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龙羽洁近期对长城汽车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中报点评:二季度业绩同环比增长,智能化新能源持续推进》,给予长城汽车增持评级。
长城汽车 ( 601633 )
事件:
公司发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3.35 亿元,同比 +0.99%,实现归母净利润 63.37 亿元,同比 -10.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81 亿元,同比 -36.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2.15 亿元,同比 -1.52%;基本每股收益 0.74 元,同比 -10.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56%,同比 -2.51pct。
其中:2025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3.16 亿元,同比 +7.71%,实现归母净利润 45.86 亿元,同比 +19.09%。
投资要点:
2025H1 收入微增,利润受投入加大有所波动,2025Q2 收入及利润显著回升。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开启新产品周期,实现销量和收入同比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3.35 亿元,同比微增 0.99%,其中 2025Q2 实现营业收入 523.16 亿元,同比 +7.71%,环比 +30.73%,同环比均呈增长,二季度营收增速回升。销量方面,上半年累计销售 56.89 万辆,同比增长 2.52%,其中内销 / 出口分别为 37.02/19.87 万辆,同比分别 +4.27%/-0.58%;新能源车型销售 16.04 万辆,同比增长 23.64%,公司锁定智能新能源赛道,新能源车型表现相对突出,占总销量比重达 28%。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3.37 亿元,同比 -10.21%,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波动,其中 2025Q2 实现归母净利润 45.86 亿元,同比 +19.09%,环比 +161.91%,盈利能力环比显著提升。
持续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加速推进 " 生态出海 " 战略。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实现营业收入 358.9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39%;海外销量 19.87 万辆,保持了较强的出口势能,销量占比达 35%。公司已构建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的全价值链出海体系,完成从单一产品出口到全生态输出的转型升级:研发方面,以中国总部为核心,在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建立研发体系,全面覆盖整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化等领域;生产方面,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 3 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 KD 工厂,全力推动中巴汽车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拉美市场布局;市场拓展方面,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已出口到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 1400 家。
品牌矩阵满足用户多元产品需求,品牌力持续提升。
公司旗下拥有哈弗、魏牌、坦克、长城皮卡、欧拉、长城灵魂、长城商用车等品牌,产品覆盖 SUV、轿车、皮卡、MPV、摩托车、重卡等品类,多品牌协同发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其中:1)哈弗品牌作为公司的主力销售品牌,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32.37 万辆,同比增长 8.89%,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销量占比达 57%。2)坦克品牌以高端越野为核心定位,上半年累计销量 10.41 万辆,坚持 " 全车系 "、" 全动力 "、" 全场景 "、" 全球化 " 战略,达成全球销量超七十万辆里程碑。3)魏牌品牌布局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场,凭借 " 高山 + 蓝山 " 双旗舰产品矩阵的强势发力,上半年累计销售 3.24 万台,同比增速高达 60.34%,5 月上市全新高山车型,6 月交付量突破万台,7 月蓝山达成第十万辆量产下线。4)欧拉品牌上半年累计销售 1.46 万辆,品牌加速定位升级,从女性用户拓展至单身及年轻家庭,下半年计划推出首款纯电 A 级 SUV。5)长城皮卡上半年累计销售 9.36 万台,同比增长 4.01%,作为皮卡行业龙头连续 27 年销量第一,国内终端市占率近 50%。6)长城商用车领域开启布局,6 月长城 G 系列混动重卡旗舰车型 G1050 上市,推动商用车减碳并降低物流成本。
智能化技术核心自研,加速向智能科技公司转型。
公司重视智能化技术自研,在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完成核心自研,技术持续提升,并获得行业内多项权威认证。1)智能座舱方面,Coffee OS3 智能座舱系统自首搭蓝山车型上市以来,凭借其卓越的交互体验与功能迭代能力,获得用户广泛认可,并已扩展至高山、二代哈弗枭龙 MAX、全新坦克 500、2025 款欧拉好猫等多款车型;系统自发布以来已实现多个版本的 OTA 升级,累计优化功能 1000 多项,新增核心功能 100 余项;公司进一步深化 AI 技术应用,目前正加速下一代 AI 原生座舱系统研发。2)辅助驾驶方面,公司智能驾驶系统 Coffee Pilot(CP)Ultra 自首搭全新蓝山以来,不断加快功能进化,新增待转、掉头、环岛等功能," 车位到车位 " 功能于 8 月正式 OTA 上车;CP 辅助驾驶系统在产品端应用范围逐渐推广,普惠辅助驾驶系统 CP Plus 正式量产上车并首搭二代枭龙 MAX。
新能源技术持续进阶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
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推动混动领域、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能等核心技术的升级,带动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23.64%。公司新能源技术持续进化:1)5 月正式发布下一代全新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兼容 5 种动力形式,配备双 4 秒级 2.0T 混动系统、800V 混联架构及 6C 极速充电技术,混动纯电续航超 400km,充电 5 分钟可补充 200km 续航,并搭载 ASL 整车智能体和 VLA 大模型,实现高度平台化的整车集成技术。2)混动领域:打造 Hi4 家族四大技术架构,涵盖智能四驱、越野、泛越野及重卡混动,其中重卡超级混动架构 Hi4-G 于 3 月正式发布,依托混动技术架构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直营渠道建设及品牌宣传力度加大导致盈利能力短期下滑。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18.38%,同比 -2.36pct;公司净利率为 6.86%,同比 -0.88pct;期间费用方面,2025 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 10.26%,同比 -0.4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45%、2.05%、4.59%、-1.83%,同比分别 +1.29、-0.14、+0.01、-1.65pct,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由于公司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所致,财务费用减少较多主要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差额所致。2025Q2 公司毛利率 18.8%,环比 Q1 提升近 1 个百分点,显示公司二季度盈利能力提升。
维持公司 " 增持 " 投资评级。
预计 2025 年、2026 年、2027 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60.56 亿元、2548.94 亿元、2914.88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64 元、1.86 元、2.3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70 倍、13.83 倍、11.00 倍。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 SUV 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行业地位稳固,持续强化越野、皮卡等细分市场优势,同时锁定智能新能源赛道,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海外方面布局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全链条体系,加速生态出海,维持公司 " 增持 "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28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22 家,增持评级 6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33.1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