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岩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盛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防空反导作战群对空抗击方队中,新型反导系统红旗 -29 压轴出场。
日前,央视专题栏目《制胜未来》揭开了红旗 -29 的神秘面纱。
央视报道介绍,红旗 -29 是新一代中段反导拦截系统,用于大气层外对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实施中段拦截,强调机动部署与动能拦截能力,代表中国在中段反导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段不长的介绍里提及红旗 -29 三个技术特点,而这也正是构建大国防空网最为要紧的三个关键节点。
大气层外中段拦截
洲际弹道导弹堪称镇国重器。一般而言,洲际导弹战时将搭载核弹头针对高价值目标进行大规模杀伤。非战时,这种打击重器同样是体现战略威慑能力的具体触角。
因此,打造针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不光关乎我国战略安全,同时也会让对手对中国进行所谓的核威慑、核讹诈烟消云散。
弹道导弹的飞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上升段:当导弹发射升空到飞出大气层之前,这一阶段叫做上升段;
中段:导弹飞行飞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向目标,这一阶段是飞行中段;
末段:重返大气层后,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方继而命中目标,这一阶段被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者叫末段。
" 中段反导 " 技术主要是指在大气层外、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对导弹进行拦截,是导弹防御技术当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君,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中段飞行时间最长。从时间角度来看,飞行中段系最佳拦截窗口。" 上升段飞行时间短并且远离拦截一方,实施反导并不现实。处在末段飞行的导弹速度非常快,并且此时导弹已经在目标上空,即便拦截成功也可能造成衍生伤害。"
然而,想要在大气层外进行中段拦截也绝非易事,由于此时的来袭导弹高度高、距离远,因此需要拦截一方具备完整、强大的探测跟踪能力。" 不光拦截弹本身的技术要求高,整个的雷达预警和探测的体系化能力,也要很强。" 宋忠平说。
动能拦截
目前技术路线下,反导拦截主要分为动能撞击和破片杀伤两种方式。而前者被媒体评价为最为先进的技术路线。
所谓动能拦截,即拦截弹弹头不需爆炸,而是直接针对来袭导弹进行撞击。而破片杀伤是指,拦截弹弹头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对来袭导弹进行毁伤。
军事专家白孟宸曾作客央视解读称,来袭弹道导弹不论处于中段还是末段,其飞行速度都数倍于声速。破片杀伤技术路径下,毫厘之间,拦截弹的距离和爆炸时机很难掌握,很难有效保证拦截效果。
宋忠平也表示,动能撞击拦截效果最好,但其难度也是最大的,堪比用子弹打子弹,需要拦截一方具备强大的探测、预判、跟踪能力。" 动能撞击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因为拦截弹弹头不需要考虑爆炸,因此反而结构简单,这也可以给拦截弹的射程、速度带来更多空间。"
机动部署
央视栏目中介绍,目前国际上主要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皆采用固定发射井形式发射,而通过发射车机动发射的红旗 -29,发射阵地灵活。
用于进攻的陆基弹道导弹,机动发射方式可有效增强战时生存能力,让对手难以预判。那么,用于防御的反导拦截系统,缘何也采取机动部署?
军事专家邵永灵就此解读称,固定阵地发射的拦截系统,其拦截范围和应对威胁的方向都相对固定,机动发射的红旗 -29 可以根据任务、风险等具体情况灵活部署。
宋忠平还强调,战时,雷达阵地、反导拦截系统等,都是一开战就要优先打击的高价值目标。因此,机动部署带来的高生存力本身就具备很大的意义。" 另外,如果把反导装备探测、拦截范围形象地想象成一个圆形的保护伞,那么机动部署下,这把‘保护伞’也可以随时更换位置,来灵活应对不同方向的来袭导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