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聊心理 前天
换个思路,人生就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点击上方蓝字" 小楼聊心理 ",设为星标

一起聊聊心理和日常 ~

在其他平台刷到一个吐槽贴,是一个年轻女孩发的,她说自己最近妈妈吵了三次架。

第一次她不想考公,妈妈说‘女孩子稳定最重要,我和你爸都是为你好’。

第二次是她提丁克,妈妈说‘你不生孩子,以后谁给你养老’。

第三次,妈妈翻出外婆的旧照,说‘你得像你外婆一样贤惠,以后才能过得好’。

女孩说,自己不明白,她到底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家人的期待活?她很想知道,人真的能有一个不跟家里、不跟别人挂钩的自己吗?

我们总说要 " 做自己 ",可好像从一开始,我们的选择、想法,甚至喜好,都裹着别人的声音、外界的标准。

那到底,人真的会有一个完完全全独立、不与外界有任何链接的自我吗?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我也聊过。我的答案是,不会,也不可能。

我们永远是镶嵌在某一个时代里,镶嵌在某一个区域里,镶嵌在某些关系里。

没有人是完全不背负着过去来到这个世上的,每个人的生命,在出生前就已然存在。

01

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自己爸妈:你们当年为什么决定要生我?

我爸妈的回答是,因为结了婚都会要孩子,周围的人都生了,那我们也就生了你。

所以," 我 " 的起源,并不是什么特别不得了的结果,只是一个时代共同观念的产物——结婚不就该生个孩子吗?

" 我 " 一开始,就镶嵌在了一代人的观念中。

当 " 我 " 成长到结婚生子的年龄,结婚就不必须生个孩子了,那时的 " 我 " 或许就是父母更加个性化的选择。

你还可以问问爸妈:

为什么你们选择那个时候生我?

而不是更早几年,或者更晚几年?

我生出来之前,你们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如果是男孩,你们希望他未来是什么样子?

如果是女孩,你们希望她未来是什么样子?

你们希望我像家里的谁?

最怕我像家里的谁?…

你会发现,在你出生前父母可能早已经在幻想中 " 生了 " 一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与你完全不同,也还在你这里残留着灵魂碎片。

而父母想象中的这个孩子,又源于哪里呢?

也许,源于父母自己的遗憾和抱负;源于他们对完美、希望的认知;源于父母自己未成完成的愿望,甚至源于他们自己家族的使命,源于家族对他们的期待。

这些期待层层叠叠,一代一代传递,曾经书写在家训里、宗庙里,镶嵌在每一代孩子的名字中。

当他们成年入世后,就要用家族赐予他们的名字,这是祖宗对他们的期待和祝福。

那些忤逆了家族期待的孩子,死了以后不能埋进祖坟、不会在族谱里留下名字,会被褫夺姓名,百年后不会再被后世供养。

在中国这种 " 落叶归根 " 的文化中,死后不能 " 回家 " 是最重的惩罚,是要成为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的。

就像聊斋里的 " 聂小倩 " 一样,骨灰不能归家,是会被山妖恶鬼控制的。

现在这些能记录的 " 愿 " 虽然不再被重视,但人们心里对孩子的愿一点不少。

除了爸妈,爸妈的爸妈也对这个孩子有很多期待,甚至连对自己子女的期待也一并加上——

也许子女没成为自己心里完全希望的孩子,那他们的孩子,或许可以完成这个心愿吧。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负担着很多东西,他们生命在成形之前就已经被投射了父母的愿望。

我们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负担的期待更加沉重。

因为这个时代自己就有太多 " 心愿 ",它恨不得把每个人的潜能都榨干殆尽,让每个人都燃烧,甚至爆炸,它要求每个人都要像恒星一般闪耀,消失前也要像超新星爆炸,让周围所有星光都黯然失色。 

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期待。

我是不相信的。

期待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正是因为期待是太好的东西,我们才会把它投给自己深爱的人——

比如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子孙。

让人喘不过气的不是期待本身,而是强迫别人去实现自己的欲望。

捋捋自己对下一代的期待,你也许更清楚,上一辈对你有什么期待。 

除了期待,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家族,也会把难题传递给子孙。

有些问题就像家族基因一样世世代代流传,直到遇到那个 " 命中注定的孩子 " 才有可能解决。

这就像很多玄幻小说里预言的 " 天选之子 ",才有可能扭转家族的命运。

很多走进心理学这个行业的人,就是自己家族中的 " 天选之子 "。

他们的苦,他们的病,他们敏感、无力没有出口,只能自己在彷徨无助中摸索生命的意义,

遇到心理学后突然明白自己过往承担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某些 " 概念 "。

所以心理学行业如此难,还是会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进入。

03  

很多走进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也是自己家族中的 " 天选之子 " ——他身上的问题难道真的只是他自己的问题?

他心里的病,难道真的又只是他一个人的病?

只是他选择了去 " 看看 " 这个病,去理解这个病的起源,去尝试找到解决这个病的方法。

也许这个家族一直都这样病着,这样苦着,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某种诅咒,直到病到他这里,才决定替所有人去看病。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别人的期待和问题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我们的生命本身,不是用来满足别人的期待、解决别人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真的认清了自己的心,认清了自己的过往,了解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我们的问题,哪些是别人给我们的问题。

那时我们才可以选择,是否要背负这些问题去生活,去成长。

当然这个 " 别人 " 不仅仅是家人,还可能是朋友、同事、族人、同辈,甚至时代,

但若你根本不清楚 " 我 " 到底是谁,我的生命究竟缘何发生,你永远搞不清到底哪些问题属于你。

  04

我很喜欢去了解我自己长辈的故事,找到我生命诞生很久以前的事,那也是我生命的缘起。

我每次回家都会让外公讲他过去的事情。了解自己长辈的故事,是更深入了解自己命运的方法之一。

你会知道,你的生命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你之前的生命熬过了很多苦,蓄积了很多力量,

即便它也不完美,甚至残缺,但它能在历史滚滚洪流中孕育到你这一代,也是一股了不起的力量。

也许你现在的痛苦,只是它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期待你能让这股力量自我修正,再焕发生机。

心病的药,从来都不在医生那里,而是一直藏在来访者那里;

心病解除,也不在心理咨询的某个时刻,而是在来访者与自己祖先们握手言和的那一刻——

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小楼好文分享  

- END -

我是小楼,一个喜欢聊点有用日常心理学,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出版过心理学书籍《婚姻自救指南》和《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更多分享和感悟可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丁克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