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廉政文化学习研究,铜川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依托馆内廉政文化展文物,领悟其内涵与时代价值,以展品为镜鉴强化自身廉洁自律自觉与担当。同时,通过解读文物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拒腐防变能力,进而增进公众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共营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几何纹博局铜镜》

大家好,今天由铜川博物馆宣传资讯部的隋昕屹,给大家介绍馆里廉政文化中的一件展品——《几何纹博局铜镜》。
铜川博物馆珍藏着一面汉代几何纹博局铜镜,这面穿越两千年时光的铜镜,纹饰精美,铭文清晰,尽管岁月流转,但作为 " 镜 " 的根本属性和象征意义从未改变,它静静地诉说着古人关于廉洁自律的深远智慧。
博局镜,又称规矩镜,是汉镜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其名 " 博局 " 源自古代棋戏,而其纹饰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执规,女娲执矩," 圆曰规,方曰矩 "。规与矩不仅是建筑绘图的工具,更是天地秩序的象征。
"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将这一哲理铸于日常用镜之上,时刻提醒人们:外有约束、内有尺度才能秩序井然。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规制程序,秉公处事,否则就会乱象丛生。镜背的几何纹饰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深刻的象征—— " 守规矩、正衣冠 ",这既是对外在仪容的要求,也是对内在品行的砥砺。
一面古镜,照见古今。几何纹博局铜镜跨越千年,其承载的规矩意识与廉洁理念,依然如镜面般明亮清晰,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时常 " 照镜子、正衣冠 ",守住内心的规矩与底线,让这一面古代 " 廉镜 ",继续照映我们未来的道路。
来源 / 铜川博物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