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款新轩逸 1.6L 舒适版裸车价 5.98 万元,落地价 7 万元。"9 月 11 日,某东风日产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这款车优惠后的售价要比 7.99 万元的指导价低 2.1 万元,如果有旧车置换或报废,补贴后价格还能更低。
一年多前,比亚迪秦 PLUS、驱逐舰 05 推出荣耀版车型,率先把 A 级轿车的售价拉低到了 8 万元以下。一石激起千层浪,轩逸、朗逸、卡罗拉等合资 A 级轿车迅速跟进。其中,朗逸新锐出众版 " 一口价 "7.99 万元起;卡罗拉官降 4.3 万元将起售价拉低至 7.98 万元;轩逸 · 经典车型更是直接捅破 7 万元价格门槛,6.98 万元起售。
6.98 万元似乎并非合资 A 级轿车的价格 " 底线 ",如今轩逸售价再次下探至 5.98 万元,也让 A 级轿车市场的竞争硝烟愈加浓烈。
合资 A 级轿车 " 跟进 " 降价
轩逸售价下探至 6 万元以下," 老对手们 " 也未坐以待毙。
某上汽大众经销商表示:" 朗逸新锐裸车价 7.3 万元,目前现金优惠在 1.5 万元左右,加上购置税、保险等,最终落地价 8 万元出头。"
某广汽丰田经销商也告诉记者:" 雷凌全系目前价格优惠力度在 4 万元左右,1.2L 版本相对降得更多,差不多在 4.5 万元。"
某一汽丰田 4S 店销售人员则表示:" 目前卡罗拉全系降幅在 3.9 万至 4.1 万元,比如 2024 款卡罗拉 1.5L 先锋版,目前的裸车价在 7.5 万元左右,相比今年年初降了 4000 元。"
除了轩逸、朗逸等 A 级轿车,部分合资 A+级轿车跟随降价。某东风本田经销商表示:"9 月初厂家刚刚对第十一代新思域调价,目前起售价 8.99 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后低至 7.49 万元。"
图片来源:东风本田官微
记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合资 A+级轿车试图用智能化配置来迎合当下的消费者,以抢夺市场。比如全新一代速腾 L 搭载端到端高速 NOA 功能,可实现高速领航、精准上下匝道、自主起停等功能,并将纯电车型上普遍搭载的智能语音控车带入燃油车,配合 8155 芯片,可支持连续对话等。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合资 A 级轿车或降价,或增配,但从当前的销量来看,仅有轩逸、朗逸和速腾还留在今年前 8 个月 A 级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的二、三、四名中。其中,轩逸累计销量 19.94 万辆,朗逸累计销量 18.44 万辆,速腾累计销量 15.59 万辆。
自主车型已占销量排行榜多数席位
四年前,合资品牌在 A 级轿车市场还处于绝对强势地位。2021 年,轩逸以接近 50 万辆的成绩登顶,自主品牌的 " 帝逸秦 " 尚在为年销 20 万辆左右的目标奋斗。如今,以比亚迪秦 PLUS 新能源为首的自主 A 级轿车,正从正面夺走合资 A 级轿车的市场。
今年前 8 个月,A 级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合资品牌有轩逸、朗逸、速腾、卡罗拉四款车型上榜,其余六个席位被比亚迪秦 PLUS 新能源、小鹏 MONA M03、星瑞、逸动、艾瑞泽 8、帝豪占据。同时,排名第二的轩逸,销量与第一名比亚迪秦 PLUS 相差超过 4 万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韩阳 摄(资料图)
" 之前买轩逸的人喜欢将其与朗逸、宝来、雷凌作对比,但现在他们更经常与比亚迪秦系列作对比,今年小鹏 MONA M03、零跑 B01 上市后,也有一部分用户会将其列入候选名单。" 上述某东风日产经销商向记者表示。
自主品牌在 A 级轿车市场能够不断攻城略地,与其将 " 越级 " 的点从汽车配置功能延伸到了动力和空间有关。一位自主品牌研发负责人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在对一款紧凑级轿车立项的时候,就遵守 B 级车的标准,这是车型本身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对价格敏感的 A 级轿车购车人群,更注重性价比,新能源车型已展现出其经济性优势。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自主品牌布局新能源较早,渗透率高于合资;其次,供应链更加灵活和完善,供给端不存在问题;最后,转型升级电动智能化,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 新能源进,燃油车退 " 的戏码,如今在 A 级车市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 今年 8 月,A 级车市场的新能源占比已经提升至 43%,呈现持续递增的趋势,而燃油 A 级车的占比从 2019 年的 95.8% 下降至 2024 年的 65.1%,今年 8 月占比已降至 57.3%。"
A 级轿车市场规模
5 年减少超 200 万辆
合资、自主在 A 级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状态,与这一细分市场的日益萎缩不无关系。
记者复盘 2020~2024 年的 A 级轿车市场销量走势后发现,2020 年,A 级轿车市场总量为 549.9 万辆,市场份额为 28.5%;到 2024 年,A 级轿车市场总量下降至 343.7 万辆,市场份额仅 15%。五年间,A 级轿车市场规模减少了 206.2 万辆。
今年前 7 个月,A 级轿车市场总量为 214 万辆,市场份额为 16.8%。"A 级轿车市场规模持续萎缩,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降低,尤其是入门级车型的家庭需求下降明显。" 崔东树告诉记者。
即便如此,A 级轿车市场仍是国内轿车市场中销量最高的细分市场。"A 级车依旧是最畅销的车型品类。" 上述自主品牌研发负责人认为。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国内轿车市场总销量为 587.7 万辆,其中 A 级轿车市场占比为 36%,超过其他轿车细分市场。
记者注意到,车企在 A 级轿车市场选择燃油和新能源 " 两条腿 " 走路,尤其是自主品牌在凭借新能源车型抢占更多市场后,在 A 级燃油车市场将有更深入布局。" 国内燃油车市场有所收缩,但 A 级燃油车需求依旧广阔。" 上述自主品牌研发负责人表示。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近期也表示:" 尽管新能源车快速发展,未来市场上仍将有至少 35% 的用户继续选择燃油车,人人适配新能源车并不现实。" 比如,长安引力序列下的燃油车型逸动已更新到了第四代产品。杨大勇透露,从长远来看,第四代逸动也可能会推出新能源版本,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从目前来看,A 级轿车细分市场的 " 油电之争 " 仍然处于胜负未分、针锋相对的胶着阶段,实施多动力路线并行,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 " 两端发力、共存共进 " 的经营策略,已是大多数车企在 A 级轿车市场的共同选择。
记者|段思瑶
编辑|何小桃 裴健如 易启江
校对 |段炼
封面图片来呀: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