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凝望火星。
一
美国时间 9 月 10 日,NASA 召开发布会,宣布在火星发现最清晰的古代生命迹象。
那是毅力号火星探测车,穿行古老河床后,在一块岩石上取下的样本,上面有有趣的豹纹。
样本遥遥指向 35 亿年前的湖水之下,而科学家认为那些豹纹,极大可能源自古老生命活动。
发布会上,NASA 代理局长称,经过一年的审查,也找不到其他解释:
所以这很可能是我们在火星上发现的最清晰的生命迹象,这令人无比兴奋。
那块宝贵的样本,被取名为 " 蓝宝石峡谷 ",装入火星探测车的试管中。
NASA 正组织科学家,研究如何能最有效利用资金和技术,更快取回样本。
倘若生命痕迹被最终确认,那么多年后回望,这将是人类文明全新的起点,而它牵连的好奇,每一条都振聋发聩。
生命从何起源?人类是否孤单?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
人类再次凝望火星。
在古代,它是历代君王最忌讳的妖星,名为荧惑。
荧指光亮似火,惑指行踪难测,倘若这妖星闯入天蝎座,便是史书上顶级不详之兆,意味着王朝气数将尽。
从始皇驾崩、王莽篡位再到隋炀乱政,史官用颤抖笔锋,一次又一次记录下荧惑踪迹,并迷惘望向星空。
距离地球亿万公里外的虚空,被称为荧惑的火星,并不知晓邻星渺小生物的迷惘与愚昧。
它沿着 71607 万公里椭圆轨道冰冷行进,周而复始。
每隔 15 年至 17 年,它会行至距地球距离最近之处,被称为 " 火星大冲 "。
它像在亘古中摆渡的巨轮,按时赶来,寂静等候,再沉默离开。
地球上的人们对此浑然无觉,匆忙演绎着短暂一生。
一个个火星大冲年,英国在忙着推行印花税,乾隆在忙着下江南,洪秀全在广西山岭中传教,无暇仰望星穹。
直至 1877 年,天文热几番扫荡欧洲后,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用一架 20 厘米长原始望远镜对准了火星。
他是色盲,镜头里的火星表面,有一道道黑色狭窄线条。他称之为河道。
传至英国后,有人将河道翻译成运河,演变成意大利人发现火星上有生物挖运河。
这一观测引发无穷争论,最终导致美国波士顿富商洛韦尔,建了一座私人天文台。
从 1894 年那次火星大冲开始,洛韦尔放弃所有生意,观测了 15 年火星。
他拍摄了数以千计火星照片,绘制火星详图,并标注了 500 条运河,以及运河交汇处的绿洲。
他坚信,那些照片的明暗变化,对应着农作物盛衰枯荣。
几十年后,人类开始谋划登陆火星。
导弹之父冯 · 布劳恩,曾是德国军官,经历漫长战火之后,他和伙伴投降美国。
1948 年,在严密监视下,他无事可做,便专心写了本书,名为《火星计划》。
这并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案,包括轨道设计、计算公式、测算方法和技术图纸。
在书中,一艘 4000 吨重巨舰,在火星大冲年启航,穿越 5600 万公里,最终降落于火星极地冰盖。
囚室只有苍白水泥墙,火星只是渺小光点,但一切无可阻挡。
二
1964 年,美国发射水手 4 号探测器,它飞掠火星 9846 千米上空,拍摄了 21 张照片。
照片总计 5.2 兆,花费 6 个多小时从虚空传回,人类终于见识火星真容。
照片拼凑成一片荒漠,文明了无痕迹。
拍摄完不久后,水手 4 号便滑入漆黑深空。
此后,水手系列前赴后继探索火星,发现了巨大峡谷、环形山和疑似水痕。
1969 年,冯 · 布劳恩主持完成 " 阿波罗计划 ",声誉正隆,他以为月球只是伟大航程的起点。
他向国会申请制造两艘核动力宇宙飞船,飞往火星,然而,政客们不屑一顾。
在政客眼中,航天飞机和间谍卫星更有价值,一个耗费数任总统任期的工程,毫无意义。
地球继续着琐碎故事,人类迈出一小步后,便徘徊不前。
1977 年,冯 · 布劳恩去世。
他墓地很简陋,墓碑写着遗愿 "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
同年,人类发射了旅行者 1 号和 2 号两个探测器,探测器已无征服的野心,只余象征的诗意。
探测器都携带同一张镀金唱片,以及专用唱机和唱针,封套上蚀刻着播放方法。
唱片中记录着风雨雷电、动物声音、经典音乐以及 55 种语言问好,其中还有中国古曲《高山流水》,制作团队称:
" 我们很清楚,这颗行星和它的所有居民只是宇宙中一个极小的颗粒。我们满怀谦卑与希望 "。
旅行者 2 号掠过火星时,一群 NASA 工程师成立民间组织,名为 " 火星地下 "。
他们每 3 年聚会一次,讨论在火星建立永久基地,讨论一直坚持了 15 年。
1995 年火星大冲年,美国终于重启火星探测。两年后,探路者号在火星着陆。
它放出一台只有微波炉大小的火星车。火星车造价 2500 万美元,极限速度每分钟 60 厘米。
几十天后,火星车阵亡,沉默于火星的风沙中。
2002 年,NASA 为即将发射的两台新火星车征名。
一名 9 岁俄罗斯女孩起的名字入选。她生在西伯利亚,幼年来到美国。
我之前住在孤儿院,黑暗、阴冷、孤独。
每当夜幕降临,我总是仰望天空繁星以排解忧伤,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飞至太空。
谢谢你给我的 " 勇气 " 和 " 机遇 "。
三
2004 年,勇气号和机遇号抵达火星,登陆当日,NASA 主页点击超 10 亿。
它们机身上有一个特殊线缆保护罩,是科学家用 911 废墟中找到的金属制成的。
火星车开始了火星漫游,它们每天用太阳生产半度电,飙车速度每秒 5 厘米,每开 10 秒便停下用 20 秒检查地形。
两辆火星车设计寿命只有 90 天,然而勇气号坚持了 7 年,机遇号坚持了 15 年。
机遇号在风沙中渐渐老去,它的计算机频繁重启,工作一段数据就自动清空,如垂暮老人的失忆症。
人们不舍它离去,祈祷奇迹一直护佑。
它曾陷入沙丘,地球上科学家在地面情景再现,模拟了一个半月才找到逃离办法。那片沙丘也被命名为地狱沙丘。
2018 年,火星出现席卷星球的巨大沙尘暴,机遇号在被风沙覆盖,陷入沉睡。
它发给了地球最后一句话:
天黑了,我快没电了(My battery is low and it ’ s getting dark)。
地球上的工程师,用 8 个多月时间等待奇迹再次发生。
他们发送了 1000 多次呼唤,并在每个火星凌晨,发送一首歌激励机遇号。
2019 年 2 月 12 日,NASA 通过楼顶 70 米长的火星站天线,给机遇号发送最后一首唤醒歌曲《我会看到你》。
一天后,NASA 宣布机遇号终止服役,它用 15 年在火星行进了 45 千米,沉睡于毅力谷,成为人类的丰碑。
NASA 的工程师说,那一天充满哀伤,但不是故事的结局,我们与机遇号会在未来重逢。
2020 年,马斯克开始测试星舰,而远征最终目标,指向火星。
媒体畅想时,将其形容为又一次大航海," 去往火星的单程旅行需要 6 个月,看似漫长,但在 19 世纪,欧洲移民航海去澳大利亚也要花费同样多的时间。"
此后,星舰接连爆炸,愿景几度更改,但在最新访谈中,马斯克说最快 25 年内,人类有望在火星实现自给自足的移民。
2011 年,火星学会的会长罗伯特 · 祖布林,修订出书《赶往火星》。
在修订版第六章结尾,他写道:
第一个人类考察组到达火星时,是当地日期 34 年狮子月 15 日,火星北部春意正浓。
那是天气最好的时节,天空澄净,和风习习。
它们在呼唤我们的降临。是时候了。
摩登时刻:
荧惑之上,天问待解
「后台回复」
空间站 | 武林外传 | 敦煌
添加微信wangpeng2016105
与作者一对一交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