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70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设置星标步骤:1.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前段时间,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双普会"。大帝不仅吸取了泽连斯基的教训,穿着西装出席,对川普连说谢谢,甚至还说如果当年还是川普当总统,那就不会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大帝这话就跟按摩一样,每一句都抚摸到了川普的敏感点上,给足了川普的情绪价值。临走时,川普还派出最先进的F-22战斗机为大帝伴飞护航,放眼美国历史,哪国元首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说起来,这次俄美峰会的地点选在美国北方飞地阿拉斯加州。这地儿特别有意思,这块美国飞地原来是俄国人的殖民地,后来才卖给美国。其实,俄罗斯人开发美洲,不止开发了阿拉斯加这一处殖民地。那么,俄国人当初在美洲都开发了哪些殖民地?嗜土如命的俄国人,后来为啥放弃了这些土地?今天就来聊聊这段历史。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自从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这几百年间,大量欧洲各国殖民者涌入美洲大陆这块风水宝地,上岸后第一件事儿就开始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和定居点。一时间,英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荷兰人在美洲大陆随处可见,其中也出现了俄国人的身影。和欧洲其他殖民者不同的是,人家都是坐船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在北美大陆东部登陆,而俄国人则是从亚洲出发,越过白令海峡,从美洲西部登陆。
◇ 图为1750年,欧洲各国在北美势力范围
当然了,俄国人选择这条路线也是有原因的。和英法这些个西欧列强相比,俄国本身崛起的时间就比较晚,在经济和军事上又比不过这些老牌列强。更可气的是,俄国人一门心思想找一个温暖到出海口,可偏偏西欧那些出海口早就被这些老牌列强占了,俄国人只好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到了16世纪中叶,俄国在伊凡雷帝时期开始往东开疆扩土,陆续击败了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国家。等到17世纪末,俄国东部的疆域已经抵达了太平洋,和北美洲隔海相望。
◇ 图为维图斯·约纳森·白令(1681年8月—1741年12月19日),俄语名字为伊万·伊万诺维奇·白令,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俄罗斯探险家
不过,这时候人类还不清楚北冰洋和远东地区海岸线的具体情况,而地图上大海对岸的美洲北部海岸线也只是非常模糊的轮廓。为了弄清楚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1725年,沙皇彼得大帝就让航海家维塔斯·白令率领一支船队去考察,顺便也看看远东和北美洲之间到底有没有陆路相连。白令考察了一圈后发现,远东和北美之间没有陆路相连,中间只有一道狭窄的海峡。而且,他们发现的新大陆,也就是阿拉斯加地区,全是杳无人烟的荒野,地上都是冻土和乱石,压根儿就没有适宜耕种和定居的土地。由于白令探索的路线都是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艰险的未知区域,一路死了不少人。到探险最后,白令甚至还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后人为了纪念他这次的地理发现,就把今天俄国和北美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白令海峡"。
◇ 图为白令两次航海路线
虽然白令的舰队损失惨重,群龙无首,但最终还是有一部分水手侥幸生还,回到了俄国。这些幸存的水手们给彼得大帝带回了北美洲的第一手资料。彼得大帝按资料上的说法一看,这北美洲是个鸟不拉屎的大陆,还不如西伯利亚。与其为了这片不毛之地操心,还不如好好开发西伯利亚,于是乎,沙皇政府对大规模殖民北美洲失去了兴趣。
◇ 图为北美大陆海狸皮毛贸易
虽说沙皇陛下不打算经略北美洲了,可俄国民间的一些商人却从这些水手口中得到一个好消息,就在海峡对面有很多水獭、海豹,这些动物的毛皮在欧洲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奢侈品。一开始,俄国人获得的毛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狩猎,西伯利亚那些野生动物都快被俄国人打绝种了。现在要是还去西伯利亚狩猎毛皮,拿到欧洲去卖,这买卖得把裤衩儿都赔进去。
这帮商人们正愁自己的财路快断了,一听说对岸有这么多水獭,都兴奋得冒出了鼻涕泡,甭管对面多危险,也要去北美好好看一看。很快,这些人就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在俄国政府工作的官员,经过上下打点终于获得俄国政府的背书。有了政府的支持,1799年一个叫"俄国美洲"的殖民公司成立了。
◇图为1806年设计的俄美公司旗帜
◇图为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列扎诺夫(1764年—1807年),俄罗斯帝国贵族、政治家,曾创建俄美公司,并倡议俄国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建立殖民地
这个公司不仅有俄国政府的特许状,还有垄断性特权。很快,他们就在今天阿拉斯加的锡特卡建立了一个行政中心,一个叫列扎诺夫的俄国贵族成了俄美公司的首任总裁。由于是俄国人最先开发这块土地,所以直到今天阿拉斯加还有很多充满俄式风格的地名,像什么亚历山大群岛、彼得堡镇,锡特卡所属的岛屿也叫巴拉诺夫岛,这一听就是俄国名。
◇ 图为俄美公司殖民阿拉斯加
不过,话说回来,阿拉斯加产长毛的动物确实多,但也确确实实不太适合人类生存,即便是常年生活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俄国人,也被阿拉斯加的气候折磨的痛苦不堪。尤其是当地几乎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这些俄国殖民者的嚼谷要么从远东港口运过来,要么就地取材,从当地捕获海兽,现宰现吃。这样一来,俄国人的食物来源就变得特别不稳定,经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 图为在阿拉斯加捕猎的俄国人复原图
到了1806年,由于这一年天气实在是太恶劣,要粮没粮,要肉没肉。这些在阿拉斯加讨生活的俄国人就陷入了饥荒,大部分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此时,要是现写信向俄国本土求援,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绝望之下,列扎诺夫带着一小队人乘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而去。因为这时候北美西海岸南部,已经有西班牙殖民者在开发,这帮俄国人决定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西班牙人帮帮忙。
列扎诺夫一行人一路上忍饥挨饿,后槽牙都咬碎了,终于活着到达西班牙人控制的加利福尼亚。一上岸,列扎诺夫就获得了西班牙人的热情招待,美美的吃了一顿西班牙大餐后,他们不仅拿到了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还和西班牙人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西班牙人甚至允许这帮俄国佬可以在当地自由进行地质勘探。
讲到这,可能就有人问了,这俄国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远道而来的殖民者,见面之前双方连对方底细都没摸清楚。为啥西班牙人见了这帮俄国人,跟见了亲爹一样,对他们这么好?
有一个说法是列扎诺夫酒足饭饱之后,一眼就看上了当地西班牙总督的女儿,总督女儿可能也是乡下柴火妞,没见识过俄国贵族的爱情攻势,俩人很快就睡到一个被窝。既然生米煮成了熟饭,有了这层关系,那从西班牙人这边得点方便,还不是老丈人一句话的事儿嘛。就这样,凭借着准岳父那里的条子,列扎诺夫不仅救了阿拉斯加的俄国人,还拿到了西属加利福尼亚的地理情报。可惜,一年后,列扎诺夫因病去世。他死了,但列扎诺夫的手下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开展殖民事业。按照列扎诺夫生前的实地考察,这加利福尼亚那是阳光明媚,风景宜人,生活环境比阿拉斯加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 图为以"俄罗斯"命名的河流
如果俄国人能有效开发这块风水宝地,然后以此为基地,给阿拉斯加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和物资补给就不成问题。而且,他们还了解到,西班牙人虽然声称管着加利福尼亚全境,可实际上他们能控制的范围非常小,基本就在旧金山这一片。外面要么是印第安人的地盘,要么是无人区。可以说,西班牙人的政令基本出不了旧金山。于是,俄国人再次沿海岸南下,在旧金山以北的地区见缝插针,占领了许多无主地。其中1812年建立的罗斯堡是地理位置最好的重要据点,俄国人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后,找到当地印第安人商量,用三条裤子、两把斧子、三个锄头和几条项链就买下了这块地方,附近的一条河流也被命名为"俄罗斯河",如今这个名字依然被美国人沿用,是旧金山湾区的第二大河流。
◇ 图为俄国人在加州建立的军事据点"罗斯堡"
◇ 图为今天加州罗斯堡原址上还有一座东正教教堂
从法理上来说,1812年的加利福尼亚全是西班牙人的地盘,俄国人建罗斯堡之前,压根儿就没取得西班牙帝国的书面认可,甚至连当地西班牙总督的口头许诺都没有,所以俄国人的殖民行为在西班牙人眼里那是妥妥的强盗行为。而俄国人第一次派到加州建立殖民据点的,只有25个俄国人和90个阿拉斯加当地人,实力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西班牙人想动手,俄国人根本没有任何立足于当地的机会。那为啥西班牙人不把俄国人的据点给一锅端了?一是,这些俄国人给西班牙人带来了足够多的利润,二是,欧洲大陆这会正在打拿破仑战争,俄国和西班牙都是反拿破仑的一方,出于顾全大局的问题,西班牙人也不愿意对俄国人动手,以免因为这点屁事影响反法同盟内部的团结。
可以说,这时候双方一直维持着这种表现上和平友好的气氛。直到1820年,这一年,先是西班牙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自己一堆破事要处理,西班牙对海外殖民地闹事儿也就有心无力了。这反而给墨西哥独立创造了条件。紧接着,墨西哥一堆上层土生白人开始琢磨怎么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出来。
于是乎,他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很快就拉起一支四万人的革命队伍。到了第二年,面对攻城拔寨,一路打到墨西哥城下的革命军,当时的墨西哥总督奥诺多胡自知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就同意了墨西哥独立。墨西哥独立以后,新政府继承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大部分势力范围,也包括加利福尼亚的管辖权。新生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可没有什么利益往来,也就不需要再给俄国人留面子。
◇ 图为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
1822年,墨西哥皇帝要求俄国人六个月内撤离罗斯堡,把属于墨西哥的地盘吐出来。但这个要求不仅遭到俄国人的无视。他们甚至煽动加利福尼亚独立,然后加入俄罗斯帝国。俄国人这个想法经过层层上报,一路递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手里。一直以来,俄国人都是要土地不要命,和今天的普大帝一个德行,但这次亚历山大一世却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认为现在英国人、美国人都在向加利福尼亚移民,到时候罗斯堡需要对抗的可能不止是墨西哥人,还有英美两个对手。因为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就给自己拉来这么多敌人,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亚历山大一世就叫停了这个计划。
◇ 图为1820年代的北美地区以及罗斯堡的形势图
在沙皇亲自否了这个计划之后,俄国人在加州的发展就几乎陷入停滞。这里除了沙皇不支持的因素以外,俄国人还发现,当年自己殖民加利福尼亚是为了给阿拉斯加供粮食,但随着北美地区移民增多,粮食生产已经越来越发达。在当地和英美人搞贸易进口粮食,成本低还方便,完全不用费时费力从加州运粮。就这样,在失去了产粮区的功能后,俄占加州渐渐成为了一片被人遗忘的"飞地"。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841年。这一年,俄美公司将俄国人定居点罗斯堡卖给了一位美国人,套现了4万多卢布。到了1848年,美墨战争爆发,美国人拿下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其中就包括加利福尼亚。如果当时俄罗斯没有卖掉罗斯堡,估计到时候还是一样被美国人收入囊中,卖出去套现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图为夏威夷土著
不过,俄国人除了占领阿拉斯加,在加州建立据点以外。当时俄国人还计划在另一片土地进行开发,这就是今天美国的夏威夷。1804年,俄国人第一次抵达夏威夷,并在往后的十年里,跟当地人建立起贸易关系。到了1815年,一艘俄国船在夏威夷群岛的考艾岛附近触礁,船上的货全漂到了岸上,被当地国王考穆阿利伊来了个"零元购"。俄国人一听自己的货全被土人零元购了,立马派出一位谈判专家前去交涉。这位专家在考穆阿利伊面前说了三天三夜,一顿忽悠,愣是把国王给说服了,乖乖地把东西都还了回去。
不光如此,俄国人还趁机跟国王签了个协议,把考艾岛的檀香木贸易全给垄断了。檀香木在当时那可是抢手货,价比黄金,这买卖一做,俄国人赚得盆满钵满。考穆阿利伊国王也乐得合不拢嘴,在他眼里,这檀香木就是一堆破木头,和柴火没什么区别。他没想到这柴火还能拿来换钱,觉得这些俄国人简直是财神爷,大手一挥,就把考艾岛最肥沃的北部山谷送给了他们,允许俄国人在这块建立堡垒。
考穆阿利伊国王这么欢迎俄国人,除了俄国人能帮自己挣钱以外,他还指望俄国人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原来,考穆阿利伊国王和夏威夷另一个叫卡美哈美哈的国王不对付,两个国家连年打仗。而俄国人在考艾岛建立堡垒不走了,这就自然引起了卡美哈美哈的警觉。
◇图为卡美哈梅哈一世
两年后,俄罗斯海军一艘军舰在夏威夷停留做补给,卡美哈美哈以为是考穆阿利伊找俄国人收拾自己,立马纠集了上百人严阵以待,考穆阿利伊国王也认为俄国人是来帮他解决自己的仇敌,马上收拾人马,准备一举干掉卡美哈美哈。不过,俄国人就是单纯来补给,船上的水兵懒得和这些土人纠缠,直接拔锚升帆早早离去。俄国人的举动让考穆阿利伊国王极为失望,他认为对俄国人的友好终究是错付了。既然俄国人没有打卡美哈美哈的打算,那就更没法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考穆阿利伊调来军队围住了考艾岛上的俄国人堡垒。这时候,俄国人对这片殖民地没怎么进行深度开发,人也不多,枪是更少,架不住土人玩人海战术,眼看再开发下去有生命危险。于是,这些俄国人连夜坐船离开了考艾岛,反正在这片土地没投入多少心血,丢了也不心疼。就这样,俄国殖民夏威夷的计划还没开始就提前宣告结束。
◇ 图为1860年的俄属北美
俄国在北美殖民的历史,他们辛辛苦苦殖民了一圈,夏威夷没了,加州也卖了,到最后只剩下阿拉斯加这一亩三分地。讲到这,多说一句,只能说俄国人就想着赚快钱,眼光还是不如西方老牌列强毒辣。夏威夷这地儿不仅位于太平洋中部,还是太平洋航运和航空的重要中转枢纽。可以说,只要拿下这块地方,基本就能掌握太平洋的霸权。要是当年俄国人把夏威夷收入囊中,至少今天他们的太平洋舰队不至于名不副实,空有其表。
到了19世纪中前期,随着美洲的移民越来越多,几个国家对势力范围的争夺也到了白热化程度。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殖民地边界问题,英美两国签订了边界协议,规定美国和英属加拿大以北纬49度线为界。当时沙俄已经退到了北纬51度线,和美国没有利益冲突,但英属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线在北纬49度到北纬51度之间,自己的出海口没了,这是英国接受不了的。于是,在英国的军事威胁之下,沙俄被迫和英国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规定阿拉斯加的南部边界退到北纬54度40分线,东部边界到西经141度线,也就是今天阿拉斯加的疆域范围。现在阿拉斯加的海岸线有一道狭长的"阿拉斯加走廊",这就是英国和俄国人的条约里确定下来的。
可惜,作为俄国人在北美大陆的第一块,也是最后一块据点,阿拉斯加这根独苗也没有坚持多久。到了19世纪中叶,阿拉斯加又重蹈了西伯利亚的覆辙。那时候俄国人一来根本没有什么动物保护,可持续发展这些概念。二来在西伯利亚怎么干,在阿拉斯加也怎么干。对这些野生动物废什么话,见面就一个字——杀。经过俄国人这么多年的捕猎,当地动物大量减少,当地的毛皮生意已经成了黄昏产业。别看俄国人在美洲这么拉垮,但人俄国人在远东地区非常成功,从中国划拉走一大片土地。在远东的海参崴成功变成俄国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 图为沙俄在东北亚"收获颇丰"
这里多说一句,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海参崴这地方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俄国人控制了这里不仅可以维持自己在东北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海参崴是俄国人在远东地区唯一的天然不冻良港,这地方后来直接成为俄国人太平洋舰队的总部。俄国人的舰队可以以海参崴为基地,向东航行40分钟就能威胁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向西还能绕过日本、韩国,直接监视威胁美国西海岸。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再下血本开发阿拉斯加就太亏了。要是再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俄国人更得甩掉阿拉斯加这个包袱。
1856年,俄国人刚打完第九次俄土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英国人帮着土耳其人把俄国人打得惨败。如此一来,俄英两国的关系完全破裂。而阿拉斯加和英属加拿大直接接壤,双方随时可能在阿拉斯加干一仗。俄国人可是刚被英国人揍完,还没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种种考量之下,俄国人就认为,阿拉斯加与其白白让英国人拿走,还不如把这地儿卖掉,解决国内的财政危机。就这样,到了1867年,俄罗斯以720万美元的低价,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俄罗斯拿钱走人退出美洲,结束了这段并不算成功的殖民史。
◇ 图为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支票
◇ 图为1867年3月30日,《割让条约》签署现场。左二为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左五为沙俄公使爱德华·斯托克尔
再说回双普阿拉斯加峰会,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了,除了疯子和畜生,绝大部分人都希望战火早日平息,生灵不再涂炭。但是,按这次峰会的结果来看,哪有什么"和平"可言?从现在的消息来看,这次峰会已经达成"用乌克兰的土地换和平"的共识,要乌克兰人割让整个顿巴斯来换俄国人不再进攻。如果俄国人可以通过侵略战争扩大自己的领土,那等于将国际法和道义抛诸脑后,这样换来的"和平"能长久吗?当这个世界主要国家不再遵守国际法,道义和原则都可以交易,走向赤裸裸的强权。那川普要的这个"和平",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人类迎接下一场更惨烈战争到来前的中场休息罢了。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循迹晓讲"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