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前天
一年前“德拉吉报告”标志“欧洲转向”,如今欧洲做到了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一年前欧盟发布了旨在提升竞争力的 " 德拉吉报告 ",德银最新研究表示一年后的欧洲交出了一份 " 进展不均 " 的答卷。

9 月 9 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德银发表报告指出,一年以来欧洲正务实地在国家利益与共同目标之间取得平衡,改革之路虽有障碍,但方向明确。具体来看:

最明确的机遇在国防领域:随着欧盟各国国防开支显著增加,如德国 2025 年预算增至 1090 亿欧元,以及 1500 亿欧元 SAFE 贷款计划的推出,欧洲国防产业链正迎来确定性的增长周期。

结构性改革缓慢但持续:欧盟在精简监管(预计为企业节省 90 亿欧元成本)和深化单一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将长期利好在泛欧运营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财政纪律优先," 大水漫灌 " 难现:报告明确指出,新的七年预算提案虽将竞争力和国防开支占比从 14% 提升至 23%,但并未包含新一轮联合发债的计划。这意味着投资者不应期待类似 " 下一代欧盟(NGEU)" 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更侧重于 " 花好钱 " 而非 " 花大钱 "。

创新与资本市场仍是短板:尽管有 InvestAI 等计划,但欧盟在弥合与美国的创新差距、整合碎片化的资本市场方面仍步履蹒跚,这限制了风险资本的效率和高科技产业的爆发力。

总体来看,一年后的欧洲没有出现颠覆性的 " 游戏改变者 ",但部分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压力下,国防工业的扩张成为最亮眼的成果。

地缘政治压力下,国防工业成效最显著

德银报告指出,在所有改革领域中,扩大国防工业规模和减少外部依赖的进展最为显著,其背后的驱动力是 " 最强烈的紧迫感 "。

过去一年,对美国安全承诺的疑虑、来自俄罗斯的混合攻击以及对关键原材料短缺的担忧,共同推动了欧盟在国防领域的实质性行动。

具体进展体现在国家和超国家两个层面:

国家层面

德国起到了引领作用,其国防开支计划从 2024 年的 740 亿欧元增至 2025 年的 1090 亿欧元。增加的开支已开始转化为实际产能,例如一家大型德国国防公司已启用一座将成为欧盟最大的弹药工厂。

超国家层面

欧盟推出了价值 1500 亿欧元的战略自主欧洲基金(SAFE)贷款计划,已有 19 个国家申请了这笔低息贷款,以增强自身国防能力。

旨在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也取得进展,欧盟于 7 月启动了关键原材料联合采购平台,并将 47 个国内项目确定为 " 战略项目 ",总投资需求达 225 亿欧元。

报告强调,尽管面临挑战,但扩大欧洲国防工业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精简监管,降低单一市场壁垒取得进展

报告的第二大进展领域是提高欧盟效率,即削减繁文缛节和消除单一市场壁垒。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贸易环境,挖掘内部潜力变得尤为迫切。

主要行动是欧盟委员会发起的一系列所谓的 " 综合性提案 ",旨在简化跨多个领域的法规要求,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减轻报告负担。

这些提案覆盖了可持续金融报告、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数据保护等多个方面,预计将为整体经济节省约 90 亿欧元的成本

其中一个雄心勃勃的构想是引入 " 第 28 种制度 ",允许公司自愿选择一套统一的欧盟法规,从而摆脱各国迥异的法律束缚,这有望大幅降低企业跨境经营的合规成本。该制度的立法提案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提出。

不过,报告也指出,这项制度的设计正面临 " 范围太广难以获得政治支持 " 与 " 范围太窄缺乏吸引力 " 的两难困境

创新差距,AI 进展有限但方向明确

德意志银行的评估认为,欧盟在弥合与美国的创新差距方面 " 进展有限 "。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欧盟顶级公司的研发支出仍由汽车公司主导,而美国则是科技公司。

尽管如此,欧盟已经开始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领域:

启动 InvestAI 倡议: 该计划旨在动员 2000 亿欧元投资于 AI,其中包括一个规模为 200 亿欧元的欧洲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 AI 超级工厂的建设。欧盟官方计划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发布 AI 超级工厂建设招标公告

推出《应用 AI 战略》: 旨在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业务中应用 AI 技术。但欧盟企业的 AI 采用率仍然较低。2024 年,拥有 10 名以上员工的欧盟企业中有 13% 采用了 AI 技术,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企业对 AI 的采用正在逐步增加)

发布《初创与扩张企业战略》: 该战略旨在通过简化规则、引入 " 监管沙盒 " 等方式,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创造更友好的发展环境。该基金计划于 2026 年启动,具体规模尚未确定(目标为 " 数十亿欧元 ")。

储蓄与投资联盟步履蹒跚,新预算强调 " 花好钱 "

资本市场共同预算这两大 " 横向因素 " 上,进展同样不一。

首先,在资本市场一体化方面,进展最为缓慢。

被寄予厚望的 " 储蓄与投资联盟 "(SIU,前身为资本市场联盟 CMU)虽然发布,但各国在监管、养老金、税收和破产规则等方面的分歧依然是巨大的障碍。

(基于价格的金融一体化综合指标:1 表示完全一体化,0 表示完全分离)

根据 IMF 估算,欧盟金融服务业剩余壁垒相当于 100% 的关税,阻碍了私人投资的有效动员和分配。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显示如果将家庭储蓄的 10% 从存款转向保险和养老金部门,可为欧盟资本市场带来 4160 亿欧元的投资资金。

其次,关于备受关注的下一份欧盟七年长期预算(2028-2034 年),虽然总额增加,但报告认为重点在于欧盟需要 " 更好地支出 "。

欧盟委员会提出的 1.8 万亿欧元预算草案,将用于竞争力和国防的资金分配额度从目前预算的 14% 大幅提升至 23%,总额达到 4100 亿欧元。

(下一次欧盟预算项目的资金比例)

不过新的共同借债方案面临欧盟内部 " 节俭国家 " 的强烈阻力,预计最终预算规模可能被压缩至 1.5 万亿欧元。

改革之路:进展不均,前路仍有障碍

德银指出在欧盟层面,欧盟委员会是主要的推动力量,但相关流程仍然相当复杂且耗时较长。

欧盟委员会将继续实施其 " 竞争力指南 " 并通过立法提案推动改革。然而,与成员国、欧盟议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往往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

(欧盟各国保守派领导人主导着欧盟理事会)

标准立法程序是最常见的途径。这意味着委员会的竞争性提案需要在欧洲议会获得多数支持,并在理事会成员国领导人中取得合格多数票。

好消息是,大多数改革不会被任何一个成员国单独阻挠。因此,即使某个关键成员国出现政治僵局(例如由于政府更迭,比如法国本周不信任投票失败后的情况),改革仍可以通过标准立法程序继续推进。

不太好的消息是,理事会与议会之间的复杂政治谈判往往会导致最低标准的妥协方案,并存在一定的维持现状的倾向。

德意志银行总结道,许多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如劳动力市场、税收政策等,其权限仍在成员国层面,而各国国内的政治背景(如法国政局、右翼势力抬头)并不利于推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展望未来,改革之路注定漫长,充满了妥协与博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欧盟 德拉吉 德国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