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多家 A 股上市银行获得董监高或重要股东 " 真金白银 " 的支持!
9 月以来,华夏银行、成都银行等披露了董监高或股东增持计划的最新进展,苏州银行、青岛银行等也开启了新一轮增持计划。
多家银行在增持公告中普遍表示,增持计划是基于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有业内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增持行为多发生在股价低位以求 " 护盘 ",但今年增持集中在股价上涨期,是基于对经济复苏、息差企稳的预期,主动引导估值修复的举措。
多家银行获董监高、重要股东出手增持
华夏银行日前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计划自今年 4 月 11 日起 6 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人民币 3000 万元自愿增持该行股份。
截至 9 月 9 日,增持主体累计增持该行股份 422.93 万股,累计增持金额 3190.2 万元,占本次增持股份计划金额下限的 106.34%,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内已有多家银行董监高计划出手增持自家银行股份,或已在稳步推进中。
苏州银行于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崔庆军、行长王强、监事会主席沈琪等 12 名董事、监事及高管计划自今年 9 月 8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不低于 420 万元该行股份。本次增持不设价格区间,系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增持主体承诺在实施期间及完成后 6 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实际上,上市银行不仅屡获董监高增持的力挺,也频频获得重要股东 " 真金白银 " 的支持。
成都银行近日披露了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增持计划进展,今年 8 月 27 日至今年 9 月 4 日期间,该行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简称 " 成都产业资本集团 " ) 、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简称 " 成都欣天颐 " ) 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累计增持成都银行股份 477.55 万股、436.45 万股,累计增持金额分别为 8700.10 万元、7959.35 万元。
此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按计划,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 7 亿元,合计不高于 14 亿元。两家增持主体将按照增持计划以自有资金继续增持成都银行股份。
青岛银行也于近日公告大股东增持股份计划,青岛国信产融控股 ( 集团 ) 有限公司 ( 简称 " 国信产融控股 " ) 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增持青岛银行股份,增持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 19.00% 至 19.99% 之间。据悉,国信产融控股此次拟增持青岛银行股份的数量不少于约 2.33 亿股,且不超过约 2.91 亿股。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自 9 月 2 日起 6 个月内。
业内:基于息差企稳等预期,主动引导估值修复
上市银行为何频频获得主要股东、董监高增持?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当前银行股普遍市净率(PB)较低,其低估值与高股息特性符合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强。
另一方面,增持行为可以向市场传递管理层或股东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稳定市场信心,缓解投资者担忧。" 高管增持的额外考量,体现对公司基本面的信心,并强化市场对其经营能力的信任。"
娄飞鹏认为,传统上,增持行为多发生在股价低位以求 " 护盘 ",但今年增持集中在股价上涨期,反映出从防御到主动市值管理的转变。银行不再仅因股价破净增持,而是基于对经济复苏、息差企稳的预期,主动引导估值修复。
今年上半年,A 股银行板块股价涨幅 13%,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居于首位。个股中报披露也于近期落下帷幕,上半年 A 股银行整体营收、净利润边际改善,同比增速分别为 1.0%、0.8%,息差同比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随着基数走低和资本市场回暖,中收止跌回升,其他非息收入也明显改善。业内认为,银行业中期业绩基本面改善,拐点可期。
在此背景下,多家券商机构研报都表达看好银行板块的后续行情。
如东兴证券研报认为,中长期来看,在流动性充裕环境下,高收益资产荒延续,银行高股息、业绩稳定优势凸显,配置价值突出。从资金面来看,政策持续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预计保险资管、理财公司以及在公募新规推动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均对银行板块有加大配置的需求,利好板块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