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伴随模拟芯片行业的整体复苏,信号链芯片产业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将汽车电子等视作新的增长引擎,向着高端市场发起新的冲锋。随着半年报的披露,集微网以营收 "10 亿 " 为标准,就部分企业运营情况作探讨:上半年,信号链头部上市公司几乎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并不断扩充产品品类,释放积极的发展趋势。
图源:上市公司 2025 年半年报
从营收规模看,圣邦股份以 18.18 亿元的营收位居榜首,纳芯微、艾为电子、上海贝岭、杰华特、思瑞浦分别为 15.23 亿元、13.69 亿元、13.47 亿元、11.87 亿元和 9.49 亿元。其中,纳芯微、杰华特、思瑞浦营收同比增长显著,分别达到 79.49%、58.20%、87.33%,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
利润端的表现差异更为明显。圣邦股份归母净利润 2 亿元,同比增长 12.42%;扣非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下滑 14.98%。艾为电子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大增 71.09%;扣非净利润 1.22 亿元,同比涨幅更是高达 81.88%。上海贝岭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2.25%;扣非净利润 1.16 亿元,同比增长 1.03%。此外,纳芯微、杰华特虽然出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亏损,但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的背景下,亏损额有所收窄。
上述企业作为模拟芯片领域的代表,往往同时涉及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产品。具体到信号链产品方面,2025 年上半年,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艾为电子、杰华特分别实现营收 6.92 亿元、6.43 亿元、5.86 亿元、1.35 亿元、0.52 亿元。其中,思瑞浦更是交出了同比增长 53.66% 的优异表现,其表示 " 信号链产品在精度、线性度、带宽、动态范围、温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据集微网观察,上述企业还在研发投入方面均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圣邦股份、杰华特、纳芯微、思瑞浦、艾为电子和上海贝岭分别投入 5.07 亿元、4.2 亿元、3.61 亿元、2.68 亿元、2.62 亿元和 2.01 亿元,占营收比分别达到 27.88%、35.45%、23.71%、28.29%、19.2% 和 14.92%。
在全球信号链芯片竞争格局中,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高端信号链芯片市场尤其是工业、汽车等领域占据优势。国产厂商虽然在部分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但仍存在差距,围绕模拟芯片市场的竞争尤为胶着。据市调机构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我国模拟芯片市场从 2020 年的 1249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195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1.8%,预计 2029 年将达到 3046 亿元。其中,信号链芯片市场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059 亿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7.2%。从晶圆代工的反馈看,模拟芯片的发展趋势亦相当明朗。8 月 8 日,中芯国际联合 CEO 赵海军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二季度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 实体清单 "。13 日,我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随着反倾销立案调查、反歧视立案调查的展开,国产信号链芯片企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市场空间,尤其高端领域可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推动更多下游客户尝试使用国产信号链芯片;同时,将促使国内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攻克高端信号链芯片的技术难题。从产业格局演变看,国内信号链芯片产业有望加速整合与发展:一方面,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头部企业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或被整合、或在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显示,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 300% 以上!这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模拟芯片厂商而言,调整我国市场策略,加大在国内的本地化布局,将更多资源投向高端市场或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趋势,并与国内企业展开更激烈的技术角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