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日,记者走进天津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全市公安机关案件实时办理情况。
天津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李明霞介绍说:" 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自 2024 年 6 月份正式运行以来,依托智能化信息系统与高效警务协同机制,实现了办案流程再造。目前,依托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我们实现对执法办案‘全量监督管理—质态分析评估—执法动态优化’的正向良性循环,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实现迭代升级。"
智慧赋能,让执法办案全流程 " 看得见 "。天津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指挥室副主任高群旺说:" 办案民警从接处警、入区登记到案件办结,各个关键环节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过去靠人工查、事后督,现在从接处警开始就有了数字档案。"
为加强全局执法办案态势评估,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创新建立目标导向与过程管理有机融合的执法办案质态分析研判新模式,聚焦执法办案质量、效率、风险三个维度,建立覆盖执法程序、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关键环节,贯穿受理、立案、侦查(调查)、移送起诉、裁决执行全流程的多维立体质态分析研判机制,通过日调度、周通报、月分析机制,推动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不断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
今年 8 月,某公司向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报警,称其管理人员涉嫌职务侵占。由于该公司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不一致,于是产生管辖问题。河西分局法制支队将案情发送到警务协同案件管辖协商交流群组,请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给予指导支持。中心民警迅速了解案情,并与相关分局沟通,很快便明确案件管辖单位。
" 从发起请求到收到答复,不到半个小时;案件完成移送,总共用了不到 1 小时。以前,遇到这类问题要层层上报、多方沟通,得耽误不少时间。现在,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支撑的新模式下,跨警种、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全时空交互能力大大增强,真正方便了基层民警。" 河西分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贾玉伟说。
" 这样有效避免了权属不清导致的相互推诿问题,真正做到了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 高群旺说。机制变革确实带来看得见的效率提升,目前已实现平均 1.5 小时解决管辖问题,极大提高办案效率。
动态可知可感不仅提升执法效能,更打造执法监督新生态。近日,公安东丽分局张贵庄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与路人发生纠纷。民警到达现场了解基本案情后,对双方进行当场调解。随即,民警通过移动警务终端进行报备。
" 过去出警遇到问题都是听民警事后汇报,现场情况掌握不全面,现在可以通过视音频证据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实时回放,实现了对现场情况的全面精准掌握,审批也更快捷。" 视频另一端,此时值班副所长侯树磊正在查看处警过程。
据悉,在移动办案方面,市公安局迭代升级手机端移动执法 App,上线警情处置、案件受理、证据上传、在线审批等功能,办案民警在执法现场即可上传证据材料,案件审核民警同步审批,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时监督,实现全时预警、全时支撑、全时监督。
" 我们创新建设智能笔录分析系统,实现内容要素自动检索、智能分析,辅助调查取证和监督管理。" 天津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六支队政委程龙介绍说。
目前,全市已建成 1 个市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分局层面建设了 35 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分中心、8 个备用分中心,实现了市局、分局、基层所队三级执法办案全量管理机制。
各区公安分局不仅与市局办案执法中心密切配合,加强协同管理,同时完善功能建设,提升办案质效。
如今,公安河西分局在案件办理各环节,除 " 一键式 " 预约和 " 模块化 " 管理的智能应用外,还引入了最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可以高标准、全维度、快时效做好案件基础信息数据积累。通过河西分局智慧法制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讯问笔录与审讯视频的衔接关联,做到全程管理;公安滨海分局在运用执法办案分中心以来,始终坚守 "100-1=0" 的安全理念,借助实时提醒、图文宣传等多元化方式,细致引导民警规范执法行为,精准把控各环节风险,实现执法全程安全可控,持续保持执法安全 " 零事故 " 的记录;公安武清分局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面构建政法协同业务体系,刑事速裁法庭、" 云法庭 " 先后启用,2025 年上半年高效完成速裁案件 48 起;公安蓟州分局做好集中保管各类涉案物品,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保管、精细化监督的原则,开展日常管理,同时中心还将各单位已经办结案件的案卷实行统一保管……
下一步,天津公安将持续优化执法全量管理工作机制,深化执法质态分析结果运用,为提升全局执法办案质效提供更加精细指导、更加精准支撑、更加严密管控,让执法说得清、说得明,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