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昨晚都是一个不眠夜。
万众期待的 iPhone17 系列,带着全新的型号、全新的设计亮相,一箩筐的新功能,都足够那些科技媒体轻松把文章水到五千字。
特别是 iPhone17 系列,终于上了高刷屏,还有更新更强的 A19 芯片,并且还全系 256GB 起步,定价 5999 元还刚好卡在国补的范围内,可以说是绝赞的 " 加量不加价 ";除了摄像头只有两个之外,它已经完爆早些时候促销的 128GB iPhone16 Pro。
你看,我在这篇文章里大家别买 5499 元的 iPhone16 Pro ,没说错吧。
但是相比 iPhone17 的风光独好,另外两款产品,iPhone17 Air 和 iPhone17 Pro 就真的有点让人睡不着了。
" 缩水冠军 "
其实说实话,iPhone 17 Pro 系列相比之前的几代说是" 牙膏挤爆 "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用上了新的设计,新的配色,还有绝赞的 8 倍光学长焦镜头。
但之所以会说它 " 缩水 ",是因为在电池容量这一个关乎使用体验的核心指标上,咱们中国消费者买得最多的国行 iPhone17 Pro系列,电池容量这项参数是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版本中,最 " 缩水 " 的那一个。
回看昨晚的发布会,苹果还真花了不少笔墨在电池上。
比如那个新手机最大的特征,长条状的 " 摄像头外凸平台 ",除了能强化手机的散热和信号之外,一大重点任务就是腾出空间来,让手机塞入更大的电池,这也让 iPhone17 Pro Max 成了 "电池历史最大 " 的苹果手机。
只不过,这个 " 史上最大电池 ",不包括咱们国行版本的 iPhone 17 Pro。
早前根据监管数据库和多方爆料,已经实锤了美版 iPhone17 Pro Max 的电池容量才是5088mAh,国行版本的 iPhone17 系列因为保留双卡槽,电池容量居然也跟着缩水,只剩下4823mAh。
从苹果官方的宣传页面也能看出差异来。同样是 iPhone17 Pro Max,美版页面介绍的是 " 视频播放市场达到 39 小时" ——对应的国行是 37 小时。
别小看这 265mAh 的差距,要知道从 16 Pro Max 升级到满血版 17 Pro Max 电池容量也就提升了 403 mAh;现在少了的 265mAh,换算下来电池容量缩水了 5.21%。
而且虽然 iPhone17 系列的官换电池价格还没出,但结合 16 Pro Max 高达 969 元的官换电池价格,5.21% 的缩水相当于苹果坑了我们足足 50.5 元。
而且这 265mAh,带来的不只是每天少用 2 小时的尴尬,它还意味着更深远的隐形成本。
对锂电池来说,循环寿命基本是固定的,一旦电池容量小了,每一次完整循环能支撑的使用时间也缩短。
换句话说,同样是一年重度使用,美版 Pro Max 可能还能稳稳扛过一天,而国行版因为电池更小,要经历更多次充放电,衰减速度自然加快。
等到一年半或者两年后,你会更早感受到 " 电池健康度 80%" 的提醒,性能被限制,系统自动降频,手机开始变得卡顿。
到了那时候咋办?含泪换电池呗。
更值得警惕的是,未来国行版的 AI 一旦上线,算力需求必然会大幅提高,后台推理、语义处理这些任务,都是耗电大户,最终也会加快电池消耗,更容易放大 " 电池不耐用 " 的问题。
现在全球苹果用户都逐渐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了,中国用户却可能率先体验到它带来的负担…
你说这扯不扯。
不过最惨的还是 iPhone17 Pro。
美版电池是 4252mAh,而国行只有 3988mAh,缩水幅度高达 6.21%,比 Pro Max 还多;而且虽然 iPhone17 Pro 的电池容量小,但是它价格贵啊,16 Pro 官方换电池的价格和 Pro Max 保持一致,969 块一分不少。
要知道,苹果向来讲究 " 全球统一体验 "。这是第一次,因为 SIM 卡技术的不同,苹果在核心硬件层面对不同市场做出区别对待。而这种区别,恰好砍在了中国用户最在意的续航上。
iPhone17 完美得风光无限,但 17 Pro 系列却有小缺陷令人抓狂…今年苹果在搞什么?
答案,指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 eSIM。
eSIM,何方神圣?
要理解国行 iPhone17 的尴尬,就必须先搞清楚 eSIM 是什么。
eSIM 的全称是 Embedded-SIM,直译就是嵌入式 SIM。它和传统 SIM 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张小卡片,而是一颗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芯片。功能没变,还是用来存放身份信息、连接运营商网络,但形式完全不同。
别小看这个变化。因为传统 SIM 卡虽然小,但它在手机里可一点都不省地方。想要让它正常工作,需要一整套复杂的模组:装卡的托盘、边框上的开孔、负责读取信息的读卡器,还有那个我们用取卡针戳的小孔背后的弹簧机构。
这一整套加起来,在手机内部要占掉相当可观的体积。
而 eSIM 则把这一切统统省掉,只需要一颗几毫米见方的芯片直接焊上去,几乎不额外占空间。对苹果这种精于算计的工程团队来说,这就是捡到的黄金: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塞进更大的电池,可以改善散热,甚至还能提升机身的防水性。
其实苹果自在 iPhone14 上开始用 eSIM 卡之后,估计就在琢磨怎么利用这节省出来的空间了。最终的成果就是现在的 iPhone17 系列,所以美版 iPhone17 Pro Max 才能塞进 5088mAh 的电池。
而国行因为必须保留物理双卡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空间浪费掉。
另外,eSIM 的意义不仅仅是帮苹果塞电池。对于用户来说,它还有不少潜在好处。
首先是安全性。手机丢了,小偷没法像以前那样直接拔掉 SIM 卡让设备 " 脱机 ",这意味着 " 查找我的 iPhone" 功能更有用,在被送到华强北分解之前,你依然可以知道丢失手机的具体位置。
第三是灵活性。一台手机可以同时存多个 eSIM 配置文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切换。对于经常出国的人来说,落地后直接买个当地的 eSIM 套餐就能上网,再也不用换卡或者开高价的漫游。
最后是耐用性。少一个开孔,机身的完整性更好,防水防尘性能自然提升。
从任何角度看,eSIM 都是更先进的方案。所以苹果在美国市场敢从 iPhone14 开始全面砍掉 SIM 卡槽,到 iPhone17 已经彻底走得更远。
放眼全球,eSIM 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 GSMA 的数据,目前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运营商已经支持 eSIM,欧美和日韩用户换号早已习惯这种方式,智能手表和物联网设备更是标配。
但在中国市场,远没有跟上国际的潮流。
中国市场的迟滞
截至 2025 年,eSIM 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仍处于 " 稳步推进但尚未全面普及 " 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平板电脑领域,手机端应用刚刚起步。
用过苹果手表的朋友都知道,蜂窝版的苹果手表就是内置了 eSIM,赋予了它无需连接 WiFi 的上网功能。
而且不止应用场景狭窄,eSIM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极不均衡。
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但真正敢大范围推进的只有联通。在部分城市,联通已经开放了 eSIM 试点业务,这次唯一支持 eSIM 的苹果手机 iPhone Air,中国联通也成为了独家网络运营商;而移动和电信则更加谨慎,只做小范围测试,迟迟没有全国商用的时间表。
为什么会这样?粗略来说,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
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是监管问题。为了打击电信诈骗,中国的实名制要求极高,要把传统的线下流程安全地迁移到线上,需要建立全新的安全体系,涉及到复杂的协调。
而 eSIM 产品需要解决如何在严格的实名制和防范电信诈骗等监管框架下,平衡线上远程激活的便捷性与合规安全,这也成了 2023 年 7 月三大运营商暂停手机 eSIM 业务办理的主因。
第二,是用户教育和旧设备的更新成本,增加了推广 eSIM 的难度。目前十几亿用户已经习惯了拆卡、插卡,推广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需要巨大的教育成本;再加上市面上除了苹果其他品牌的机型都没有激进推行 eSIM 的打算,就算运营商推行了 eSIM 也可能会陷入无人问津的情况里。
最后,也多少和运营商的利益相关。实体 SIM 卡是他们绑定用户、保持控制的物理纽带,eSIM 大幅降低了用户换号的成本,轻松松松就能携号转网,也是目前运营商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的交织,让中国市场成了 eSIM 浪潮里的 " 孤岛 "。
只不过在过去几年,手机领域用实体 SIM 卡和 eSIM 的区别仅存在于 " 有无实体 ",对消费者来说还能算是无关痛痒;而现在这种差异转化为实打实的配置减配,已经影响了手机的续航体验,就让人膈应了。
"等等党 " 才是赢家
既然电池缩水了,那么 iPhone 17 Pro 的国行版本就不值得买了?那肯定不是的。
客观地说,今年 iPhone 17 Pro 系列,的确算是难得的牙膏挤爆的一代。无论是全新的设计、更好的摄像头、屏幕的抗反射涂层,还是苹果多次专门提到为信号、续航进行优化,我们都有理由相信这款机型的体验不错。
但是我依然劝你别急。
新硬件的加入,也意味着带来了更多未知之数。续航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用中框和外壳来散热会不会有烫手问题、拍照的提升有多明显等等…还需要更多的测试数据来验证。
另外,还有个苹果用户经常忽略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苹果 AI 依然会在一段时间里缺席。这从 2024 年就画的大饼,中国用户很有可能直到 2026 年才能吃上。
再加上国行 iPhone 的价格,几乎是全球范围内比较贵的一批,但一到双十一等促销节,参考去年 iPhone 16 Pro 的状态,很有可能直接打骨折。
所以今年的 iPhone 17 Pro,说不定是最值得等一下的一代。
稍微等个 2 个月,不仅各路数码博主会帮我们把新 iPhone 里里外外测试一遍,我们也能观察一下抢首发的富哥们的实际体验,没准还能赶上苹果 AI 落地。更别说要是赶上双十一,还能省下几百块甚至上千的真金白银。
说不定等到后面库克良心发现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欠了我们的两百多毫安时电池容量,给加回去了呢。
历史文章
Review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