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11 日讯(记者 史士云)一则海外传闻,扰动了 A 股、港股创新药板块。
今日 A 股创新药概念集体表现低迷,多支个股下跌,恒瑞医药(600276.SH)、三生国健 ( 688336.SH ) 、贝达药业 ( 300558.SZ ) 等早盘一度跌超 5%。
同时,港股市场创新药板块也整体下挫,包括中国生物制药 ( 01177.HK ) 、复宏汉霖(02696.HK)、华领医药(02552.HK ) 等多支创新药龙头股领跌。
不过,截至今日收盘,A 股和港股创新药企股价跌幅已显著收敛。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 " 出海 " 热情持续高涨,与 MNC 的合作交易屡破纪录。
据相关统计,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已超 70 笔,总金额更是逼近 660 亿美元大关,中国创新药迎来发展 " 春风 "。
据动脉网今年 6 月发布的《中国创新药企:迈向全球市场的创新药 BD 主题报告》指出,MNC 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青睐主要体现在数量多、金额高及全球领先三个方面。
而 MNC 的频频 " 抛橄榄枝 ",也直接推动了今年国内创新药在二级市场中走出强势行情。据 Wind 数据显示,上半年,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 60.27%,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 23.93%。
截至目前,虽尚未有对前述传闻有明确的定论,但行业内正在对此进行密切关注。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 LatitudeHealth 创始人赵衡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当前关键在于该传闻能否落地,若无法落地,则影响有限。即便落地,也需关注美国医药企业后续发起的诉讼战。"
倘若最终落地,又究竟会对中国创新药企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对此,CIC 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刘立鹤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这或将导致中国药企与美国大型制药公司间的 License-out 授权合作面临更高壁垒,不仅增加交易成本,拉长审批周期,合作不确定性也将显著增加,进而可能削弱跨国药企的收购意愿并压低其出价。"
赵衡则指出,若落地,会成为一柄双刃剑,将对全球药品市场成本与价格体系产生反向冲击。其对中国实验性药物的严格限制,会直接切断部分药企的低成本供应链,大幅推高全球相关药企的研发、生产与采购成本。而成本的显著上升最终将传导至终端药价,这与美国政府此前宣称的 " 降低药价、减轻民众用药负担 " 的政策目标完全相悖。
刘立鹤也提到,这可能会对国内药企 " 低成本研发 + 海外授权(BD)" 的快速发展路径造成冲击。未来可观望行业能否在医保谈判和创新支付体系等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助力更多源头创新崛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