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届威尼斯电影节传来重磅消息,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斩获最佳女演员奖(沃尔皮杯)!
这是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华人威尼斯影后,同时也是第一位来自内地的得主,历史性一刻!
但就在大家欢呼庆祝时,台下的一张镜头却意外 " 抢戏 ",男主角张颂文的表情上热搜。
网友炸锅:这表情是 " 失态 " 还是 " 深沉 "?
当主持人念出辛芷蕾的名字时,镜头给了张颂文一个特写。
结果,只见他神情严肃,嘴角紧绷,没有像旁边的冯绍峰一样露出大大的笑容。
瞬间,弹幕和社交平台炸了:
有人说他 " 像是后槽牙咬碎了 ",怀疑是因为辛芷蕾获奖而自己没能拿奖。
还有人调侃他是 " 颁奖礼最不体面的男主角 "。
毕竟,欧洲三大电影节一般很少同一部电影的男女主都拿奖,辛芷蕾的影后,可能意味着张颂文没机会了。
再加上之前两人粉丝因为片场互动闹过矛盾,这下更被放大解读。
其实他鼓掌最卖力?
不过,也有另一派声音很快出来反驳。
现场全景视频显示,辛芷蕾获奖的瞬间,张颂文是第一个起立鼓掌的人,
还拼命拍到手掌通红,甚至竖起大拇指。
媒体更形容他是 " 人形气氛组 "" 鼓掌永动机 "。
所以,有人认为他的严肃表情不是冷漠,而是激动到克制,毕竟这种国际时刻,不是每个人都能笑得像综艺里那样放松。
再说了,颁奖礼是在意大利凌晨,张颂文可能真的有点累。
这次的争议,其实就是典型的 " 镜头语言 + 粉圈发酵 "。
媒体把张颂文的严肃脸和冯绍峰的大笑放在一起对比,瞬间话题感拉满。
粉丝之间的旧账又被翻出来:有人说辛芷蕾团队 " 营销大女主 ",弱化了张颂文的贡献;
辛芷蕾的支持者则批评对方 " 转移焦点 ",呼吁大家关注影后成就本身。
本来是一场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却被搞成了 " 表情学 " 讨论大会。
不过,知情人透露,这与他一贯内敛表达情感的风格一致。
于是,我找了几个他获奖时的情况基本一致,确实都很严肃。
张颂文其人
众所周知,张颂文成名比较晚,46 岁凭借《狂飙》中 " 高启强 " 一角彻底打破圈层,一炮而红。
在此之前,他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经历过的挫折远比高光时刻多,跑组时曾被导演直言 " 你这长相一辈子当不了主角 ",一年面试 360 个剧组却全部落选,最窘迫的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
成名后的张颂文,并未被流量裹挟,依旧保持着清醒与低调。
他没有接大量商业代言,反而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新人培养中,其实他还一个身份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老师。
据悉,他私下里,依旧住在郊区的小院里,种菜、养花、和邻居聊天,简单朴素。
或许也正因为这种经历,让他在国际奖项现场的反应显得格外真实。
他没有一贯的 " 娱乐化笑容 ",但那份克制和深沉,正是张颂文的底色。
然而,一个演员再怎么低调,也难以完全避开流量时代的放大镜。
早在,去年 12 月 30 日,一场直播也把张颂文推向了风口浪尖。
女演员姜尘在镜头前,哽咽着回忆往事。
她没有点名,却抛出了一连串 " 提示 "" 对方是广东人 "" 经纪人是香港人 "" 喜欢在菜市场关门前买菜 "。
这些细节一经传播,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对准了张颂文。
同日晚,《日掛中天》剧组紧急声明,否认授权任何人代表沟通,称所谓录音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所以,和这场风波一样,
只要你在舆论场上,你的表情、生活乃至人品,都成了可供解读的 " 剧本 "。
八卦的尽头:还是荣光
说到底,这场争议其实说明了一个现象:
在流量时代,哪怕一个微表情都能被无限放大、揣测。
但不可否认的是,辛芷蕾拿下威尼斯影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新里程碑。
而张颂文,不管表情怎样,他第一个起立鼓掌的动作,已经证明了对搭档的尊重。
毕竟,真正值得铭记的,不是那一秒钟的 " 严肃脸 ",而是这一刻中国演员站上世界舞台的荣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