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网 09-16
银行抢跑智能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刚刚结束的 2025 外滩大会,更像是一场 AI 盛宴。

尽管这场由 ChatGPT 引爆的 AI 新浪潮不到三年,但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越来越多无可逆转的改变,并且改变还在加速进行中。

对银行业而言,AI 不再是银行业的蓝图愿景或局部试验,而是成为驱动业务重构与效能跃升的核心动能。

纵观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期报告," 人工智能 "" 大模型 " 乃至 " 智能体 ",都在成为高频词汇。银行业已经进入一个以 "AI+" 为核心的深度智能化新阶段。

其中,智能体(AI Agent)作为大模型技术与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高级形态,正在加速重塑银行业的服务模式、风控体系、运营流程和创效能力。

在 6 月份发表的《金融智能体崛起,银行增长进入 Next Level》一文中,新金融琅琊榜写道:

我们正在见证的是,智能体不再是人机协同中的配角或者花瓶,而是以数字员工乃至数字专家的形式成为主角。这是一场生产力革命。重构金融终于不再是陈词滥调,而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进程。

大模型: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金融机构亦快马加鞭。

中报显示,一些上市银行在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上已呈现出体系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纷纷制定了顶层的 " 人工智能 +" 行动方案或发展规划。

诸如,工行启动 " 领航 AI+" 行动,落地超 100 个场景;建设银行制定了数字金融 2025 行动计划和三年方案;农行加快推进 " 农银智 +" 平台;邮储银行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涵盖五个层次;兴业银行发布《" 人工智能 +" 行动方案》,构建 "6+X"AI 能力体系。

在数字基建层面,从算力、平台到模型,头部银行不断取得新突破,而自主可控则成为焦点。

算力方面,邮储银行新增超 50 万 vCPU 算力资源,建成以千卡国产芯片为核心的 AI 算力池,实现智算升级;浦发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 + 开源大模型的应用。

平台方面,邮储银行打造大模型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 AI 能力灵活组装与场景快速落地;招行夯实 " 云 +AI+ 中台 " 科技底座,全面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中信银行组建全行级大模型合署办公融合团队,大模型技术底座基本成型。

模型方面,工行建成企业级千亿参数大模型 " 工银智涌 ";中行部署 DeepSeek-R1、Qwen3 等系列模型;多家银行采用 " 大模型 + 小模型 " 的融合技术路线,以兼顾通用能力与专业精度。

天时地利之下,大模型落地场景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据各家银行披露(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工行 AI 大模型等新技术落地场景超过 100 个;建行赋能 274 个行内场景;中行赋能超 100 个场景;邮储银行整合 230 余项场景;招行落地 184 个场景。

与此同时,大模型应用带来的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招行报告期内节约人工 475 万小时,并带来约 3.9 亿元经济效益;中信银行依托智能模型增效超 8,600 人年。这证明大模型投入已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商业回报。

智能体:核心载体与创新先锋

在大模型驱动金融转型的历史性变革中,智能体作为核心载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大模型的深度理解与生成、复杂推理与规划、多模态融合与执行三大核心能力,以及智能体的自主性、交互性、反应性和主动性,正在重塑金融服务方式与运营模式。

2025 年中报显示,金融智能体已渗透至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

1、智能客服与数字员工:从问答到 " 管家 + 专家 " 的演进

对外服务升级:智能客服已超越简单的问答机器人,向具有深度洞察和主动服务能力的数字员工演进。招行全面焕新 " 小招 ",向 " 管家 " 和 " 专家 " 的角色升级;工行升级 " 工小智 " 智慧服务体系,创建 " 未问先答 "" 猜你想问 " 高频业务场景百余个。

对内赋能升级:智能体同样是内部员工的强大助手。建行的 " 帮得 " 个人客户经理助理、招行的零售 " 小助 " 和批发 "CRM 小助 "、中信银行的智能营销助手和数字柜员助手,均在商机挖掘、客户服务、策略分析等方面为一线员工提供强大支持。

2、智能风控与合规:从 " 人防 " 到 " 智防 " 的质变

信贷风控智能化:智能体在信贷领域的应用已从辅助审批向全流程智能决策演进。工行投产新一代信贷全流程智能体矩阵 " 智贷通 " 及评审数字助手 " 工小审 ",并推出业内首个信贷 AI 智能体;招行打造风险合规管理智能助手 " 风险小助 ",通过嵌入作业流程实现 AI 赋能客户经理,探索用 AI 重塑信贷流程。

全面风险管控:工行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落地 131 个风控决策业务场景;兴业银行借助 AI 进行消保内容审核,覆盖理财、个贷、信用卡等十余个业务场景;中信银行开展数字化风控 " 数风行动 ",构建风险管理 AI 诊疗体系。

3、智能营销与投顾:从 " 千人一面 " 到 " 千人千面 " 的深化

精准营销:工行对公 " 营销通 " 试点上线对公营销智能体,个人 " 营销通 " 上线批量外拓营销场景;中行通过智能营销助手辅助一线员工快速定位目标客群标签,生成标签采纳率超 95%;邮储银行打造智能推荐模型,支持理财、基金 " 千人千面 " 最优匹配。

智能投顾:数字人财富顾问成为亮点。招行全面焕新 " 小招 " 智能服务,推动专家式、管家式服务升级;中信银行基于大小模型技术全面升级财富顾问数字人 " 小信 ",构建智能体服务体系。

4、智能运营与效率提升: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革命

流程自动化(RPA):中行运用 RPA 持续推进基层减负,覆盖超 3,300 个场景;邮储银行部署 RPA 超 2,000 个,上线 4,000 余个自动化流程,执行超 800 万次。

复杂运营智能化:智能体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凸显。邮储银行票据机器人 " 邮小盈 " 实现询价、挑票、审批、走款等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中信银行运用小模型叠加大模型技术,加速运营流程提效,赋能对公开户、变更等业务上收。

全员参与:这是一场系统性工程

银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一场涉及组织、人才、生态和安全的系统性工程。

2025 年中报显示,头部银行正以全员参与为工作重心,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

建行持续完善 AI 助手与工具箱,优化知识问答、对话,新增复杂任务处理能力,面向全集团员工开放;敏捷研发平台推进编码智能化,激活用户占总行开发人员比例达到 94.37%、月活跃用户占比达到 74.83%。

邮储银行搭建自主可控的智能体开发平台,构建文档处理、数据库处理等常用工具,支持以可视化拖拽的方式构建智能体应用,并支撑智能运维等场景建设,有效降低大模型的应用门槛,提升智能应用的开发效率。

招行完善内部大模型体验平台 " 爱共创 " 的建设,面向各个岗位员工培训 AI 思维和技能,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通技术的大模型人才,梳理业务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实现技术向业务价值转化。

兴业银行以 "AI 人人可用、人人都用 AI" 为目标,全面打响 " 智能之战 ",构建 "6+X"AI 能力体系,打造 12 类 AI 应用范式,深化智能化场景挖掘与应用。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智能体平台上架超 200 个智能体。

平安银行举办 " 科技奇葩说 " 创新大赛,围绕数据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等主题,激发全员创新思维,推动前沿科技和业务场景的融合应用。

总结与展望

基于 2025 年中报,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银行业在大模型技术,尤其是智能体的应用上已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战略化,从总行顶层设计驱动;二是体系化,构建了从算力、平台到应用的完整技术栈;三是规模化,应用场景数百个起步,全面开花;四是深度化,智能体从辅助工具向核心业务代理者演变;五是价值化,降本增效和业务提升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展望未来,银行业的大模型竞赛将从 " 单点智能 " 走向 " 全域智能 ",从 " 内部提效 " 走向 " 外部重构生态 "。然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模型伦理以及与现有体系的融合挑战仍将持续存在。

那些能持续夯实技术底座、深化场景融合、构建创新生态并筑牢安全防线的银行,有望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数字化革命中占据先机,引领未来金融。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小未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邮储银行 兴业银行 数字金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