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5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 8 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从今年前 8 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未来经济走势如何?
付凌晖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现场提问时表示,下阶段,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中秋和国庆假日即将到来,将进一步带动假日消费,消费有望继续扩容提质。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摄
网络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
付凌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外部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偏弱,长期积累结构性矛盾凸显,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了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前 8 个月主要指标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从下阶段情况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畅通,将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和向好发展。
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各项措施作用下,市场销售稳步回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较好,网络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服务消费持续扩大,假日出行增加,文旅消费升温,体育赛事、电影演出市场等较为活跃。
下阶段,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优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民生政策逐步推行,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新兴动能培育方面,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融合,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经济新的增长点持续涌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向好。
1~8 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5%,其中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2.3% 和 14.6%。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
1~8 月份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 29.9% 和 53.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31.4%。绿色消费、新型消费快速增长,网上零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增势较好,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较快增长。下阶段,新兴领域发展潜能持续释放,将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力落实,内外贸一体化加快推动,单边开放、自主开放有序推进,促进市场活力增强。1~7 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4.8%;1~8 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 7.4%。8 月份 PMI 中,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 53.7% 和 57%,均比上月上升。
下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动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将继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宏观政策有效落实,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两重 " 建设发力显效," 两新 " 政策深入实施。
1~8 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8.4% 和 21.1%。下阶段,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落细,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较多,尤其是新动能加快培育,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加之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经济有望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付凌晖说。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从 8 月份就业数据看,当前我国就业市场表现如何?下一步如何推动高质量就业?
付凌晖表示,从 8 月份情况来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从失业率变化规律来看,每年进入七八月份毕业季,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会出现季节性上升。随着毕业生逐步找到工作,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从今年情况来看,8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3%,比上月上升 0.1 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学校应届毕业生集中离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上年相比,8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表明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其次是劳动力主体人群失业率保持平稳。8 月份,30~59 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3.9%,与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持平,说明劳动力主体人群就业保持稳定。
再次是农民工失业率有所下降。8 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4.7%,比上月下降 0.2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总的来看,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国内就业总量和结构压力不减,各方面积极作为,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非常不容易。
下阶段,既要看到经济平稳运行、新质生产力培育、稳就业政策显效等有利条件,也要看到部分行业和重点群体就业承压,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要进一步稳就业稳经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