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初,惠达卫浴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司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相关债权,股权转让底价为 1 元,债权总额为 2.69 亿元,挂牌转让底价为 144473960 元,合计 144473961 元。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惠达卫浴 "1 元转让 " 旗下公司的消息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公告截图
根据公告信息,广西新高盛是一家陶瓷薄板生产企业,年产能高达 2250 万平方米,但已经陷入持续亏损,2024 年亏损 3488.6 万元,2025 年上半年又亏损了 2930.84 万元,净资产约 -1.5 亿元,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甩卖 " 负资产 " 的行为。去年以来,广西新高盛收入迅速下滑、盈利困难,惠达自身也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
今年上半年惠达营收、盈利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总收入 14.25 亿元,同比下降 9.94%;归母净利润 1797.18 万元,同比大幅下滑 70.21%,甩卖亏损资产将有助于减轻公司负担,优化资产结构。
但广西新高盛对于惠达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背后是 4 年前惠达的一次战略性扩张和布局。
时间回溯到 2021 年 7 月 8 日,广西北流市新成立了一家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企业:北流市新盛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北流新盛达 ")。
这家新注册成立的公司,并不是一家实体生产企业,它是专门为了一笔交易而设立的。所以,在它成功注册之后,一家成立时间早 10 年的生产企业 " 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 "(即本次被挂牌出让的企业主体,以下简称 " 广西新高盛 ")作为资产包被装入其中。
广西新高盛成立于 2011 年 1 月 19 日,是一家以陶瓷薄岩板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的薄板、岩板产品 LA'BOBO 是国内最早把薄板做进家装市场的品牌——这是惠达投资广西新高盛的主要原因。
LA'BOBO 产品效果图(图源:企业官方)
2021 年 8 月 4 日,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与唐硕度、北流市新联盛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盛达、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佛山市高盛薄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8 月底,惠达斥资 1.3 亿元增资北流新盛达,股权占比为 70.61%,完成对后者的控股。
这笔交易,是惠达近 10 年来金额最大的一次并购,用掉了公司当年一半多的净利润。
大手笔投资背后,是惠达提出的更激进的增长目标。
签约仪式(图源: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官方公众号)
签约仪式上,惠达卫浴董事长、二代接班人王彦庆表示," 本次惠达正式并购新高盛是惠达 39 年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它必将对惠达实现‘百年惠达、百亿惠达’的战略目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1 年,惠达卫浴的营收为 38.93 亿,距离百亿目标还差 61.07%。惠达希望通过此次交易,快速切入瓷砖薄板、岩板领域,借助新盛达及广西新高盛的生产、研发、渠道等资源,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场份额和公司业绩规模。
当时家装、建材开始走融合路线,大家装各个赛道的品牌企业都在围绕成为 " 消费入口 " 展开争夺。惠达也积极从卫浴向整体厨卫、陶瓷砖和岩板延伸业务线,去实现内部业务、产品协同,避免最后成为整装的上游供货商。
收并购是品牌企业成为巨头最快的捷径。惠达卫浴入股北流新盛达之后,按照王彦庆的规划增建了瓷砖生产线,陶瓷砖业务的产能快速提升:2021 年产量为 78.62 万平方米,2021 年跃升至 380.45 万平方米,产能同比增长 384%。2023 年再度增长,至 507.13 万平米。以北流新盛达为主体,广西成为惠达继唐山、重庆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基地。
但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成为惠达为其野心而付出的代价。
惠达瓷砖(图源:企业官方)
受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承压等因素影响,陶瓷砖的市场销量持续下滑。根据智研咨询的调研报告,2022 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 73.2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10.5%;陶瓷砖销量为 67.37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11.1%;陶瓷砖行业市场规模为 2375.1 亿元,同比下降 12.2%。
2023 年,市场进一步下行。中国瓷砖产量下降了 8%,从 73.12 亿㎡下降至 67.3 亿㎡。国内瓷砖消费量下降了 9.2%,从 67.37 亿㎡下降至 61.18 亿㎡。(中国建筑和卫生陶瓷协会数据)
到了 2024 年,全国陶瓷砖产能利用率已经不足 50%。
惠达踩错了节奏。2022 年 -2024 年,北流新盛达的营收、净利润数据分别为:
2022 年,营收 1.23 亿,净利润 1777 万;
2023 年,营收 1.49 亿元,亏损 5649.6 万元;
2024 年,下降至 1.1 亿元,亏损 3592.1 万元。
2025 年上半年,惠达在北流新盛达身上又亏掉了 2930.84 万元。仅在利润表上合计已亏损超 1.2 亿元。
2025 年 8 月 26 日,广西新高盛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公司运转已经停滞。
信息来源:天眼查
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惠达只能认栽。2024 年,惠达对北流新盛达计提了约 1.06 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这笔投资至今 4 年,合计亏损超 2 亿元。如果本次股权转让交易不成功,惠达势必会再降价 " 甩包袱 ",投资亏损额也会相应增高。
惠达卫浴在公告中坦言,本次交易以公开挂牌方式进行,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完成时间等均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惠达设定了后续路径:如果本次挂牌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或未能最终成交,公司将召开董事会重新审议是否下调挂牌底价或通过其他方式出售标的资产。
据业内人士判断,降价是大概率事件。惠达的公告显示,截至披露日,交易标的(广西新高盛)存在因借款合同而抵押 / 质押担保的金额 1.28 亿元;存在未决合同纠纷及劳动纠纷涉案金额 375.91 万元,有 277.78 万元财产被查封冻结。公司的持续运营、债权回收都存在不确定性。
广西新高盛的挂牌转让,意味着惠达的陶瓷砖业务遭遇滑铁卢。
根据惠达 2024 年年报数据,公司陶瓷砖(墙地砖)业务营收约 4.25 亿元,同比下降 41.31%;毛利率大幅下降至 7.65%,是惠达主营业务中唯一一个毛利率低至个位数的业务。
图源:惠达 2024 年年报
陶瓷砖是惠达的第三大业务,其中北流新胜达公司 2024 年的营收约为 1.1 亿元,占到整个陶瓷砖业务的 26%,停产、转让之后,预计将继续拉动惠达的收入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流新胜达之外,惠达对外主要控股参股的公司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今年上半年,智能厨卫、智能家居、惠达住工分别亏损 168 万元、50.4 万元、1769.3 万元。
图源:惠达 2025 年中期报告
这些子公司亏损背后,是惠达整体厨卫、陶瓷砖两大业务的盈利难题。
因此," 割肉 " 广西新高盛,可以看作是惠达业务收敛聚焦的开始。毕竟惠达的卫浴业务基本盘仍在增长,品牌出海也在顺利推进,清除掉这些年亏近亿元的业务,才能避免公司的现金流被拖累,为公司在行业下行期生存下去赢得更多机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