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09-10
理想纯电,没有退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 容错率 " 已然骤降。

于此,纯电一役,对理想而言事关重大。

"2025 年是理想汽车正式进入纯电 SUV 的第一年。"9 月 1 日,李想在其社交平台发文,为这家以增程式电动车奠定市场地位的企业,再次吹响了全面进军纯电的号角。

他立下了明确目标:今年年底前,在高端纯电赛道 " 争五保三 "。理想 i8 的目标是稳定后 6000 辆 / 月,理想 i6 的目标是稳定后 9000-10000 辆 / 月,加上 MEGA,三款纯电车型整体月销量稳定在 18000-20000 辆。

当李想喊出 " 月销 2 万 " 的纯电目标时,他押上的不仅是理想的未来,更是新势力如何拿下下一场竞赛入场券的样本。理想汽车这场战役,能否将重新定义中国高端电动市场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问题:作为从增程之王到纯电首战受挫的新兵,理想真的能赢吗?

图片来源:李想微博截图

李想本人坦言:" 纯电赛道高手很多,想达到这个目标肯定很不容易,但我充满信心!"

然而,理想纯电转型的信心单靠李想本人的 " 一言既出 ",定然是空口无凭的。

那么,理想纯电 " 三战 " 的赢面有多大呢?从目前形势来看,理想纯电,似乎只能赢,不能再输了。

" 戏剧性 " 困局,问题全在 " 黑公关 "?

理想的纯电战略发展路线图,总是避免不了 MEGA 这一关键起点。

在 MEGA 发布之前,业内就有声音表示:" 理想未来能走多远,关键取决于从增程到纯电的过渡。"

更甚者,还有看衰的声音出现:" 理想的‘下坡路’,很可能就出现在纯电战略上。"

可以说,MEGA 是在无数人的注视下进入市场的。

果不其然,MEGA 的出现,让理想汽车和市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似乎在很大层面上快要验证上述悲观预期。

3 月 1 日,理想首款纯电 MPV 车型 MEGA 上市后,售价 55.98 万元。

理想对该车寄予厚望,内部定下了月销 8000 辆的目标,全年销量预期约为 8 万辆。但 3 月 1 日后,理想 MEGA 退订量超过万辆,大定只有 3000 多辆。

随后,理想 CEO 李想发布了内部信,反思了理想 MEGA 的问题:一是对于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二是过分关注销量的欲望问题。不仅如此,理想 MEGA 节奏的混乱,也让销售团队大幅减少了服务 L 系列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主力车型理想 L8 甚至连店面摆放的位置都没有了 "。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微博

但李想的反思并未能减少市场对 MEGA 的失望。

MEGA 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理想汽车体面的说辞。这家公司清楚,MEGA 的失利在于其将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策略照搬进纯电车型,但选择过多的纯电市场显然并不愿以超过 50 万元的价格置换 " 大空间 "。

" 生搬硬套 "、" 直男转型 ",理想汽车起初对纯电市场的诚意并不多。

不久,理想汽车很快对价格下手。

4 月 22 日,理想汽车官宣,即日起,2024 款理想 L7、理想 L8、理想 L9 及理想 MEGA 将采用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 MEGA 从 55.98 万降至 52.98 万元,降幅 3 万元。

直到 9 月 1 日,理想汽车宣布,MEGA 在 8 月交付量正式突破 3000 台。这标志着该车型连续两个月夺得 50 万元以上 MPV 市场及 50 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市场销量双冠军。

但这似乎仍不能弥补 MEGA 带给理想汽车以及其纯电市场的阴影。

理想汽车再战纯电仍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家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战略冒险,推新纯电车型的节奏也十分紧凑。

毕竟理想汽车深知,市场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就算是下一个 " 坑 ",也得脚踏实地地踩下去。

7 月 29 日,理想首款纯电 SUV 车型——理想 i8 正式上市,彼时新车共推出 3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32.18 万至 36.98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 i8 的起售价与理想旗下采用增程动力的理想 L8 相同。这是在经历 MEGA 阶段性挫折、调整纯电战略之后,理想汽车重整旗鼓的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首款纯电 SUV。

i8 对理想汽车的意义不言而喻,理想汽车经不起纯电车型的第二次推新失利。

从理想 i8 的配置、性能表现等方面不难发现,理想汽车在这款车型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该车全系标配三元锂 5C 超充电池,CLTC 续航分别达到 670km 和 720km,并支持 5C 充电倍率,充电 10 分钟可补充 500km 续航;全系标配前后双电机四驱和双腔魔毯空气悬架,双电机的最大功率达 400kW,峰值扭矩达 660Nm,能实现零百加速 4.5 秒,在 20% 电量情况下仍能实现零百加速 5 秒的表现。另外,该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在原有 AEB(自动紧急制动)和 AES(自动紧急转向)的基础上,AES 新增加了慢车加塞、恶意别车、美式截停等更多场景、更高难度的主动安全能力。

辅助驾驶方面,理想 i8 首搭 VLA 司机大模型。理想汽车称,VLA 司机大模型拥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像人一样预判风险、认知世界、感知空间;更强的沟通能力,只用自然语言,就能顺畅交互;更强的记忆能力,记住用户的偏好和习惯。

暂且不论理想 i8 配置是否出众,因为比 i8 整车性能配置更为吸睛的是其撞击测试的舆论喧嚣。

理想汽车在理想 i8 当天的发布会上播放了该车型卡车连环撞击测试视频。撞击测试视频显示,在理想 i8 与卡车正面对撞时,卡车四个车轮弹起,驾驶室和后货箱明显分离,驾驶室几乎倒在理想 i8 前车窗上。

理想 i8 发布会上播放的视频显示,参与撞击测试的卡车的品牌为乘龙卡车,但在理想汽车官方抖音账号发布的视频中,卡车的品牌标识已被打码。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视频号截图

纯电 SUV 撞击卡车,如此力量悬殊的对抗,让理想 i8 陷入了继 MEGA 之后的另一场新的舆论风波。

该事件发酵至今,撞击结果的真伪似乎已然不那么重要。无论结果如何,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这家车企的纯电二次 " 进军 " 又面临一次新的坎坷。

且理想 i8 的舆论风波并未止步于此。

自今年 7 月底理想 i8 发布后,就陷入了乘龙卡车对撞、高价低配、与蔚来乐道口水战等争议之中,该车仅一周后就调整了配置和价格。

时至今日,无论是 MEGA 还是理想 i8 的舆论风波都已告一段落,当声音安静下来,再回顾两次事件始末,我们会发现,理想汽车方面都曾保持一个相同的论调:那就是 " 黑公关 "。

或许 " 无风不起浪 "、"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 此类说辞太过片面,但当视线着眼于理想 MEGA 和 i8 问题的核心:造型和力量悬殊的撞击测试营销,难道真的恰如其分,且没有任何可指摘之处吗?

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一款新车型的营销核心和产品力落脚点,或许都应该在性能和配置本身,而不是花式营销。

即所谓: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双线作战,增程纯电能否 " 两手抓 "?

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乱拳似乎打不死老师傅 ",随意出花招,极有可能造成反噬。

于此,理想汽车又拿出了降价 " 杀手锏 "。

8 月 5 日,理想汽车宣布,决定统一配置版本——以理想 i8 Max 作为标准配置,并将售价从 34.98 万元调整为 33.98 万元,同时额外赠送价值 10,000 元的铂金音响,并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价格 10,000 元。

这也就意味着,原以 36.98 万元选择 Ultra 版本的用户,只需要 34.98 万元的价格即可实现原选择的全部配置。而原选择 Pro 版本的用户,将提供退订或升级。

随即,李想通过社交平台透露,理想 i8 上市后市场反响积极,小订用户数量已突破 3 万人。

理想汽车还宣布了交付目标:到 9 月底保障超过 8000 台新车的交付量,并将与供应链伙伴一同向 10000 台的交付发起挑战,争取让更多用户在国庆假期前提到新车。

i8 带给理想汽车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 i8 之后,理想还准备了今年的第三款纯电车型——理想 i6。

至少,理想汽车希望李想 i6 带来的,是好消息。

目前来看,理想将纯电车型的希望寄托在了即将发布的理想 i6 身上。

据业内媒体报道,理想汽车正在复制去年理想 L6 的打法,将理想 i6 视作 " 销量扛把子 ",该车将减少 SKU 数量,号称 " 每款车把一个配置打造到极致 "。据悉,理想给供应链端提供的理想 i6 销量预期是 2.5 万辆 / 月,理想内部预期接近 3 万。

若此消息为真,那么李想对 i6 的销量预期显然高于其公开口径两倍多。

无论如何计算,理想 i6 的销量都扛起了几乎三款纯电车型总销量的一半。显然,理想更多的将纯电的 " 宝 " 押在了 i6 的身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理想 i6 又是怎样一张牌呢?

首先是低价,这或许是理想纯电推新至今,拿出的最大的诚意之一。

盖世汽车注意到,有媒体援引供应链人士透露,理想 i6 的价格可能会低于 23 万元,这是理想从未到达过的价格区间,比 L6 更低。

作为比较,理想增程车型理想 L6 的起售价为 24.98 万元。

其次是营销,这是理想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的发力点。

根据该媒体透露,理想汽车将发力 " 营销端 ",做透 " 数字化运营 ",搭建精细化数字化营销平台,对客群定位、线索获取、商机转化等全链路进行追踪优化,精准判断线上营销的投入方向,提升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关于理想 i6 整车信息,工信部申报信息及理想汽车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理想 i6 采用原生纯电架构,3 米长轴距、五座空间,还有 4.95 米车长、1.93 米车宽、1.65 米车高。

理想 i6 全系搭载新一代 5C 磷酸铁锂电池(申报显示供应商宁德时代 / 欣旺达)、800V 高压纯电架构,标称 10 分钟充 500 公里,官方宣称 2025 年底将建成 4000 座理想超充站。该车可选智能后驱单电机、智能四驱双电机版本,后驱版功率 250kW,四驱版功率 150kW+250kW。

从 MEGA 到理想 i8,再到理想 i6,理想汽车这种 " 诺曼底式 " 的全面登陆策略,既展现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压力和风险。

三线作战的难度,远超单一产品的突破。这场战役背后,隐藏着时机博弈、资源分配的重重考验。

每款车型的研发、生产、营销都需要大量资源支撑,这对理想的供应链管理、资金周转、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同登陆战役中某一登陆点受阻,会影响整体进攻节奏。

更具挑战性的是,理想或将面临 " 双线作战 " 的资源分配难题。

一方面,理想汽车需要维持增程车型的市场地位,理想 L 系列作为其 " 基本盘 ",至今仍贡献着主要销量与利润,是支撑纯电战略的重要资金来源,若因资源倾斜纯电而导致增程车型更新滞后、市场份额下滑,将直接影响其整体营收。

另一方面,纯电转型需要巨额投入,从电池技术研发、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系统迭代,到渠道建设、用户服务体系完善,每一项都离不开资金与人才的支持。

这种 " 既要又要 " 的局面,如同战争中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如何合理分配兵力与物资,考验着指挥官的战略智慧。

李想作为企业掌舵人,资源分配的决策将直接决定两个战场的成败。若过度侧重纯电,可能导致增程车型 " 后院起火 ";若对纯电投入不足,则会使其在激烈的纯电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后续如何平衡两条产品线的资源投入,仍是其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争抢下一个十年 " 入场券 ",只靠销量行不通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历经淘汰赛,这已然是业内公认的事实。

早在 2023 年,何小鹏就曾预测,下一个 10 年,市场将进行一场 "32 进 8" 的淘汰赛,只有少数主流品牌能够存活,300-500 万辆的规模是晋级门槛。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 " 半路出家 " 转战纯电的理想而言,其能否坚挺到下一个十年的半决赛,依靠的不能仅仅是销量的高低。

除了卖车,理想在纯电领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短期来看,理想纯电真正的较量发生在三个隐形战场。

首当其冲的便是补能。

蔚来和小鹏都在最初坚持纯电路线,结果是两家车企至今未实现盈利,排除电池高成本项不谈,蔚来的补能体系建设和小鹏的辅助驾驶投入,都让两者心力交瘁。

反观采取迂回增程路线的理想,早早就实现了盈利。

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增程技术路线给理想省了不少钱,理想在纯电领域 " 该花的钱都没花 "。

理想风光过后,现在需要 " 大出血 "。

蔚来一直在 " 力排众议 ",强化其最具辨识度的竞争壁垒——换电网络。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21 日,蔚来已建成超 8000 座充换电站,覆盖全国核心城市与高速干线。这套网络不仅是缓解用户续航焦虑的基础设施,更成为高端纯电车型全场景出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尤其在大型 SUV 等高能耗车型上," 可换电 " 设计大幅提升了用户在长途出行场景中的信心。这种 " 车 + 电 + 站 " 一体化的产品思维,已成为蔚来区别于其他高端品牌的核心特质。

理想的 5C 超充网络建设进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纯电战略的结果。目前理想超充站数量远远落后于特斯拉和蔚来。截至 2025 年 8 月 3 日,理想汽车累计上线超充站 3031 座,布局 31 个省份;超充桩 16,689 根,布局 258 座城市。据悉,理想汽车计划于今年年底达成 4000 座超充站的布局目标。

这一目标堪称激进。超充网络建设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涉及用地审批、电力扩容、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进度拖慢的因素。

如果不能在年底前实现关键城市的密集覆盖," 充电焦虑 " 将成为销量的最大桎梏。

其次,增程技术路线曾一度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 " 懒人路线 ",相对于纯电而言,增程技术路线省钱,并且没那么费力,且作为燃油和纯电之间的过渡,其市场接受度也较高。

于此,依靠增程技术路线发家的理想汽车,也在潜移默化中被贴上了 " 只卖增程车 " 的刻板标签。

换言之,理想汽车还面临 " 用户心智之战 ",这家企业需要完成从 " 增程专家 " 到 " 纯电强者 " 的品牌认知重塑。这需要其打破消费者 " 理想 = 增程 " 的固有印象,建立起 " 理想纯电同样领先 " 的新认知。

这场心智争夺战的难度,不亚于研发一款新车。

在纯电领域,除去 " 冰箱彩电大沙发 ",理想纯电车型的标签到底是什么呢?

这是当前理想汽车急需要回答给市场的问题。

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理想汽车还需要兼顾高投入与产出比,提升其控制成本的能力。

一直以来,成本都是困扰大部分纯电车企的最大顾虑之一。现如今,理想汽车也需要思考这一难题。

理想汽车能否在供应链管理上复制增程时代的成本控制能力,将直接决定产品的定价竞争力和毛利率水平。

未来 12 个月将是理想纯电战略的关键期。超充网络能否按计划推进、新产品能否改变用户认知、成本控制能否达到预期,这些问题的答案将陆续揭晓。理想汽车正在为争夺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而战,而战役的胜负手,很可能就藏在这三个隐形战场之中。

结语:没有退路的战争

理想的纯电转型,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李想给出的销量目标,既是对外的军令状,也是对内的动员令。

后续十年,将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洗牌之年。理想汽车的纯电之战,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更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演变。

赢,则海阔天空;输,则万劫不复。这就是理想的纯电赌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想 竞赛 mpv 社交平台 suv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