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09-10
近两月股价涨超130%!先导智能为何能从行业低谷崛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此前数年表现不佳的先导智能(300450.SZ)在 2025 年表现抢眼。近 2 个月内,这家锂电设备企业涨超 130%,市值距离重回千亿大关渐行渐近。

从早期果断转型锂电设备领域,借新能源产业东风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到行业调整期顶住压力并率先实现业绩修复,如今又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先导智能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抗风险能力。基本面持续向好的先导智能,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锂电扩产潮下的佼佼者

先导智能成立于 2002 年,早期深耕通用自动化设备领域。2010 年,该公司管理层敏锐地捕捉到锂电池行业即将爆发的信号,果断转型聚焦锂电池生产装备研发,成功为索尼开发锂电池设备。

这一关键决策,让先导智能吃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波红利——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兴起,锂电池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先导智能凭借早期技术积累快速切入市场。

2015 年,先导智能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登陆资本市场。同年,该公司成功研发圆形电池高速自动卷绕机,是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的核心设备。圆形动力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为电动电车提供动力。

上市后的先导智能,持续加强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的合作,并加码研发投入,逐步攻克了锂电池生产的核心工艺设备技术(如涂布机、卷绕机等)。更重要的是,先导智能完成了从 " 单一设备供应商 " 到 " 锂电整线设备龙头 " 的跨越。该公司通过整合前端材料处理、中端电芯制造、后端模组封装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线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客户的生产效率与良品率。

同时,先导智能并未局限于锂电领域,而是将技术能力延伸至光伏智能装备、3C 智能装备等赛道,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通过 " 技术 + 服务 " 的模式逐渐在新能源装备行业形成差异化优势,客户黏性与议价能力持续提升。

2018 年至 2020 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迎来扩产潮,先导智能订单爆发,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 3 年保持在 7.4 亿元以上,相比此前几年已有明显提升。

2021 年 2 月,先导智能与宁德时代签署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将其电芯生产核心设备不低于 50% 的新投资额优先采购先导智能产品。这一条款,让先导智能成为宁德时代扩产大潮中的核心供应商,也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极大确定性。2021 年至 2022 年,先导智能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85 亿元、23.18 亿元,较 2020 年同期实现了翻倍。

顶住行业调整压力,头部企业率先修复

在全球锂电扩产的背景下,先导智能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增长。但随着锂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行业很快陷入调整周期,这给先导智能等设备企业带来不小挑战。

2023 年至 2024 年,锂电池行业经历了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和 2024 年动力电池装车率维持在 50%,较 2021 年的 70% 显著下降。同时,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其中碳酸锂的价格从 2020 年末的 60 万元 / 吨暴跌至 2024 年末的 7.7 万元 / 吨,下游电池厂商为应对成本压力加速去库存,导致锂电池价格下跌。

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情况,锂电池行业为当年的 " 野蛮扩产 " 吞下了苦果。这直接导致锂电池价格体系崩塌,锂电池厂商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进而影响其扩产意愿和设备采购能力。

这种行业环境迅速传导至设备端,先导智能的核心业务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占比长期超过 70%,而 2024 年国内锂电设备验收节奏明显放缓,部分订单因客户产能利用率不足而延迟交付或取消。受上述因素影响,先导智能的业绩出现波动。2024 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至 2.86 亿元,同比下降 83.88%。

事实上,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此前两年锂电装备行业整体承压,多数企业利润下滑,其中先导智能凭借较强的经营能力尚能维持盈利状态,而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已经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先导智能在行业低迷时保持竞争优势,在行业复苏阶段率先实现业绩修复。2025 年上半年,先导智能实现营收 66.1 亿元,同比增长 14.92%;归母净利润 7.4 亿元,同比增长 61.19%。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 456.29%,不仅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动能,更从盈利爆发力、增长韧性等维度,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在技术、市场份额、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龙头效应凸显。

先导智能在 2025 年半年报中指出,受益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开工率显著提升、扩产节奏逐渐恢复,公司订单总量同比强势反弹,同时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经营态势整体筑底回升,经营性现金流回款明显改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 2024 年收入计,先导智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5.5% 和 19.0%。此外,该公司 2024 年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占率达 22.4%,其中卷绕机、叠片机等核心设备市占率超 65%。

固态电池领域重大突破,打开想象空间

前文中提到,先导智能与宁德时代一直保持着紧密合作,但这可能会使公司面临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风险。

从 2023 年开始,先导智能对宁德时代的依赖度有所降低。2023 年对宁德时代销售额为 25.4 亿元,销售占比降至 15.27%,2024 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 5.34 亿元。2024 年 11 月,宁德时代将先导智能的持股比例降至 4.99999%,不再是持股 5% 以上的大股东。

虽然销售占比下降,股权绑定关系在松动,但在 2024 年 11 月,先导智能与宁德时代签署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扩展到固态电池、模组、钙钛矿等环节,并拓展模组 PACK 设备合作,双方更侧重于技术和新业务协同。

通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先导智能快速推进固态电池、钙钛矿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并在近期取得了重大进展。9 月 4 日,先导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整线产品可柔性适配多种电解质材料体系,实现了从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设备,到裸电芯组装、致密化设备及高压化成分容等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的覆盖,并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先导智能同时指出,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不仅向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头部电池客户、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交付了各工段的固态电池核心设备,更成功输出量产级固态电池整线方案,相关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并已陆续获得重复订单,后续有望持续放量。

业界普遍认为,2025 年下半年将成为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材料与设备定点的关键节点。而电池设备将是最先受益的方向之一,无论是硫化物、氧化物还是聚合物路线胜出,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都需要采购新的专用设备。也就是说,电池厂商必须先投资扩产或改造产线,设备商会优先获取订单及确认收入。因此,电池设备厂商的业绩增长或将更早在财报中体现出来。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先导智能等企业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及整年的财报。

目前,电池设备行业已形成 " 一超多强、群雄逐鹿 " 的格局," 一超 " 指先导智能," 多强 " 指赢合科技、杭可科技、利元亨、星云股份等企业。在锂电设备领域,先导智能全面布局前中后三端整线设备,能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确保行业领先地位。此番又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根据券商研报,预计 2025 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0 亿元。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先导智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利好消息极大地提振了股价。自 8 月 29 日至 9 月 9 日,先导智能股价累计上涨 89.46%。而在此前几年,先导智能长期处于下跌趋势,2021 年 11 月至 2024 年 9 月,其股价累计下跌超 83%。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先导智能 锂电池 宁德时代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