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财经 09-11
王腾翻车,给“网红”雷军敲响警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小米的一纸内部通报,王腾彻底破圈了。

不到四十岁、职级已达 21 级的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被誉为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营销样样精通的 " 六边形战士 ",王腾的人生仿佛开挂,却因为 " 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 和 " 存在利益冲突 " 被辞退。令人唏嘘。

王腾成也雷军,败也雷军。

雷军引领的 " 网红高管路线 ",为王腾这样的 " 网红高管 " 提供了施展的舞台。企业高管千千万,能在网上玩得风生水起的,不过寥寥数人,王腾是其中之一。" 咖位 " 虽然及不上董明珠、余承东和自家老板雷军,却也不遑多让。实际上,网友确实经常拿王腾和雷军的关系玩梗,甚至玩得挺过火。

早年就有 " 王腾有大帝之姿 " 登上热搜,这个梗出自著名的网络小说《遮天》。书中的王腾天子卓然,其父引以为傲,每次出场都要来句 " 吾儿王腾有大帝之姿 "。这不禁让人联想王腾是雷军爱将、" 小米太子 " 的江湖传闻。

" 太子 " 不必当真,但 " 爱将 " 是可信的。王腾不仅是雷军亲自面试招募的,还忠实地践行了雷总身体力行的 " 网红路线 "。不过,和雷军亲民但不失稳重的人设相比,王腾更为大胆活跃。擅长玩梗,敢叫板竞争对手,更具原生态网红的气质。这和企业高管的身份多少有点违和。从雷军和王腾的网上互动中,也颇可看出些端倪。

去年 4 月,王腾在短视频平台承诺 " 抽取红米 turbo3 首销用户送出 SU7 一年使用权 ",反响热烈。有留言 " 王腾,你完全有能力出去单干的 "。这只是普通网友 " 挑事 ",倒也无伤大雅。然而,这位网友的头像正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更耐人寻味的是,王腾竟然回应了:" 雷总别试探了,我会好好工作的 " ……

或许这次互动并无深意。那位用了雷军头像的网友并不是雷总的小号,王腾的回应也只是顺杆子活跃气氛。但这也不是唯一的 " 示警信号 "。去年 8 月雷军的确在直播中 " 敲打 " 了王腾," 打击点 " 正是 " 泄密 "。

那次直播中,谈及了小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雷军说 " 除了我们腾总(王腾)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以的 "。不仅是 " 泄密被罚款 ",而且是 " 动不动泄密被罚款 " 的累犯。

雷军没有冤枉腾总,王腾确有泄密的 " 前科 "。网上可以查到的就有两起:

2022 年,他因为提前泄露 K50 发布时间被罚过 5000 元。

2023 年,他在酒局上泄露了小米 13Ultra 的机密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难辨真假的江湖传闻,事都不算大。圈内也一直有腾总 " 爱显派 " 的风闻,尤其是 " 酒后吐真言 "。

" 爱显派 " 固然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但也是职业风险。企业高管成为品牌的主力代言,意味着亲自操盘公关业务,成了半个媒体人。媒体最想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爆料了。你有料还不够,还得敢 " 爆 "。这在雷军这样的 " 顶流头部 " 身上问题还不大,媒体能有采访雷总的机会就受宠若惊了,要求不能太高。但王腾毕竟不是雷军,对媒体的 " 统治力 " 相差甚远。出于维护媒体关注的考虑,确实需要 " 显摆 "。习惯成自然,就成了 " 泄密 " 的风险点。至于 " 利益冲突 ",品牌一把手亲自管公关,大笔公关费用予取予求,别说亲朋故旧的请托,就是几年经营后的哥们朋友,也难免人情世故。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很难彻底清理的灰色地带,可大可小。

所以,这回王腾出事,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高管不好当,网红也不好当," 网红高管 " 风险加倍。

王腾的 " 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 和 " 存在利益冲突 ",究竟有多严重,无从得知。祸闯的肯定不小,否则不至于赶在红米新品发布在即的时间节点上爆雷。

王腾事后回应 " 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态度很诚恳。雷军则是一言不发,打卡健身。这场不愉快的 " 分手 ",目前看来还算体面。

对王腾,雷军是提携了,也提点了。爱之深、责之切,无可指摘。但是,作为高管网红化的开山鼻祖,雷军应该有所反思。

企业高管直接当 " 网红 ",成为对外交流的主力,本身就是难度系数很高的操作模式。高管和网红的角色冲突,潜在的风险始终存在,只是被雷军成功破圈、跻身 " 顶流 " 的明星光环遮蔽了。

自打雷军成功打造网红形象,小米的品牌形象、市场营销,都和雷军的个人 IP 深度捆绑。雷总开微博、上直播,频繁出镜、妙语连珠,雷总的亲民形象为小米带来了不少 "IP 红利 ",甚至成了一种路径依赖。不少国内的企业家、企业高管都竞相效仿。企业高管在网络上高度活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 " 中国特色 "。

乔布斯、黄仁勋等欧美明星企业家,出镜率也远没有雷总、滕总、董小姐高,更没有事无巨细样样上网的高频互动。在企业公关活动中,欧美明星企业家更多地是扮演令人印象深刻的 " 客串演出 " 角色,而中国的网红高管则是成了企业公关的主力。坦率地说,我们的企业高管用力过猛,越位了。

企业家和高管作为企业 " 话事人 " 和 " 门面 ",在企业公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 网红路线 " 并非无往而不利,副作用正在迅速发作。

近年来,走网红路线的企业家、企业高管翻车的不在少数。董明珠和孟羽彤的决裂、百度 " 霸道总裁 " 璩静的翻车,都引发了大面积的围观。华为 " 余大嘴 " 的 " 遥遥领先 ",被玩成了网络热梗。这些堪比娱乐圈热点的企业八卦,红是红了,却是 " 黑红 " 的红。

即便是雷军本人,这两年也惹了不少的风波," 路人缘 " 大不如前。虽然几次遭黑,都不是雷总的责任。但是," 人红是非多 ",对企业的正面形象不是加分项。

中国网民对企业家打造个人 IP,始终抱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乐见这些大老板展示亲民风格;另一方面,又总觉得企业高管走网红路线有不务正业之嫌。随着企业高管网红化成了烂大街的套路操作,亲民路线的新鲜感不复当初,审美疲劳越来越多,找茬挑刺的情绪价值追求逐渐占了上风。翻车风险因此大大提升。花钱请的品牌代言人可以换,老板亲自当品牌代言人怎么换呢?网红高管反而成了企业公关的软肋。

本来是老板亲自下场给企业公关呐喊助威,现在更多的是老板网上翻车、各部门穷尽洪荒之力 " 擦屁股 "。这真的好吗?

就像这次腾总出事,小米的公关、法务高低得加几天班?企业高管的网络关注度太高、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太频繁," 言多必失 " 的风险无法避免。

小米 " 高管网红化 "、" 雷军品牌化 " 的公关路线,可以理解。中低端市场起家的大厂,大打亲民牌是很聪明的选择。但是,用力过猛、捆绑过深,终遭反噬。" 小号雷军 " 的王腾没把握住,雷总本人又能走多远?个人能力、职业素养、江湖经验有高下,但是民意难测、舆情多变,终究不是公关达人的一己之力能把握住的。更不用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复杂的内部关系和企业高管过度曝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人红是非多 " 不仅对外,对内也一样。这其实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比 " 言多必失 " 的翻车风险更大。

腾总翻车,是对小米的警示,也是对中国特色 " 网红高管 " 的警示。企业话事人和企业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划分要清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不仅有专业性,也是风险隔离。企业家不必故作高冷,但也不要过度热衷网络曝光。人设和 IP 的流量为企业带来的不只是红利,还有风险,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雷军 网红 小米 余承东 联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