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集中披露多份行政处罚信息,对十余家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罚。被处罚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信银理财、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华夏理财、中关村银行、恒大人寿保险、新韩中国等。
本次处罚覆盖机构类型多样、违规业务范围广,反映出金融监管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一众受罚银行和保险机构中,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与信银理财因多项理财业务违规被处以较大金额罚款,成为本次监管行动中的关注焦点。
此次处罚不仅是对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违规行为的惩戒,更向市场传递出监管部门对理财子公司持续强化监管、从严问责的明确信号。在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理财子公司的合规管理、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能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业绩高增长难掩合规缺失
尽管面临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信银理财与华夏理财在 2025 年上半年仍实现了较为亮眼的经营业绩,显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信银理财总资产 133.93 亿元,净资产 124.98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18.75 亿元,净利润 11.96 亿元,保持稳健增长。
华夏理财同期总资产 57.88 亿元,净资产 56.77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6.54 亿元,净利润 3.81 亿元,财务结构总体稳健。
然而优异的业绩表现并未掩盖其在合规管理方面的系统性问题。信银理财此次被罚 220 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等事项。此次违规反映出公司在产品设计和投资运作环节未能严格执行监管规定。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信银理财此前已被处罚过。2024 年 6 月,该公司就因信息披露不规范、投后管理未尽职等问题被罚 750 万元。此次再领 220 万元罚单,意味着其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累计被罚近 1000 万元。
这一时间跨度表明,尽管公司盈利能力突出,但其在信息披露、投后管理、投资比例控制和估值计量等关键环节的系统性整改并未到位,暴露出 " 重业务轻合规 " 的治理倾向。即便在业绩高歌猛进的同时,内部风控机制仍未能有效堵塞漏洞,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发生,严重削弱了其作为专业资管机构的公信力。
华夏理财系统与数据漏洞凸显
华夏理财在本次处罚中被处以 1200 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责任人王涛、张志涛也被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 10 万元。
其违规事由主要涵盖三方面: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这些问题折射出部分理财子公司尽管已成立多年,但在科技系统建设、数据治理和风控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尤其在净值化管理要求下,系统稳定与数据准确直接关系到投资者权益保护。此次高额处罚,凸显了监管部门对理财业务 " 实质合规 " 的高度重视,也警示行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科技赋能水平。
9 月 5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对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重大行政处罚。经查,该行在贷款、票据、同业等核心业务管理中存在审慎性不足问题,同时监管数据报送亦不符合合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决定对华夏银行处以罚款 8725 万元。
该次处罚还涉及多名责任人员,陈成天、刘建新被予以警告;钱建华、何羽、吕玉梅、涂超被警告并合计罚款 20 万元。这一金额在近年来银行业罚单中位居前列,反映出监管层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数据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
此次处罚中,除信银理财外,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问题被一并处罚,显示出监管部门正在打通 " 母行—理财子公司 " 的全链条监管路径,实施穿透式审查,确保风险隔离有效、业务运作合规。
自 2019 年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以来,行业管理规模迅速扩张。然而,部分机构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合规建设和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此次对华夏理财、信银理财的重罚,释放出强烈信号:监管重心正从 " 鼓励创新 " 转向 " 规范发展 ",合规经营已成为理财子公司的生存底线。未来,理财机构应重点加强信息披露机制、投后管理能力、系统支持体系、投资比例限制遵守以及估值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从 " 刚兑依赖 " 向 " 专业资管 " 平稳转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