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前天
“海底捞小便门案”判了,涉案者父母赔偿220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泡尿伤害了火锅店的声誉,也影响了两个少年的成长轨迹。图 / 海报新闻视频截图

" 海底捞小便门案 " 判了。

据报道,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原告四川某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被告唐某、吴某及唐某父母、吴某父母名誉权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

法院判决唐某及其父母,吴某及其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在指定报刊上向四川某餐饮公司、上海某餐饮公司赔礼道歉;唐某父母、吴某父母赔偿上海某餐饮公司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 13 万元,赔偿四川某餐饮公司、上海某餐饮公司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 200 万元及维权开支 7 万元,共计 220 万元(唐某、吴某有个人财产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唐某父母、吴某父母赔偿)。

今年 3 月,当 17 岁少年在海底捞火锅内小便的视频曝光时,舆论哗然的不仅是行为本身的恶劣,更是背后折射出的未成年人教育失位。如今,法院 220 万元的判赔结果,既是对企业正常经营权利的捍卫,也以法律的刚性为 " 子不教,父之过 " 写下了沉重的注脚,给所有抱有 " 他还是个孩子 " 侥幸心理的家长敲响了警钟,警告父母必须管好自己熊孩子。

这场闹剧的代价远超想象。13 万元的餐具损耗和清洗消毒、200 万元的商誉损失、7 万元的维权开支,每一笔赔偿都在拆解 " 孩子犯错无伤大雅 " 的错误认知。17 岁已非懵懂幼童,理应知晓公共场合礼仪与法律边界,其肆意破坏公共秩序、践踏食品安全底线的行为,暴露的是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席。

父母作为监护人,若在孩子成长中一味纵容、疏于引导,最终要为这份放任付出代价。

判决的意义,更在于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法律责任。法院判决中 " 不足部分由父母赔偿 ",打破了 " 子女犯错父母无责 " 的误区,将 " 监护 " 从道德义务升级为法律约束。

在很多类似事件中,家长往往以 " 孩子不懂事 " 搪塞,却忽视了对每一件小事的纵容,都是在为未来的更大错误铺路。此次 220 万元的教训,正是要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守规矩、明是非,不仅是家庭私事,更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保护孩子不是无底线包容,而是教会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泡尿伤害了火锅店的声誉,也影响了两个少年的成长轨迹。而 220 万元的赔偿,更应成为整个社会反思未成年人教育的契机。

家庭教育不该是 " 亡羊补牢 " 的被动补救,而应是 " 防微杜渐 " 的主动引导。当家长不再用 " 孩子还小 " 逃避责任,当社会不再对未成年人失范行为过度宽容,才能真正让规则意识融入孩子的成长,避免更多 " 一泡尿 220 万 " 的教训重演。

毕竟,真正的保护,从来不是为错误找借口,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一泡尿赔偿 220 万元,捍卫了企业经营权利,也给 " 子不教,父子过 " 上了一课。正如在类似事件中,网友们常说的一句话:你的孩子你不舍得教育,社会会帮助你教育、法律会帮助你教育!

来源 / 新京报

相关标签

海底捞 上海 家庭教育 四川 维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