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
" 增程汽车的纯电续航能力比纯电汽车还高!" 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品牌联席 CEO 刘涛说。
增程汽车近年来非常火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分支,这类车型同时拥有电池和油箱,既能用电、也能用油,极大缓解了用户对纯电汽车的续航焦虑,代表品牌有理想汽车、问界汽车等。2023 年以来,增程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和份额不断提升,2024 年销量近百万辆。
智己 LS6 图片来源:智己
但以往的增程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较小,大多只能提供 100-200 公里的纯电续航。今年这一领域发生变化,由过去的 " 小电池 + 大油箱 " 向 " 大电池 + 小油箱 " 转变,主打大部分时间用电、极端情况下用油。
这个方案减少了用户充电频次,被不少厂家、甚至是供应商视作新的趋势,消费者也更倾向买大电池的增程汽车。今年 8 月以来,搭载这类大电池的增程电动汽车开始陆续上市。智己、广汽集团旗下昊铂品牌都推出了大电池的增程汽车,称纯电续航在 400 公里左右。
"2024 年全国纯电汽车平均续航 442 公里,而我们最新的智己 LS6 纯电续航最高达 450 公里。" 刘涛说,完全可以做到日常纯电行驶。
纯电续航大幅增加能有效提高增程汽车竞争力。但在大多业界人士看来,增程方案仍是由化石能源到电能的过渡形式。大电池增程汽车的出现是否会模糊混动与纯电的界限?这类产品会替代哪些车型?当前市场,或许已经给出了反馈。
增程车看齐纯电车
今年年初,车企将推出大电池增程汽车的消息不胫而走。到了 7 月,多家车企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今年注定是个 " 增程大年 "。
成为 " 增程大年 " 的背景一方面是理想汽车、问界汽车、零跑汽车等主打增程汽车的品牌,在过去几年里获得高速增长,并引发国内外多家车企跟进。同时,增程汽车也开始进入行业所说的 "2.0 时代 ",将迎来重大转变。
这个转变,即由过去的 " 小电池 + 大油箱 " 向 " 大电池 + 小油箱 " 转变。
其实在去年 11 月 6 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就对外宣布 " 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 ",并称 " 再做一个普通增程车已经没有意义。" 据其介绍,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综合续航超过 1400km,纯电续航达到了 430km,是普通增程车型的 2 倍。
这被业界视作增程汽车即将迈入 2.0 阶段。
到了今年 8 月,多家车企开始推出实质性产品。如智己率先发布首款大电池增程车型 LS6。
广汽集团旗下昊铂品牌、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岚图品牌也在 8 月推出了各自命名为 " 星源增程 "、" 岚海智混 " 的大电池增程方案。官方称,在中大型混动车上,这两种方案各自能实现 350 公里、360-410 公里的纯电续航。
在 9 月 11 日工信部新车名录中,小鹏 G7 的增程版本也已亮相,纯电续航 325 公里。此外,理想汽车内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大电池的增程车型也在计划之中。
小电池增程车不香了
产品方案的转变源于市场需求的转变。
" 最早理想汽车将增程产品带入大众市场时,考虑的是用较短的纯电续航满足用户近距离(如市区)出行,远距离则主要借助燃油提供动力。" 某新势力车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但现在,增程汽车用户倾向于完全用电,100-200 公里的纯电续航已难满足需求。
2024 年 11 月,赛力斯集团的副总裁康波曾透露一份数据:90% 的问界 M9 用户选择的都是增程版,但用户日均的纯电驾驶时长占比 90%,在日常通勤场景中几乎把增程式电动车当纯电车使用。
广汽昊铂 HL 的电梯广告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但在过往小电池的基础上,车主充电频次较高。" 如果电池大一些,我们就不用频繁充电了。" 上述车主说,如果有电池更大的增程汽车,他会选择后者。
用户的这种观念转变,也正向推动着车企转向大电池方案。家在河南省郑州市的王明(化名)今年最初考虑购置一辆理想 L 系列增程汽车,但听到其他品牌推出了大电池版本车型后,已经放弃了当下 200 公里左右纯电续航的理想 L 系列车型。
" 用户想把增程汽车当纯电汽车用,油箱只是个保底。" 一位车企高管如此形容当下的市场需求。
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也嗅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推出用于增程汽车的大容量电池。智己、昊铂等品牌的大电池增程汽车,就采用了宁德时代、正力新能等动力电池厂商的大容量电池。
新能源路线仍在博弈
大电池增程汽车只是增加了电池容量,在电池技术方面的突破有限。
以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宁德时代 " 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 和纯电车型的电池,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共享宁德时代在电化学体系、结构体系、制造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宁德时代是智己、昊铂等车企大容量增程电池的主要提供商。在去年 10 月,宁德时代发布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该产品纯电续航里程超 400 公里,支持 4C 超充技术,充电 10 分钟可补充超过 280 公里续航里程。
业内人士认为,大电池增程汽车会对小电池增程汽车造成直接冲击,有可能成为增程路线的主流方案。甚至在短期内,大电池增程汽车还会蚕食部分纯电汽车的市场。但长期来看,电池容量的增大不能改变增程技术是一种过渡方案的现实。
一方面,受限于电池成本高企,中低端车型难以应用大容量电池,小电池增程汽车仍有市场空间;二是不需长途出行的消费者更偏好纯电汽车的稳定性、静谧性;此外充电技术和电池密度的提升,正在快速缓解消费者对续航的焦虑,油箱的作用逐渐减小。
" 增程电动汽车很早就有。之所以这两年销量激增,是市场对新产品认知完全后的结果,是现今技术仍有缺陷的市场表现。"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预测研究总监陈丽然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尽管较长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仍然会是多种技术多元共存的格局,但提升电池技术才是最终解决办法。
智⼰汽车 CMO 李微萌也坦言称:" 智己并不是为了增程而增程,而是站在用户角度,满足用车需求。"
宁德时代表示,后续随着更长续航纯电车型的推出、快速补能电池技术的普及以及快速充电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的选择会朝纯电这个方向倾斜,但不好判断混动车型能否完全被取代,还取决于所使用的场景和公共设施配套的进度。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多种技术路线仍在博弈。尽管大多车企认同纯电是未来方案,但增程技术更能满足当下发展需求。在大容量电池装到增程汽车上后,纯电汽车和小电池增程汽车或将受到影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