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研汇FTA 前天
小檗碱新研究!增加琥珀酸的产生,这种民间药物还能抗痛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高尿酸血症,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和排泄过少引起的血液中尿酸升高的病理状态,属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又称为痛风。

根据《柳叶刀风湿病学》研究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痛风患者人数为 5580 万(95% 不确定性区间为 4440 万至 6980 万),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每 10 万人 659.3 人(525.4 至 822.3 人)。预测到 2050 年,痛风患病人数将达到 9580 万(8110 万至 1.16 亿),相较于 2020 年增加 70% 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预计 2050 年年龄标准化痛风患病率为每 10 万人 667 例(531-830 例)。

2025 年 8 月 19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 / 蒋建东团队在 APSB 发表了一篇题为《Bacteroides fragilis-derived succinic acid promotes the degradation of uric acid by inhibiting hepatic AMPD2: insight into how plant-based berberine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的文章,揭示小檗碱(BBR)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天然药物,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琥珀酸。

图源:sciencedirect

小檗碱如何改善高尿酸血症?

尿酸主要在肝脏合成,是食物中核苷代谢的终产物,也是核苷酸合成和内源性嘌呤代谢物质的前体。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建立了慢性 / 急性高尿酸血症 ICR 小鼠模型,采用 BBR 进行干预,并在实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测定血浆尿酸水平。结果显示,在慢性 / 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中,小檗碱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尿酸水平(高剂量组 2 周内尿酸降低 54%)。

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治疗 1 周 ( 左 ) 和 2 周 ( 右 ) 后血浆尿酸水平

由于 BBR 口服后吸收困难,进入肠道后不可避免地与肠道细菌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小檗碱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组成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小檗碱明显改变高尿酸血症状态下的肠道菌群结构。BBR   降低了   Chao1   和   Shannon   指数,使菌群向更有序健康的状态转变。此外,BBR 给药显著增加了   疣微菌门 ( Verrucomicrobia )   的丰度并降低放线菌门 ( Actinobacteria )   的比例,增加了产琥珀酸的 Anaerotruncus(瘤胃球菌科的细菌属),并显著提升拟杆菌属 ( Bacteroides )   的丰度(较模型组增加   268%),恢复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

BBR 改变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肠道菌群组成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 BBR 通过肠 - 肝轴降低尿酸水平的独特机制:BBR 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拟杆菌属等产琥珀酸菌的丰度,从而增加琥珀酸的产生,进而减少肝脏中尿酸的产生。此外,BBR 还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琥珀酸抑制 AMPD2 蛋白的活性和表达,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什么是小檗碱?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也称为黄连素,于   1830   年由   Buchner   和   Herberger   首次发现。这是一种苄基四异喹啉生物碱,其化学结构属于季铵盐,化学式 C20H18NO4+。

小檗碱呈黄色,具有苦味,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除了小檗科(小檗),小檗碱还存在于毛茛科(黄连)、芸香科(黄檗)、小檗科(小檗)、番荔枝科、罂粟科和防己科植物中,它主要存在于这些植物的根、茎或树皮中。

小檗碱在中国、印度等国家被用作传统民间药物,含有小檗碱的植物在阿育吠陀和中医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传统上,医生和草药师会使用富含小檗碱的草药来改善炎症、胃肠道疾病以及糖尿病。20   世纪   60   年代初,印度研究人员证明小檗碱对改善霍乱、严重腹泻和阿米巴病有疗效。作为一种使用历史悠久的天然药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在多年的使用中得到证实。

图源:pixabay

在美国,小檗碱可作为膳食补充剂原料合法销售,但不得标注治疗疾病用途;

在欧洲,多数成员国可作为食品补充剂出售,但需遵循 EFSA   剂量及安全指引(成人≤ 500 mg/ 日);

不过,在我国,小檗碱属于药用成分,不能用于食品中。

小檗碱的其他益处

现代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保健领域。

1、改善肠道菌群

由于吸收困难,小檗碱会停留在肠道中,不可避免地与肠道细菌发生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抗痛风,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增强胰岛素抵抗。这些对小檗碱的研究为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提供了有利证据。Zhang 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调节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从而丰富细菌的多样性,并有助于其宿主受益,证实了小檗碱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2、抗糖尿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胰岛功能低下或缺失,包括胰岛素抵抗等。小檗碱在糖尿病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研究发现它可以对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它被发现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意味着它可以帮助身体细胞更好地对胰岛素做出反应。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小檗碱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与胰岛素抵抗和二型糖尿病相关的体重增加的风险。

3、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 )   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特征是与激素失衡、代谢异常和炎症相关的多因素不健康状况。多囊卵巢综合征   ( PCOS )   女性常出现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加剧会导致   PCOS   激素水平发生恶性循环。小檗碱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些情况下的胰岛素抵抗。

一项研究调查了体重正常和超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参与者每天服用两次   550   毫克小檗碱,持续   60   天。研究结束时,参与者的   C   反应蛋白、甘油三酯、睾酮、体重指数和内脏脂肪均有所降低。她们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 SHBG )   水平也有所升高。该项研究表明,小檗碱可能在降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和炎症以及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补充策略。

参考资料:

1、Libin Pan, Ru Feng, Jiachun Hu, Hang Yu, Qian Tong, Xinyu Yang, Jianye Song, Hui Xu, Mengliang Ye, Zhengwei Zhang, Jie Fu, Haojian Zhang, Jinyue Lu, Zhao Zhai, Jingyue Wang, Yi Zhao, Hengtong Zuo, Xiang Hui, Jiandong Jiang, Yan Wang,Bacteroides fragilis-derived succinic acid promotes the degradation of uric acid by inhibiting hepatic AMPD2: insight into how plant-based berberine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2、The status of and trends in the pharmacology of berberine: a bibliometric review [ 1985 – 2018 ]

3、Berberine: A Review of its Pharmacokinetics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s in Diverse Vascular Diseases

4、Berberine Phospholipid Is an Effective Insulin Sensitizer and Improves Metabolic and Hormonal Disorder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One-Group Pretest – Post-Test Explanatory Study(女性健康)

5、食研汇 . 小檗碱,社交媒体大热的营养补充剂

头图地址:https://pixabay.com/zh/photos/ordinary-mahonia-mahonie-blossoms-324318/

延伸阅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