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前天
前迈瑞医疗COO,靠收购“攒出”82亿估值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 2025 年 3 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 "IPO 直通车 " 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 IPO 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 " 直通车 ",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 IPO 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 直通车 " 将是您洞悉 IPO 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9 月 15 日(编辑 梁又匀)近日,麦科田提交了港股上市招股书,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引来市场关注。

麦科田是一家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可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社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在国内,麦科田的产品已累计覆盖超过 6000 家医院,包括约 90% 的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超 140 个国家及地区。

麦科田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营收分别为 9.17 亿元、13.13 亿元、14 亿元;同期公司经调整净利分别为 -1.04 亿元、4.65 亿元、2.04 亿元。尽管公司正在逐渐走出亏损阴影,但增收不增利的市场担忧依旧挥之不去。

麦科田 2025 年上半年营收为 7.8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4%;同期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 0.92 亿元,同比下滑 1.18%。

招股书披露显示,本次上市融资讲进一步投入公司技术研发、产线建设和销售营销,同时为公司在全球寻找战略投资、收购标的提供必要支撑。

前迈瑞医疗高管带队创业

麦科田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杰、公司现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钟要齐共同组成了核心战略和技术发展团队。其中刘杰负责公司研发、策略等方向,钟要齐则负责公司销售及营销工作。

在联手创业前,两人均曾在迈瑞医疗任职多年,一路升至重要业务高管职位。

刘杰是团队的核心在医疗保健行业已深耕超 20 年。身为技术出身,刘杰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并曾前往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刘杰进一步赴美留学,并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一系列的明星学历光环加持下,刘杰一度入职强生公司,随后又在 2005 年入职迈瑞医疗。在担任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的职位上,刘杰结识了钟要齐。不过刘杰又很快升任迈瑞医疗首席运营官(COO),也曾兼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主持公司财务规划管理、销售营销,以及协调部门等工作。

钟要齐更为年轻,但入职迈瑞却更早。自 2000 年在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钟要齐直接进入了迈瑞医疗。尽管其有一定的技术背景,但在迈瑞医疗内部钟要齐选择了销售、营销这一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

至 2013 年 8 月,钟要齐从迈瑞离职创业,其已升任公司国际销售及营销副总裁,并曾担任战略发展部高级副总裁等职务,有着丰富的跨国销售、并购经验。

离职创业后,两人加入了麦科田的前身公司,凭借成熟的经验和规划主导了新入职公司的发展。拥有较强行业观察和财务管理能力的两人,迅速为公司制定了收购国内外合适标的成为其核心拓展手段。

2017 年收获高瓴独家投资后,麦科田出价 3550 万元收购了上海润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除了取得润普生物的研发、市场团队经验共享的便利,还借此一举拿下了公司已建成的实验室及全自动生产线所有权。2021 年,麦科田又进一步完成对润普生物剩余股权的收购,将其纳为公司核心子公司之一。

有了润普生物的成功收购经验,麦科田又陆续完成了深圳生科原生物有限公司、英国医疗器械公司 Penlon、比利时的欧洲医疗器械经销商 Vedefar 以及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

关于收并购策略,刘杰曾表示,围绕公司战略是其核心。麦科田想要在生命支持、体外诊断、微创介入三个领域里面补强或者做大,就需要自己做一部分,并从外部购买一部分,以此实现效率最大化。" 在细分领域建立在中国、甚至全球的领导地位,就是依靠把技术、品牌甚至渠道、市场准入这些东西叠加起来,建立一个综合的竞争优势 "。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内窥镜生产商唯德康医疗器械于 2022 年 4 月被麦科田全资收购。彼时,创新药上市奥赛康也有意收购唯德康医疗器械,双方甚至已初步谈妥估值、售价等交易细节。但在签署交易对赌协议后,德康医疗器械却并实现约定的利润增速和累计利润总额,甚至出现净利润不增反降,引来了监管的质疑。

就在奥赛康已支付定金、全力争取新的重组方案时,麦科田突然 " 杀出 ",以 17 亿元的 " 天价 " 全资收购唯德康医疗器械。该出价较彼时奥赛康协议公告中的 13.9 亿元唯德康医疗器械公司总估值还要高 22.3%,因此唯德康医疗器械立刻投入了新 " 金主 " 的怀抱。

据此前刘杰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在收购一家新公司后其往往会选择直接换掉公司原管理层,由麦科田团队接手并提出新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如此才能保障收购后的平稳过渡和运行。

但麦科田最终以一半现金、一半公司股权的形式完成了这笔交易。唯德康医疗器械前实控人庄小金也因此成为除麦科田核心团队之外持股比例最多的个人。截至 IPO 前,庄小金持有麦科田 6.94% 股权。

高瓴、深创投持续加码,估值 7 年翻 25 倍

2011 年,麦科田前身公司创立,公司创始人却并非当前公司的高管。刘杰、钟要齐均为后续入股的公司大股东,并在此后的高层股权变动、决策权更迭中逐渐形成公司新的核心决策层。

随着公司管理层逐渐确定,2015 年末麦科田开始接受融资,并在此后的 7 年内累计完成 10 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超 22.5 亿元。在此过程中,麦科田的估值也一步步从 2016 年初的 3.2 亿元,激增至 IPO 前的 82.45 亿元,同比增长近 25 倍。

据招股书披露,在麦科田身价倍增的背后,高瓴、深圳创新投资集团 " 功不可没 "。其中,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早在麦科田首轮融资时就参投最多,并在此后的 C 轮、股权融资中陆续追投。尽管该过程中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一度卖出部分股权,但截至 IPO 前其仍然为公司的第六大股东,持有公司 8.54% 股份。

对比而言,自 2017 年 B 轮独家投资麦科田后,高瓴通过旗下多个子基金多次追加投资,并从积极从其他投资者手中收购公司股权,持续向公司 " 输血 "。

例如,2021 年高瓴收购了同创伟业旗下多只基金持有的全部麦科田股权,同创伟业至此提前退出投资机构名单。而麦科田的估值也再次实现翻倍。截至 IPO 前夕,高瓴总计持有麦科田 20.79% 股权,是除了公司核心高管外的第一大外部股东。

麦科田受到各大投资机构的追捧,一方面得益于刘杰、钟要齐的成熟管理团队背景,另一方面也来自其较为独到的收购式扩展策略。

借助该策略,公司逐渐构筑形成了遍布全球的产品销售网络,以及布局于海内外的 5 个研发中心、6 大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其全球研发团队超 500 人,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受的 15%,累计持有专利超 700 项。

但这一策略也使得市场对于麦科田未来的发展稳定性产生担忧。据招股书披露,截至 2025 上半年麦科田因收购多家公司股权而产生的商誉价值达 9.08 亿元,而 2025 上半年内公司还在不断收购更多产业链公司。

麦科田在公司风险提示一栏也表示,基于对 Penlon、维德康医疗和 Vedefar 的收购,其无法保证未来不会发生商誉减值亏损。" 任何商誉的重大减值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刘杰 ipo 迈瑞医疗 资本市场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