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李德喆
"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关键竞争要素,而安全是整个智能化的目标和底线。"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贺刚,在 2025 泰达汽车论坛上如是说。
贺刚介绍,今年长安汽车第五届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了 " 新长安、新安全 " 的天枢智能品牌,长安汽车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的智能解决出行方案,主要围绕组合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三大领域,应用端到端的交互式组合辅助驾驶以及多模态 AI 大模型、分布式变驱、线控底盘等 62 个核心技术,96 个功能场景,8 项行业首发技术。
贺刚认为,科技是为了一个目标来进行推进的,那就是安全。目前这些泛出行产品都必须聚焦于安全,以安全为底座才能够持续的发展,才能做下一次产业全面革新的基础。因此,长安汽车将持续推动从单体设备的智能化到全系统的协作安全进行演进。
贺刚同时谈到,科技创新正在推进产业边界的重构,跨界场景融合正在创造全新出行体验。这些场景和技术的变化带来了全球汽车和出行产业格局的新特征:
一是产品边界被打破,汽车企业不再是局限于整车制造,而是向出行服务商、生态运营商转型,无人载具、机器人、外骨骼等等新兴的智能体正在成为产业链的新成员。
二是产品价值重心上移,硬件群利润趋于透明,软件、数据等成为主要的价值来源,组合辅助驾驶服务、远程运维、算法 OTA 升级等构成可持续的收入流。
三是区域化的市场特征凸显,智慧出行具有城市墙的属性,政策的支持、路权的开放,基础设施成为关键。产业的融合不止是简单的叠加,也有化学反应,将释放出超乎我们想象的创新能量,让产业焕发新活力,让生活更加便捷美好。而产业创新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协同发力,结合全球的产品变革趋势,以驱动产业安全创新为目标。
贺刚建议,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主要是强化研究投入,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底盘等关键领域的关键要素,建立跨行业的技术联盟,推动共性技术平台的共建共享,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政策协同机制,优化创新制度的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与业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从传统的制造 + 服务的模式转型,布局到出行服务、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