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上午,以 " 让新技术不再‘等风来’:科技金融助力新三角循环 " 为主题,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 2025 Inclusion · 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
会上,全球知名金融投资人、连续创业家、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超智能与未来》作者、Red Herring 全球百强创业家拉斯 · 特维德发表题为《预见 AI 引领的下一个跃迁时代》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人工智能就像一个结构化的学术思想家,当前社会正在朝着超智能发展。" 我们有一个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将有 40 亿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由于它们的工作效率比人类高得多,我认为全球可衡量的 GDP 中约 80% 将由机器人创造的,而非人类。因为制造一个机器人只需一天,而培养一个人力资源平均需要 22 年才能全职进入劳动力市场。"
" 因此,这大约快了 5000 到 7000 倍。培养一个人力资源的成本在 10 万到 40 万美元之间,而制造一个类似单元体的机器人可能很快只需 1 万美元左右。制造机器人的成本大约只有人类的五十分之一,而且它们每年工作的时长至少是人类的十倍。所以这真的会改变世界经济。" 拉斯 · 特维德说道。
展望 2040 年,人工智能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拉斯 · 特维德认为,基于对不同发展趋势进行推演的结论,AI 将达到人类智力水平的十万倍,量子计算机将承担全球 10% 的计算任务。
" 此外,我们还将实现核聚变发电。" 拉斯 · 特维德举例称,在全球核聚变实验电站中,有一家名为 Helion 的公司,其董事长是山姆 · 奥特曼,也是 OpenAI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两年前,他们宣布将在 2028 年用核聚变技术为微软提供电力,当时业内很多人都说这太早了,不可能实现,而他们已经在建设。距离 2028 年仅剩 3 年,他们仍表示 3 年后会用这样的技术为微软提供电力。" 这项工作能基本解决世界能源问题,要全面推广可能还需要 15 年,但它终将会实现。"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