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凭借 " 一个人的小酒 " 爆火的 RIO(锐澳)背后母公司百润股份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关注——公告显示,百润股份控股股东、实控人刘晓东拟转让持有的百润股份 6300 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6.01%,转让价款为 14.7 亿元。而对于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公司称是为上市公司丰富股东结构,引入促进上市公司发展的资源。
一直以来,预调鸡尾酒都是百润股份的主力业务。百润股份能迅速扩张,并在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锐澳鸡尾酒功不可没。有公开数据显示,锐澳对百润股份的营收贡献一度超过九成。
然而,在低度酒趋势之下,以预调鸡尾酒、气泡酒、果酒、米酒等为主的 " 微醺经济赛道 " 正在变得愈发拥挤。近年来,百润股份预调鸡尾酒业绩承压明显。面对愈发 " 内卷 " 的市场,百润股份将目光转向烈酒业务,试图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实控人拟 14.7 亿元转让部分股权,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从公告来看,刘晓东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刘建国转让其持有的 630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6.01%)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所有股东权益,股份转让价款为 14.70 亿元,每股转让价格为 23.337 元。此次标的股份转让价款以协议签署日前一日上市公司股价收盘价九折计算。
本次权益变动后,刘晓东持股比例将从 40.59% 降至 34.58%,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建国将成为公司持股 5% 以上股东。
据公开资料,刘建国持有上海奔腾企业集团 100% 股权,同时持有上市公司 HONMA 公司(本间高尔夫)38.72% 的股份。
百润股份表示,本次转让是为上市公司丰富股东结构,引入促进上市公司发展的资源;刘建国此次买入属于长期财务投资,不谋求参与上市公司管理。
说起百润股份,其曾凭借预制鸡尾酒品牌 RIO(锐澳)迅速在鸡尾酒市场崛起,股价更是一路飙升。Choice 数据显示,自 2011 年 3 月百润股份上市至今,公司股价累计上涨 803%。
2015 年,百润股份将预调鸡尾酒业务并入上市公司,随后预调鸡尾酒业务和香精业务成为公司营收的 " 两大支柱 "。财报显示,2015 年百润股份的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 107.28%、74.36%。
然而,近两年来,随着酒产业迈入深度调整期,酒类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百润股份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从数据来看,2022 年 ~2024 年,公司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0.04%、25.85%、-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同比增长 -21.74%、55.28%、-11.15%。而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均出现下滑,分别同比下滑 -8.56%、-3.32%。
预调鸡尾酒业绩承压,押宝威士忌赛道寻找新 " 爆款 "
作为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 " 首个吃螃蟹者 ",预调鸡尾酒是撑起百润股份营收大旗的 " 王牌业务 "。早在 2015 年,预调鸡尾酒对公司的营收贡献就已超九成,高度依赖预调鸡尾酒市场。
但近年来,在低度酒趋势之下,以预调鸡尾酒、气泡酒、果酒、米酒等为主的 " 微醺经济赛道 " 正在变得愈发拥挤,预调鸡尾酒的 " 日子 " 也不好过。
财报显示,2022 年 ~2024 年,百润股份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营收分别为 22.57 亿元、28.84 亿元、26.77 亿元。其中,2022 年、2024 年该业务的营收均出现同比下滑。此外,公司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的销量在 2024 年也出现下滑。
面对鸡尾酒增长乏力的局面,百润股份将目光瞄准了威士忌等烈酒赛道,不断加码布局,试图寻找下一个 " 爆款 ",开拓新增长点。
《每日经济新闻 · 将进酒》记者注意到,在今年 3 月和 6 月,百润股份分别发布了 " 百利得 " 单一调和威士忌系列产品和 " 崃州 " 单一麦芽威士忌系列产品,累计推出 10 个以上的 SKU。
据悉,上述威士忌产品均来自位于成都的崃州蒸馏厂。该厂占地 219 亩,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威士忌酒厂,也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麦芽壶式蒸馏线和连续式柱式谷物蒸馏线的酒厂。今年 6 月,崃州蒸馏厂累计灌桶数量达到 50 万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今年半年报披露信息,公司主营业务的产品分类中,以往的 " 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 改为了 " 酒类产品 ",足以看出公司对威士忌等烈酒业务的重视。
当下,国内威士忌市场大部分被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等国外品牌占据,国产威士忌市场占比相对较小,而百润股份或许看中的正是威士忌快速增长市场中的国产替代机会。
据《中国威士忌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威士忌酒的市场规模已经从 2013 年的 12.88 亿元发展到 2023 年的 55 亿元。同时,中国境内威士忌项目已从 2023 年的 24 家增至 2024 年的 45 家。
不过,威士忌行业具有高门槛、长周期的特点,这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长期等待;同时,除了跨国巨头,青岛啤酒、洋河股份、郎酒等也纷纷布局,威士忌市场竞争激烈。业内普遍认为,第一批国产威士忌产品将于 2025 年左右集中面市,未来 2~3 年或将是国产威士忌批量上市期。
新玩家不断、产品扎堆涌现之下,百润股份能否在国产威士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每日经济新闻 · 将进酒》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