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生活入“圈”幸福出“圈”,这个中心城区持续发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下楼即享新鲜菜场,转角遇见艺术展览……在虹口区,一个个 " 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正重塑都市生活图景。

在这里,社区食堂、菜场等生活配套不时 " 上新 "。围绕居民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些载体已变得越来越多元,成为消费新增长点。作为 " 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 ",文化服务亦是虹口区构建 " 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 的重要组成。伴随空间的焕新,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居民与大师共创的持续发生,让社区文化影响力持续攀升。

当生活入 " 圈 ",幸福正在出 " 圈 "。

" 一餐饭 " 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近期,虹口区继续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类型的社区食堂、社区商业、" 微菜场 " 等,不仅让 " 圈 " 内的 " 一餐饭 " 更舒心,也带动了消费。

这个月,家住溧阳路物华路一带的居民有了用餐新选择,四川北路街道 " 川北好食光 " 社区食堂开张了。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前期调研,社区食堂尽可能与周边餐饮形成品类差异,并由老字号品牌企业运营,在 " 好吃 " 的基础上更强调健康饮食。譬如,厨师团队对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经典本帮菜品进行改良,用焖煮代替油炸,减少油盐用量。结合周边老年居民多的特点,社区食堂根据节气特点推出曾亮相进博会的 " 肌少症节气套餐 ",帮助老年人维持肌肉健康。

在曲阳路街道," 虹商好客 " 成为虹口区 " 社会共营社区食堂 " 首个试点。这家社区食堂的特别之处,在于由区属国企虹商集团统一管理,引入 " 叫好又叫座 " 的周边小店共营,把 " 社区美食 " 留下来、引进来。运行 3 个月来," 虹商好客 " 通过争取 " 最大公约数 " 让顾客盈门成为日常,高峰时段日均服务 2000 人次。依托收银系统,虹商集团找出 " 销冠 "、摈弃 " 卖不动 " 产品,精准接驳顾客需求。运营方根据商铺销售情况动态调整场内租户,最近还在筹备药房、便民角等新服务。

嘉兴路街道社区商业 " 荟选集市 " 海拉尔路店构建 " 买菜 + 用餐 "" 购物 + 休闲 " 等多元消费场景。

" 早市买菜,下午买饮品,晚上健身 ",随着嘉兴路街道两个新小区交房,社区商业 " 荟选集市 " 海拉尔路店最近建成投用。运营方介绍,依托菜市场的高频客流,开业不久,咖啡店、特色面馆、烘焙坊、健身房等商户纷至沓来,让这里形成 " 买菜 + 用餐 "" 购物 + 休闲 " 的多元消费场景。

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外滩区域,嘉兴路街道以 " 微菜场 " 灵活补位,让居民 " 买菜不走远路 "。经多轮试点,春节后在长治居委会和东大名居委会推行常态化 " 微菜场 " 服务,每周 2 次由虹商集团旗下 " 三角地 " 菜场定时定点将新鲜蔬果、粮油大米、肉禽等常购品类送到居民楼下。在居民区相对集中的百官街市民驿站、昆山公园内的 " 滨芬空间 "、久耕小区内的 " 耕空间 " 等公共空间,在果蔬市集外融入循环置物、公益志愿等功能,送菜上门的同时,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

艺术共创提升归属感

近期,虹口区多个文化公共空间焕新投用。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吸引同好加盟,社区文化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居民能近距离欣赏高质量的演出,还能参与艺术共创,带来更强的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

上周末,新开放的广中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汉服爱好者的 " 秀场 "。一场汉唐文艺汇演在此上演,不仅吸引周边居民、白领积极参与,还有不少上海其他区域和长三角的同袍前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正聚力打造 " 素人剧场 ",通过市民夜校、社区学校等渠道招募学员,提供表演、编导、舞美等专业培训,让更多居民从观众进阶为演员。

建在居民小区中的图书馆 " 江湾书院 " 提供读者 " 点书 " 服务。

虹口区唯一一个建在居民小区中的图书馆 " 江湾书院 ",成为江湾镇街道以书聚人、以文化滋养社区的新实践点。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营半年来,这里除了每周发布 " 好书排行榜 " 之外,还提供 " 点书 " 服务,依据读者的 " 愿望清单 " 提供书目。这里的 " 江湾源 · 书友会 " 凝聚起社区中热爱阅读的居民,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读书分享活动。此外,依托 " 家 + 书屋 " 聚焦亲子阅读举办故事会、沪语童谣创编、手工制作等,推动这个 " 社区里的图书馆,家门口的自习室 " 更好服务全龄段人群。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与社区居民互动创作而成的雕塑作品亮相凉城新村街道 " 小巷美术馆 "。

上月底,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与周边居民互动创作而成的 " 缘深润石 " 雕塑作品,亮相凉城新村街道 " 小巷美术馆 "。这件作品将居民手印转化为雕塑语言镌刻于石材表面,成为社区记忆的有形载体。前两天,一场岩彩绘画工作坊在 " 小巷美术馆 " 内举行,老年居民在艺术家指导下用中国传统的岩彩材料创作,成果还将反哺社区展览。

沉浸式戏剧体验、古琴雅集、免费观影……这个月,欧阳路街道 " 欧邑小站虹仪站 " 的百平方米空间持续焕发艺术活力。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空间通过引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工作室等,诞生了讲述欧阳路修建故事的舞台剧,成为居民开展艺术工坊的好去处,还推出了儿童戏剧班。" 这条百年小马路的历史文脉,正与鲜活日常交织,成为艺术创作的沃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嘉兴 溧阳 艺术 健身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