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前天
“0-1”爆发在即!资金提前布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时隔 3 年,创业板重返 3000 点!

今天,A 股在短暂调整之后重新开启节奏,截至收盘,沪指收涨 1.65%,创业板大涨 5.15%,收报 3053.75 点。全市 4220 个股上涨,涨停股数多达近百只。

CPO、PCB、服务器、半导体等 AI 算力产业链依旧是资金众星捧月的热门板块,这些板块近期累计涨幅非常巨大,导致有报道质疑过度抱团而一度大幅回落,没想到才调整没几天,又重新恢复强势大涨。

这很显然说明了,对于未来增量空间巨大且确定性极高的行业,资金从来不会吝啬给予更高的认可。

其实新能源板块也是如此,截至今日收盘,创新能源(399266 ) 强势上涨 3.12%,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 ( 000692 ) 上涨 1.90%,相比一些 Al 算力产业链也不遑多让。

01

已成趋势

最近,电池和光伏产业链的新能源板块表现堪称亮眼,不少细分赛道甚至不亚于 AI 算力产业链。

如果从 4 月 7 日的 A 股底部来看,以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的表现更让人惊讶。同花顺数据显示,A 股近 500 家电池产业链概念股中,有超过 60 只个股实现股价翻倍,包括超 10 只涨幅超过 2 倍,而期间涨幅超过 50% 的个股多达 220 多只,堪称全市场产业链股中涨幅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而随着新能源板块爆发,科创新能源 ETF ( 588830 ) 的增量更是纷至沓来,连续 7 日 " 吸金 ",年内净流入 6.61 亿元,其中的 5.8 亿元是近 20 日集中流入的(截至 9 月 9 日),可见资金的决心,基金份额年内直接翻了 1.5 倍,最新规模增长至 12.08 亿元,稳居同类第一。

新能板块之所以有如此亮眼表现,并非是短期题材炒作刺激,而是有着政策面、行业面和市场面的多方利好驱动。

政策面,最明显的是从 6 月开启的 " 反内卷 " 政策在多个重点行业强力推行,其中锂电和光伏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刺激行业在很短时间内就迎来的重大转变。

比如作为光伏上游材料的多晶硅材料,其期货价格从 6 月底的 3 万元 / 吨开始飞速攀升至近期最高 5.67 万元 / 吨,涨幅高达 90%。而作为锂电上游材料的碳酸锂价格也同样在期间一度上涨超 60%。

" 反内卷 " 导致行业材料价格上涨进而带动行业利润回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中下游需求的景气回升。

以储能为例,今年上半年,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 86.7GWh,同比增长 54%。我国新型储能装机 222GWh,新增备案 665GWh,同比增长 120%,其中 122 个 GWh 级项目。到 8 月份,国内储能系统招标容量达到 47.2GWh(同比 +2158%,环比 +1142%),EPC   规模 22.2GWh;另外还有 13.3GWh   储能电芯和直流侧采招落地。

目前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工厂开足马力进入满产状态,叠加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有储能企业甚至表示 " 加价也排不了单 ",出现 " 一芯难求 " 的局面。

上半年,光伏抢装潮叠加储能招标等需求激增已经开始扭转新能源行业的颓势,而价格端的上涨主要发生在 " 反内卷 " 政策开启之后,也即从 7 月开始,这就切实给了行业在三季度时迎来利润指标显著飙升奠定基础。

再加上如今市场慢牛行情已经成为共识,行业就更加容易得到资金的追捧了。

02

固态电池开启 "0-1" 爆发起点

光伏、锂电的行业景气显著回暖是让企业摆脱亏损,重新得到市场追捧的重要保障。

固态电池行业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更激发了市场对于未来的更大预期。

一方面,消息面不断有刺激。据报道,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 2025 年 9 月 10-11 日在北京召开《固态电池材料评测用模具电池装配方法》等 10 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硫化氢产气量评价方法》等 5 项标准项目启动会。

另一方面,近期固态电池不断迎来重大进展。

据悉,多个头部企业譬都启动了新增产能建设,固态电池成为重点项目。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 2027 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目前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大幅增加资本开支,以应对技术迭代并升级产能,带动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导电剂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升级,这让不少设备企业因此受益。

据 EVTank,2027 年预计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半固态占主导;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 614GWh,其中全固态比例接近 30%,出货量约 180GWh,实现规模化量产。

从固态电池的潜在规模增量、企业目前已经在手的订单规模增速来看,目前阶段的涨幅还远未到天花板。

03

如何布局?

当前,国内新能源板块在经历了数年的深度调整之后,随着业绩层面的景气拐点来临,已经确定性进入估值修复回升态势。

很多行业的核心龙头,即使股价翻倍增长,在业绩爆炸式增长背景下,估值也依旧显得十分低估。

中信证券指出,从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 25H1&25Q2 经营结果来看,在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的拉动下,产业链出货端表现较为亮眼,多数环节 25Q2 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电池、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材料环节盈利触底,同时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固态、快充等)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综合来看,在巨大未来市场增量 + 行业确定性回暖双重支撑下,在投资新能源产业链,未来的受益预期大概率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投资来说,一旦能判断某项未来投资能收获确定性收益,那么,最合适的策略就是,要么重点押注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龙头,要么是押注弹性更好的优质个股,以争取赚到更多的阿尔法收益。

刚好,对于新能源这个赛道,可考虑配置弹性更大的 ETF。目前全部新能源相关指数共 56 只,仅有 5 只科创 / 创业板新能源 ETF 的单日涨跌幅上限可达 20%,比如科创新能源 ETF ( 588830 ) ,就是一个小而美的 "20CM" 进攻利器。

科创新能源 ETF ( 588830 ) 聚焦光伏、储能、风电三大核心赛道之余,指数成分股涵盖十余只固态电池领域标的," 固态含量 " 高达 18.9%,是新能源领域 " 专精特新 " 摇篮,能更好抓住固态电池 "0-1" 爆发的市场红利。

由于上述成份股均位于科创板,投资门槛较高,通过这类的 ETF 就很好解决了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参与的问题,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场外基金降低交易门槛,如科创新能源 ETF ( 588830 ) 的场外联接基金为 ( A 类 :023075,C 类 :023076 ) 。

还有创业板新能源 ETF ( 159261 ) ,一键打包新能源全产业链龙头股,50 只成份股总市值高达 3 万亿,平均市值 608 亿,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超 50%,包含宁德时代 ( 14.05% )  、阳关电源 ( 13.81% ) 、汇川技术 ( 13.21% ) 、亿纬锂能 ( 6.82% ) 、先导智能 ( 3.7% ) 、欣旺达 ( 3.16% ) 等,固态电池含量超 30%,形成 " 固态 + 储能 +AIDC" 的新技术布局。

04

尾声

总的来看,目前新能源板块正站在周期与成长的交汇点上,未来数年从产能优化、技术迭代到场景拓展,都将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过去的行业调整不仅夯实了板块的估值基础,更推动头部企业在海外市场布局、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上实现突破。

随着产业链各环节从 " 价格竞争 " 转向 " 价值竞争 ",增长逻辑不断得到验证,资金对新能源赛道的长期信心正在持续升温,板块的成长潜力有望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充分绽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光伏 ai 产业链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