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9-15
《树叶的故事》:揭示树叶的存在价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相较于花与果,树叶常常是 " 熟视而无睹 " 的存在。但在树木学家丹 · 克劳利、道格拉斯 · 贾斯蒂斯眼中,树叶是自然创造的绚丽诗篇,它们在树梢上用多元的姿态和缤纷的色彩,彰显着自身的存在价值。

树叶直观地揭示了树木的种类特征。通过树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判断树木适宜生长的条件。叶片大小反映光照与水分条件,叶缘形状指示水分与温度,叶片厚度与质地关联土壤与气候,特殊结构应对极端环境。简言之,树叶的形状与尺寸是树木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综合环境的 " 生存策略 "。此外,有些树叶的 " 防卫性 " 结构,则能提示哪种生物有可能食用它们;树叶的香味表明了树木与其他物种整体间的生物化学联系。对有经验的树木学家而言,往往只需看一眼树叶的叶齿、叶脉和叶表结构等,便能鉴定出树木的本性来。

树叶还直接传递了天、地、人三者的信息。在春天,新发的嫩叶意味着物质的丰饶,预示着未来一段日子的回暖。在秋天,随着气温下降、日照变短,大多数温带落叶树的叶子都会改变颜色,逐渐凋零散落。这是树叶所传递的物候变化讯息。人类还常用树叶图案寄寓象征信息:石器时代,岩刻、陶器已出现叶片纹,这首先是 " 能吃、能活 " 的标志,且叶形与果实、种子一起,代表植物的可再生力。到了农耕社会进一步将树叶神化,如古埃及里棕榈叶象征 " 复活 ",古印度里菩提叶象征 " 顿悟 "。在东方文人传统里,树叶更被赋予了 " 人格 ",荷叶是 " 出淤泥而不染 ",枫叶是 " 盛者必衰 ",红叶是 " 青云得路 "。

《树叶的故事》一书以全球 50 种植物的树叶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这些植物在化学、形态、实用价值、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性。通过化学原理揭示植物体内复杂的化学物质及其生态作用,分析植物形态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介绍植物的实用价值及其在文化和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此外,该书在揭示树叶价值的同时,还强调树木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书中提到,和动物不同的是,植物无法站立或移动来躲避捕食者,虽然它们已经进化出数不清的巧妙方法来避免被食用,可惜不论植物进化得多快,仍然要面对多种威胁。在几乎所有地方,树木正陷入非可持续性采伐、栖息地被破坏与开发的险境,而大自然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树木种类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了解树木、更了解它们神奇的生活史,认识树木在支撑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或许我们可以做出更积极的改变来扭转现状。故而正如我们需要树木一样,树木也需要我们的帮助。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叶子 化学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