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代 09-12
全球最大冰淇淋公司新帅:中国业务重回正轨,伊利蒙牛是强劲对手,罗慧芬胜任在华掌门一大原因是领导转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食代 Author 吴容

" 我在中国工作了六年,那是我人生中最有趣、最精彩的工作时期之一。" 梦龙冰淇淋公司(下称 " 梦龙 ")首席执行官 Peter ter Kulve 日前在回复小食代就中国业务的提问时说,中国可能不仅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冰淇淋市场,在诸多领域也都处于竞争前沿。

Peter ter Kulve 是在近日于伦敦举办的首个提问环节中,说这番话的。在同一场合,梦龙冰淇淋公司亚洲总裁、同时还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罗慧芬,也分享了这家全球最大冰淇淋公司的在华 " 战绩 " ——最新市场份额约为 11%,2025 上半年销售额录得双位数增长。

在活动上,这些高层还进一步分享了梦龙从联合利华分拆后的发展计划及路径,预计促进中国冰淇淋业务增长的方式。下面,我们一起关注。

" 中国是冰淇淋沃土 "

Peter 表示,在全球的多数市场,梦龙公司通常采用广泛的产品组合策略,覆盖高、中、低多个价格带,成为多国冰淇淋赛道中数一数二的头部 " 玩家 "。

" 中国市场较为特殊,我们面临着伊利、蒙牛等强劲竞争对手,而这些对手的优势集中在大众冰淇淋上。因此,我们在中国的产品策略专注于高端定位。" 他说。此外,在渠道布局上梦龙采取更深度的区域化运营,同时正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

Peter ter Kulve

对于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罗慧芬给出了关键数据。" 亚洲区是公司内增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区域,整体收入约 20 亿欧元。其中,中国与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一起,为该区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她指出,梦龙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约为 11%,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常驻上海的罗慧芬与中国市场的缘分颇为深厚。她在现场笑着回忆说:" 我从 28 岁时就从新加坡来到了中国工作,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此前她在联合利华工作近 30 年,拥有丰富的客户开发和销售经验,6 年冰淇淋经验。

罗慧芬

" 罗慧芬能胜任这项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她领导了中国业务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这是我们在 2023 年至 2024 年的业务重点。"Peter 在回答小食代有关中国业务的提问时主动指出,当时中国业务发展略显波动,于是公司将业务重心放在了变革上,包括重组团队架构,优化产品组合、调整分销商利润结构等。

" 通过这些举措,该业务重拾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他说。

从长期来看,梦龙中国业务的增长将依托哪些驱动力?小食代留意到,罗慧芬围绕产品创新、供应链、渠道、营销、人才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先,在产品创新层面," 为本土消费者定制 "   是梦龙深耕中国市场的核心思路,今年推出的可爱多 7 层冰淇淋 " 超级棒 " 系列正是典型例子。罗慧芬表示,该新品凭借独特的口感层次,吸引了大量新客——— 48% 的购买者为新客。

第二,支撑这种本土化创新的,是梦龙在华研发与生产体系。罗慧芬表示,梦龙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能快速捕捉本地消费者需求,将 " 中国需求 "   快速转化为产品方案。

同时,中国也是梦龙在亚洲区域的重要生产基地。小食代,在距离上海仅 1 小时车程的江苏太仓,联合利华耗资 1 亿欧元打造了冰淇淋 " 灯塔工厂 "。该工厂有着柔性生产线,能够在一条产线上同时生产多种口味的冰淇淋,并实现快速切换,提升定制化生产效率。

第三,渠道布局上,冰柜网络扩张被视作是梦龙抢占中国市场的关键抓手。眼下,梦龙正在发力冰柜网络扩张,让产品更便捷地触达消费者。据介绍,针对市场上冰柜网络的饱和程度,该公司借助指数来衡量,2024 年梦龙在中国市场的冰柜覆盖指数为 56%,意味着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覆盖)。

第四,在营销层面上,梦龙希望能紧跟中国消费潮流。此前,梦龙捕捉到中国 Z 世代热衷   "citywalk"   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打造了快闪店,并邀请梦龙品牌全球代言人王嘉尔(Jackson Wang)现场助力,同时联动知名网红担任   " 一日店长 "。据介绍,该营销不仅吸引超 80 万名消费者线下参与,而且在线上累计获得超 6000 万次曝光。

最后,这一切战略的落地,离不开本地人才团队的支撑。据介绍,在人才建设上,梦龙投资于拥有 " 冰淇淋全流程经验 "   的人才,为本地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注入专业力量。无论是研发端的口味创新、生产端的智能升级,还是渠道端的数字化运营,都能依托本土团队的实战经验,以便精准适配中国市场。

" 在中国 20 多年,我们持续证明了自身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对梦龙意义非凡。中国可能不仅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冰淇淋市场,在诸多领域也都处于竞争前沿。" Peter 对小食代表示。

同时,他感叹,眼下中国无论是在数字化技术、工厂智能化还是机器人领域,都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他说,计划明年再访华,还保证到时会在五月份的整个月都待在中国。

" 你会对中国在数字化销售、工厂智能化、机器人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执行方面的创新活力感到惊叹。" 他说:" 中国不仅是汽车市场的沃土,更是冰淇淋市场的沃土。"

和联合利华仍是伙伴

回到全球业务。小食代还留意到,当在问答环节谈及梦龙从联合利华拆分时,Peter 也给出了更多信息。对梦龙团队而言,这次业务分离的意义非同一般。正如他说的,这是   " 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事件 "。

Peter 在活动上表示,在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的带领下,联合利华正迈向新阶段,更加聚焦品类运营,在众多业务调整中,冰淇淋业务的独立才刚刚起步。

" 冰淇淋业务与联合利华其他业务差异较大。"   他重申,正因为这种独特性,冰淇淋业务独立运营所能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其它品类通过专业化运营(包括搭建专属供应链、组建专属销售团队等)所获得的价值。

Peter 认为,冰淇淋业务与人造黄油、茶叶业务不同,后两者的模式是   " 业务出售后,由买家自行处理后续事宜 ",而冰淇淋业务的运营逻辑不同。" 过去 18 个月,我们一直在与联合利华合作推进业务分离,双方合作非常顺利。虽然未来会保持‘距离感’,但我们仍然是合作伙伴。" 他向在场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大派 " 定心丸 "。

小食代曾介绍过,Peter 不久前也:" 我们的销售与供应链今年初已完成独立,但还是会在三大领域和联合利华保持合作。这包括了 IT 系统、部分无法分割的实体资产、部分交易服务。"

他指出," 我们的团队有着清晰的目标———既要集中精力打造适配的战略和组织架构,又要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并全力以赴朝着这些目标前进。这份决心,也得到了联合利华董事会的全力支持。"

他回忆说,在 18 个月前,当他被问到 " 是否有兴趣接手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时,他并不是很确定。" 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来研究这个机会,还得到了一些外部顾问的协助,他们帮我做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个业务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他说。

在他看来,能遇到一个   " 拥有优质资产但发展遇到阻力 "   的业务,是十分难得的。" 而这个业务之所以发展不顺,核心是运营整合不到位———联合利华对冰淇淋业务在销售和供应链层面的整合都未能奏效。" 他认为,这意味着这存在开拓的空间和潜力。

Peter 也定下了两个明确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把这笔   " 潜在价值 "   变现。" 我希望是由我来实现这个目标。"Peter   表示,为了实现目标,他换上   " 激进投资者 "   的思维," 如果是激进投资者,会如何盘活这个业务、释放价值?"   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第二个目标,关乎团队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公司会让我渴望加入?答案很清晰,即拥有优秀人才、具备创业精神、专注创新、技术领先,并且坚守良好价值观的公司。"   他说,梦龙源自一家有良好价值观的公司,现在的团队也在努力打造这样的企业文化。

这位新帅还在真假白银地体现他对梦龙未来增长的信心。

Peter 透露,他计划将家庭财富的一部分投入到这个业务之中。" 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因为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投资机会了。" 他说:" 我完全相信我和团队有能力让这个业务实现价值增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蒙牛 伊利 联合利华 冰淇淋 中国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