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证券在最新策略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市场正在出现值得关注的三大流动性特征。首先,ETF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宽基类 ETF 持续被减持,而行业和主题类 ETF 则呈现出显著的资金流入,A 股资金持续流出而港股资金得到增配。这一特征说明市场风格正在悄然转换,资金正在从被动配置逐步转向结构性机会的挖掘。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自 7 月以来,A 股宽基 ETF 累计净流出已超过 2000 亿元,而行业和主题类 ETF 则获得逾千亿元的净流入,港股相关 ETF 也实现了大规模的资金进入。资金结构的分化不仅说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转变,也反映出市场对行业前景与主题投资的认可度在提升。
其次,市场或正步入自 2021 年以来主动型公募基金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与换手阶段。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1 年发行的公募基金中,有相当部分产品目前净值仍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下,赎回压力尚未完全释放。在近期核心资产的带动下,部分基金净值逐渐回升,使得投资者赎回意愿边际减弱。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过程可能推动资金重新聚焦在具有长期成长逻辑的优质行业,如电子、医药、传媒等领域。这些板块若能在后续经济复苏及产业变革中持续展现竞争力,将成为市场重点关注方向。同时,随着市场逐渐完成换手,主动资金的集中度提高,投资风格有望逐步稳定。
第三个特征来自海外市场,高债务环境下的资金利率压力与央行的被动降息预期并存。欧美国家面临的财政压力与货币政策选择两难,使得投资者对于全球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保持谨慎。和众汇富认为,在海外利率预期趋向宽松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正逐渐增强。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迎来 " 反内卷 " 的阶段,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盈利修复的空间正在显现。结合宏观环境,资金有望更多地流向中国资本市场,支持相关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在配置策略上应淡化对短期市场波动的担忧,重点通过调整持仓结构来优化组合。消费电子、资源、创新药、化工和游戏等板块被认为具备较强的结构性机会。这些行业在产业政策支持、全球需求变化以及技术迭代的驱动下,有望持续获得资金的关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近期消费电子行业受益于新一轮产品周期与供应链调整,市场预期有所回升;资源行业则在全球通胀与地缘博弈下具备防御和增值双重价值;创新药产业受到政策鼓励与研发投入增加,长期成长逻辑明确;化工行业景气周期逐步回暖,产品价格有望改善;而游戏板块则因监管环境趋稳和内容创新不断而保持活力。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的表现同样值得重视。中国债券 ETF 在过去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当前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0 亿元,其中信用债 ETF 占据主导。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债券 ETF 品种的不断丰富,未来市场将迎来进一步扩容的机会,尤其是优质信用债和科创债产品,可能成为机构资金关注的重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股市震荡背景下,适度配置债券 ETF 不仅有助于平衡风险,还能分享信用利差修复带来的回报。
市场结构的变化也表明,过去依靠追逐小盘股和回避机构集中持仓的策略正在失效。和众汇富认为,核心资产在新一轮市场轮动中正重新获得资金青睐,投资者应当重视长期价值回归。无论是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还是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都会在资金分化加剧的环境下体现出配置优势。主动资金的回归与聚集,将进一步推动核心资产的定价权和估值修复。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正处于风格切换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ETF 资金分化、主动型公募基金换手,以及海外降息预期的交织,使得投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新的机会。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此时期应避免过度追逐短期热点,而应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持仓结构优化,抓住行业成长与政策支持带来的中长期机遇。在聚焦消费电子、资源、创新药、化工和游戏等方向的同时,债券市场的稳定收益特征同样不可忽视。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只有在波动中保持耐心和理性,才能在结构性机会中稳健前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