在一起会发现格格不入。
这看起来非常不 iPhone。
02
消失的 AI
根据此前的预热,外界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AI 不会是今晚的重头戏。但属实没有想到,AI 在 iPhone17 系列的发布时几乎全程隐身。
当天发布会唯一与 AI 场景相关的演示是在新款 AirPods 发布时,演示了通过佩戴耳机与外界实时跨语种翻译。
在 iPhone17 的详情页里,我们也只找到了一句与 AI 相关的内容—— " 为 Apple 智能预备好 "。
而在一年前,iPhone16 发布时,AI 是全场主角。库克大秀 Apple Intelligent,展示了多个 AI 场景,包括 AI 提炼信息摘要、修改邮件措辞,以及在街上给餐馆拍个照来查找餐厅信息,通过 AI 生成自定义表情包等等,甚至当时也提到了一个对话更加连贯流畅的 Siri。
但谁曾想,iPhone17 发布时,苹果已不愿提及这些内容。
不过,我们从今年 6 月举办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也能看到苹果在努力的方向,包括在视觉智能上,识别相机或者截图上的信息;多语种的实时翻译;跨应用的连接调用,包括提醒事项、订单追踪等功能会自动触发,无需手动设置等。
比如 iOS 26 的提醒事项(Reminders)应用中,支持 AI 自动分类功能,可将未整理的任务列表智能分组到如 " 工作 "、" 家庭 "、" 健康 " 等多个板块。但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小的应用,很难掀起波澜。
反观不久前谷歌发布的新机型 Pixel10,则是全程在秀 AI 能力,包括其最引以为傲的 Magic Cue,它可以将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如 Gmail、日历、屏幕截图、消息等)打通,AI 提供操作建议。
比如有人在短信中询问你的航班详情,Magic Cue 可以从日历中显示该信息,用户只需轻点一下即可插入。当有人询问你还有多久才到会议地点,Magic Cue 会查看你的位置信息以及日历中与会议相关的信息,并计算出到达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当你打电话给航空公司,Magic Cue 可以直接在通话中显示预订信息。
预期迟迟无法兑现的苹果,则选择在 AI 能力的宣传上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今年 7 月,苹果中国官网在 iOS 26 的介绍页面,移除了所有关于 " 苹果智能 " 的介绍,此前标注的 " 苹果智能将在未来推出 " 声明也同步消失。
苹果 AI 何去何从?
去年 6 月,苹果开发者大会上,库克信心满满地发布了苹果智能战略,秀了一波 AI 新功能。外界都以为 Siri 会很快迎来史诗级进化。
但苹果却在 AI 上遭遇一连串的打击,新版 Siri 屡屡跳票,苹果甚至一度撤下之前投放的广告。2025 年初,忍无可忍的苹果决定撤掉了负责 Siri 已有 7 年之久的高管 JG,并让 Vision Pro 的负责人接手。
而现在苹果难受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是自研大模型进展缓慢,苹果在改造 Siri 时起初是想将现有 Siri 系统与大语言模型系统并行。但这种混合架构一直无法达到苹果的质量标准,Siri 早期的架构为简单的指令设计的,无法玩转现在的大语言模型。
同时在巨大的压力和争议之下,苹果的人才在快速流出。包括基础模型团队就有多名核心成员相继跳槽至竞争对手,而苹果杰出工程师庞若鸣更是被 Meta 以超过 2 亿美元的薪资包挖角。
另一方面,与外部模型厂商的合作让苹果陷于被动,不仅丢了面子,也很难让其与竞争对手抗衡。不过,现实的窘迫使得苹果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之前,苹果引入了 ChatGPT,很多 Siri 无法回答的问题,会由 ChatGPT 来回答。新主管接手后,苹果一度希望与 Anthropic 合作,但 Anthropic 开出让苹果难以接受的高昂条款。最新的消息是,苹果大概率与谷歌合作,联手改造 Siri。
而中国市场,苹果已经和阿里、百度达成合作,外界预测在今年年底向中国用户推送 AI 服务。据悉,阿里帮助苹果打造了端侧 AI 系统,可以在 iPhone、iPad 和 Mac 上分析和调整苹果的 AI 模型,确保其输出内容符合当地监管要求。而百度则为 Siri 以及视觉智能等功能提供支持,类似美版 Apple Intelligence 中 OpenAI 和谷歌的角色。
作为一家有钱、有实力的科技巨无霸,为何苹果会在 AI 时代如此被动?知名苹果分析师 Mark Gurman 在一篇长文中,揭露了苹果高层对 AI 战略的摇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掣肘。比如苹果软件负责人将 AI 视为附属功能而非核心卖点,不愿 All in;而从谷歌引入的 AI 高管又难以融入管理层。
另外,苹果一直引以为傲的用户隐私,如今却成了苹果在 AI 开发上的阻碍。尽管苹果拥有数十亿的活跃设备,每天产生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但受限于严格的隐私保护条款,苹果的研究人员只能去用第三方授权数据集和合成数据。
危机已经在出现。苹果高管在一份证词中透露,苹果 Safari 浏览器中的谷歌搜索流量于 2025 年 4 月首次出现下滑,"22 年来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AI 是原因。"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用户依赖大模型来获取信息。这一说法一度让谷歌的股价大跌。
为了不在未来掉队的苹果,已经组建了一支名为 "AKI" 的新团队,研发 AI 搜索。与此同时,苹果也基本放弃收购 AI 搜索独角兽 Perplexity 的计划。而最新的消息是,苹果正在开发一个全新架构的 Siri 版本,内部称为 "LLM Siri",预计最早在明年春季发布。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AI 在当下并不是用户选择是否购买一款手机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科技媒体 CNET 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只有 11% 的美国用户会因为 AI 功能而选择升级设备。而去年,这一比例为 18%。这意味着,苹果暂时不用担心用户转投其他 AI 能力更强的手机。相反,大多数用户在购买手机时仍然关注几个核心方面:更低的价格、更长的续航、更大的存储空间以及更好的拍照效果。
但外界认为,如果苹果持续在 AI 上落后于竞争对手,苹果很快会迎来自己的黑莓时刻。所以在今年 8 月初,库克在乔布斯剧院召开一场罕见的全员大会,除了传达苹果在 AI 时代必胜的决心,他也试图在安抚士气低落的内部员工。
" 苹果很少成为品类的开创者。Mac 之前有 PC,iPhone 之前有智能手机,iPad 之前有很多平板电脑,iPod 之前有 MP3 播放器。关键在于,苹果创造了这些产品类别的现代版本。" 库克说," 我认为在 AI 上我们也会这样。"
或许,正如 IDC 的高级分析师所言," 如果你来晚了也没关系,但你最好隆重地出席。"
© 本文为数智前线(szqx1991)原创内容
进群、转载或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文章精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