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中国智能汽车 " 军团 " 围攻 IAA 2025
9 月 9 日,两年一度的 IAA MOBILITY 慕尼黑车展再次拉开帷幕。本届车展在欧洲市场整体承压、参展规模持续缩水的背景下,其中百余家来自中国(含港澳台),除了比亚迪、广汽集团、零跑、小鹏等整车企业外,不乏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芯片等智能汽车产业链全军出击。
在智能驾驶板块,芯片企业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算法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智驾大陆、卓驭科技、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知行科技、佑驾创新,以及激光雷达厂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集体登场。
智能座舱方面,德赛西威、中科创达、东软集团等头部厂商,以及思必驰、车联天下等创新企业,全面展示了从域控制器、操作系统到人机交互与应用生态的全栈技术能力。
小智点评: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生态出海,正在欧洲市场实现从 " 供应商 " 到 " 标准制定者 " 的角色蜕变。
哈啰发布首款量产 Robotaxi车型 HR1,与地平线、禾赛达成合作
9 月 11 日,在 2025 年 Inclusion · 外滩大会上,哈啰发布首款前装量产 Robotaxi 车型 "HR1"(Hello Robot1),同时宣布计划于 2026 年实现该车型的量产,目标覆盖超过 10 个城市,并在国际城市实现规模落地,车队规模预计达到万辆级别。至 2027 年,哈啰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超过 5 万辆专用 Robotaxi 车辆。
图片来源:禾赛科技
同日,哈啰与地平线、禾赛分别达成战略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地平线与哈啰将重点围绕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开展深度协作,涵盖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技术,并完成端到端的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该联合方案拟应用于哈啰未来规模化的 Robotaxi 车队,为其提供核心软硬件支持。
同时,禾赛科技将为哈啰首款前装量产 Robotaxi 车型 "HR1"(Hello Robot1)提供全套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作为哈啰首款 Robotaxi 车型,HR1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了感知层面 " 全冗余 " 的系统设计,既保证系统功能的上限,也筑牢安全底线。HR1 单车搭载 8 颗禾赛激光雷达,包括 4 颗 AT128 中长距激光雷达作为主感知雷达,以及 4 颗 FT120 纯固态激光雷达用于补盲感知,构建 360 度无死角环境感知系统。8 颗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感知协同,将哈啰 HR1 的可视范围覆盖至 10 厘米到 260 米。
小智点评:8 激光雷达 + 全冗余感知技术加码安全与性能,共享出行平台转型自动驾驶运营的硬核突围。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 2030 年在 AI 领域投资高达 10 亿欧元
9 月 9 日,大众汽车集团在慕尼黑举办的 2025 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上宣布,其计划到 2030 年在人工智能(AI)领域投资高达 10 亿欧元(约合 12 亿美元),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业务的各个领域,以期节省数十亿欧元的成本。
图片来源: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汽车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 AI 支持的汽车开发、工业应用以及高性能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的扩建。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补充称,预计到 2035 年可节省高达 40 亿欧元成本。
大众汽车集团称,AI 将显著加快新车型及新技术的开发进程。大众汽车集团首席 IT 执行官 Hauke Stars 说道:" 对我们而言,AI 是提升速度、质量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贯穿从汽车开发到生产的整个价值链。"
小智点评:传统巨头数字化转型的焦虑感远比表面展示的雄心更真实。
3 年交付千台机器人,智平方获近 5 亿元订单
近日,智平方官方宣布与深圳慧智物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
图片来源:智平方
根据协议,深圳慧智物联作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与智平方在未来三年内于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过 1000 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及质检测试等全流程环节。此次合作订单金额预计接近 5 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单笔订单。
小智点评:工业场景正在成为具身智能最快落地的试验场。
灵心巧手:三年内把灵巧手价格打到 500 元以下
9 月 12 日,盖世汽车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灵心巧手 ")联合创始人苏洋表示,在此之前,国外一只灵巧手要卖到 110 万 -160 万,但现在灵心巧手已经做到同类型同参数的手价格只到 5 万。
据苏洋介绍,目前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 80%,全球市场接近 50%。
图片来源:灵心巧手官网截图
" 我们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是中国人做的,便宜、耐用。我们做到了,国外暂时还没做到。我们要去做工业的事情,去做生产力的事情。" 苏洋还对记者介绍了一款售价 6666 元、重量 370 克的灵巧手新品,能够把 30 公斤的东西悬起来。
" 如果我们想,可以把价格拉得更低。我认为 3 年内我们能干到 500 块甚至更低,我们创始人认为这个事两年内甚至一年内(就能做到)。" 苏洋说道。
小智点评:中国供应链的规模化能力正在重构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成本曲线。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
9 月 8 日,自变量机器人官方宣布已于近日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由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老股东美团战投超额跟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图片来源:自变量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为阿里云首次出手具身智能公司,阿里云对自变量技术高度认可,将为自变量提供多维度支持。资金将用于自变量全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持续训练和硬件产品的研发迭代。
资料显示,自变量成立于 2023 年底,是国内最早实现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自主研发 "WALL-A" 系列 VLA(视觉 - 语言 - 动作)操作大模型,构建了统一的认知与行动框架。该模型在未训练任务中已展现出零样本泛化能力,并率先实现具身思维链推理,显著提升了多步骤长序列任务的完成度。今年年中,公司实现高自由度灵巧手的复杂操作控制。
小智点评:资本对具身智能的追捧反映出行业对 " 通用型机器人 " 的迫切期待,但技术商业化仍需跨越现实鸿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