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岁女孩小丽(化名)因自幼父母离异,长期情绪低落,最终发展为严重厌学而休学在家。在长达八个月的休学期间,她不仅作息日夜颠倒,更令人心痛的是出现了频繁的自伤行为,手臂上留下了上百道触目惊心的划痕,身心健康亮起红灯。
为寻求彻底帮助,小丽被家人送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接受了为期 20 余天的系统性综合治疗。科室医护人员们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其情绪状态得到显著改善,自伤冲动消失,作息规律得以重建,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目前,小丽已重返家庭,在家人和学校的共同关怀与支持下,正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她的成功康复凸显了及时、专业的医疗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作用,也为类似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与鼓舞。
如今,开学已经一周,许多中小学生都会出现一段心理调适期,通常被称为 " 开学综合征 ",它与厌学症不同,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对学习生活节奏变化的适应性障碍。理解和正确应对至关重要。你家宝贝也有 " 开学综合征 "?看这里,教您尽快调整。
开学综合征的常见表现
这些表现通常在开学前一到两周开始出现,持续到开学后的一段时间,主要体现在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心理情绪表现
睡眠紊乱:晚上失眠、睡不着,早上起床困难、嗜睡。
食欲变化:没有胃口,或者因焦虑而暴饮暴食。
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经常抱怨头痛、头晕、肚子痛、恶心、疲劳等,但医学检查无异常。这些症状在周一早晨或周日晚上尤为明显。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写作业效率低下,坐不住。
行为表现
拖延行为:极度拖延作业,直到最后一刻才不得不做。
逃避行为:找各种借口(如装病、哭闹)不去上学。
沉迷电子产品:更加渴望通过手机、电脑游戏来逃避现实压力。
社交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给家长的实用策略)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切忌简单粗暴地打骂、说教或强迫,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应采取理解、沟通和引导的方式。
理解共情,建立沟通桥梁
不要说:" 别人都能上学,怎么就你不行?"" 学习是你的任务,必须去!"
试着说:" 宝贝,妈妈 / 爸爸看出来你最近好像不太想去学校,能跟我聊聊为什么吗?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感觉到被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被指责。
探寻根源,对症下药
耐心与孩子交谈,或与老师沟通,找到厌学的真正原因。常见根源包括:
学业困难:课程跟不上,学习吃力,成绩不佳导致挫败感。
人际问题:与同学发生矛盾,感到孤独;或害怕面对严厉的老师。
压力过大:家长期望过高,学习任务太重,导致孩子无法承受。
缺乏动力:看不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内在目标和兴趣。
校园环境问题:是否遇到了校园霸凌等更严重的问题。
积极行动,帮助孩子过渡
逐步调整作息:调整孩子的睡觉和起床时间,逐步向上学作息靠拢。
减少娱乐时间:与孩子共同商定规则,逐步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阅读、运动、家庭游戏等活动替代。
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目标要具体、微小、可实现(如 " 每天预习一节数学课 "),而不是 " 成绩要进前 10 名 " 这种空泛的压力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家校合作,寻求支持
主动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沟通,坦诚地说明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营造轻松支持的家庭氛围
家应该是孩子的 " 安全港 " 和 " 充电站 "。避免家庭成为 " 第二学校 ",不要整天只谈论学习和分数。多关心孩子的情绪、朋友和兴趣爱好,
必要时,勇敢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和身体症状非常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请不要犹豫,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这并非是丢人的事,而是对孩子未来负责的表现。
精神心理科医生建议
应对 " 开学综合征 " 和厌学情绪,关键在于 " 提前预防、理解共情、探寻根源、正面引导 "。家长需要保持耐心,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帮助他们平稳度过从假期到开学的 " 缓冲期 ",重新找到学习的节奏和乐趣。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