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社区 前天
Coinbase要发币,是否有胜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稳定币行业的转型趋势—— " 发行变薄,分发变厚 " 出发,成功已从 " 能否发行 " 转向 " 能否分发 ",即构建贯穿钱包、桥接、商户的 " 路网 ",让稳定币被自然使用和流通。

$Coinbase Global, Inc. ( COIN ) $ 发了个帖子要做代币

稳定币时代的核心——分发决定成败​​

稳定币行业范式转移:

​发行变薄​​:稳定币发行已高度模块化(如 Paxos、Bridge 提供 API/ 白牌方案),企业可快速上线稳定币,边际成本低。Coinbase 作为合规平台,发行技术门槛低,但发行本身非核心竞争力。

​分发变厚​​:真正稀缺的是分发能力——即稳定币能否嵌入用户日常动作(如支付、交易、募资),形成网络效应。Coinbase 的胜算高度依赖其现有分发网络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

稳定币的成败取决于三大高势能分发场景(交易所 /Launchpad、钱包 / 跨链桥、商户与 PSP)。Coinbase 若发币,需在这些场景深度布局,否则可能重蹈 $PayPal ( PYPL ) $ 的 PYUSD 覆辙(PYUSD 表现不佳,因分发未达预期)。

Coinbase 发行稳定币的优势:强大的分发基础​​

Coinbase 拥有显著优势,源于其庞大的用户生态和合规基础设施,胜算较高,但需精细化落地。

​交易所 /Launchpad 场景:募资与流动性流水线(高势能分发入口)​

​优势​​:Coinbase 是头部交易所,用户基数庞大(超 1 亿认证用户),可轻松将新稳定币集成到交易、Launchpad 和流动性池中。Binance、OKX 等平台近半数新项目以稳定币计价,Coinbase 可复制此模式,实现 " 募资 - 空投 - 二级流动性 " 三段式分发(如用稳定币作为默认计价单位),快速形成刚性需求池。

​案例参考​​: $Bullish ( BLSH ) $ 交易所 IPO 以 100% 稳定币结算(11.5 亿美元),标志稳定币成为一级市场基础设施。Coinbase 可类似主导 IPO 或代币销售,将自产稳定币设为默认选项,降低用户摩擦。

​胜算提升点​​:Coinbase Custody 和交易 API 可提供无缝结算,避免 Hyperliquid 案例中的分发入口之争—— Hyperliquid 将 USDH 发行权社区化,引发 Circle(USDC 发行方)等竞标。Coinbase 的既有地位可减少此类竞争压力。

​钱包 / 跨链桥场景:打造 " 默认路径 " 的流量枢纽​

​优势​​:Coinbase Wallet(支持移动端和扩展)拥有数千万用户,可简化 " 法币入金→跨链→应用 " 路径。分发杠杆在于 " 减少用户思考 ",如 Stripe 与 MetaMask 合作(Bridge 处理合规,MetaMask 提供入口)。Coinbase 可类似整合自产稳定币,实现一键买入、跨链和支付,形成闭环体验。

例如,Coinbase Card(支持法币入金)可升级为稳定币支付工具,类似 MetaMask 的 mUSD 案例(用户通过钱包直接存借获息)。这能弱化交易所入金依赖,沉淀价值到钱包层。

​胜算提升点​​:Coinbase 的法币通道(ACH、银行卡)已成熟,可模块化接入,避免 MetaMask 的第三方依赖(如 Stripe)。Stripe 的 API 实现 " 即插即用 ",Coinbase 的自有系统可更高效。

​商户与 PSP 场景:无感清结算的后台能力​

​优势​​:Coinbase Commerce(商户支付服务)支持加密货币支付,可隐藏清结算、风控等复杂度,让稳定币 " 无感 " 融入企业场景(如发票、供应链)。以 PayPal 和 Stripe 为例:PayPal 以渠道驱动形成闭环,Stripe 以平台驱动 API 化分发。Coinbase 可结合两者,利用合规优势(如美国牌照)构建开放 API 网络。

​胜算提升点​​:长期竞争力来自 " 工作流深度 "(连接支付、信贷等数据)。Coinbase 的机构客户基础(如对冲基金、商家)可快速采纳稳定币用于财资管理,避免纯补贴竞争。

整体优势总结:Coinbase 的分发网络(用户量、钱包、支付入口)为其发币提供高起点。胜算预估:​​ 70% 以上​​,前提是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而非从零构建。

潜在挑战与风险:分发竞争激烈,用户采纳是关键​​

尽管优势明显,Coinbase 面临突显的分发竞争和用户行为挑战,可能拉低胜算。

​激烈分发入口之争

​挑战​​:以 Hyperliquid 为例,展示分发入口白热化竞争:Circle(USDC 发行方)火速部署 USDC 和跨链协议 CCTP,以抢占份额。Coinbase 若发新币,需与 USDC(其自身合作伙伴)或 USDT 等巨头竞争,可能分散资源。

嵌入相关图片(紧邻 Hyperliquid 案例上下文):此图展示 Hyperliquid 的链上发行机制,突显 " 分发入口之争 " 的本质。Coinbase 需避免类似竞标战。

​风险影响​​:如果 Coinbase 无法将新币设为平台默认(如用户惯性选择 USDC),分发效率下降,胜算降至 50%。

​用户采纳与体验鸿沟​

​挑战​​:分发依赖 " 减少用户思考 "。Coinbase 需确保稳定币无缝嵌入工作流(如一键支付),否则易流失用户。PayPal 的 PYUSD 失败案例显示,生态内渗透不足会导致低采纳。

​风险缓解​​:学习 Stripe 的 " 默认路径 " 设计(如 API 简化跨链),并利用 AI Agent 趋势(机器代理支付需可编程底座)增强场景深度。

​监管与合规成本​

​挑战​​:发行虽 " 变薄 ",但监管日益明确(如各国框架)。Coinbase 需投入资源确保新币合规,可能拖慢分发速度。

​相对优势​​:Coinbase 的合规经验可降低风险,但需平衡成本。

整体挑战总结:胜算可能因竞争和用户习惯跌至​​ 50-60% ​​,但 Coinbase 的资源可部分缓冲。

胜算评估与建议:分发能力决定胜负​​

Coinbase 发行稳定币的胜算较高(​​ 65-75% ​​),但非绝对,核心在于执行分发战略。

​胜算关键指标​​(基于 Eloise 洞察):

​分发深度​​:是否将稳定币嵌入 Coinbase 生态的 " 日常动作 "(如交易默认币、钱包支付),而非孤立资产。价值在于 " 被放进哪些动作里 "。

​网络效应​​:能否构建 PayPal 式的闭环或 Stripe 式开放平台,放大商户 - 用户互动。

​创新边界​​:如前瞻所述,整合 AI Agent 支付(高频小额场景),Coinbase 可领先测试可编程风控底座。

​具体建议​​:

​短期​​:聚焦交易所场景,将新币设为 Launchpad 默认计价单位,快速启动分发。

​中期​​:升级 Coinbase Wallet,实现 " 法币 - 稳定币 - 跨链 " 一键路径,减少用户流失。

​长期​​:开放 API 给商户(类似 Stripe),构建工作流深度,避免价格战。

​最终结论​​:Coinbase 胜算可观(70% 基线),但必须将 " 分发为王 " 作为核心——发行不难,但只有将新币转化为基础设施(如 Hyperliquid 的刚性需求),才能真正赢得分发时代。否则,可能沦为 " 发行变薄 " 牺牲品。

$2 倍做多 COIN ETF-GraniteShares ( CONL )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coinbase 稳定币 交易所 跨链 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