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力社 09-16
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超1.7万亿元,超半数出版单位应用 AIGC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4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达 1.748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8.07%;人工智能(AI)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部分出版单位率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和 AI 大模型领域展开探索与实践,涌现一批通用 AI 模型、垂类出版 AI 模型以及 AI 工具……日前,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发布的《2024 — 2025 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数字出版产业中,AIGC 的突破性发展,催生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出版变革,科技创新的发展潜力和赋能效应正在持续释放。与此同时,涉及的版权保护问题也广受关注。

AI 技术催生出版新业态

AIGC 的快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

" 以 AI 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迭代,数字化进程正在深刻地改变出版业生产模式、出版格局。其中,出版生产模式正在经历由人为为主经验型生产,到以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生产,再向人机协同共创性生产演进。"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在会上介绍,该公司上线 " 夸父 AI" 平台,通过五个核心环节实现智能化协同生产,显著压缩了流程,提升了效率。比如,在应用前环节,智能系统将传统 3 个月至 6 个月周期压缩到 2 个月至 3 个月;在营销环节,AI 生成文案时间从 3 天到 5 天缩短到 10 分钟。同时,该公司还重点推进 AI 视觉设计提升工程,开发全流程设计系统、创意底图文案系统,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及视觉表达质量。目前,公司三分之二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已经使用了 " 夸父 AI" 平台。策划编辑借助 AI 进行市场预测,提高选题命中率;文字编辑将技术审校交由 AI 处理,集精力把控内容深度;而营销编辑一个人即可以完成全链路内容生产。他相信,人机协作达到临界点,编辑能力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在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看来,AI 给出版业带来了三重利好:首先,增效降本,筛选知识性敏感性内容、检查格式标准化等工作让 AI 做,编辑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创意决策;其次,精准运营,AI 可以帮助建立起市场感知、选题决策、印制、决策闭环;最后,风险管控,AI 可以迅速审读合同中的风险条款,分析历史销售数据、支付习惯等指标,以降低经销商坏账率等,有效降低风险。目前,他们已为员工免费提供 AIGC 平台,鼓励员工充分提升数智素养。

此届数博会还发布了《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5 年,由 10 家中国智库联合开展的调研发现,现在出版单位已经普遍应用了 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已经有 54% 的出版单位接入或应用 AIGC,其中,一大批正在研发出版语料库、出版智能应用,出版垂类大模型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全程参与了《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编研工作,并负责技术赋能等章节的具体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泽在会上表示,当前出版单位的 AIGC 技术应用,主要围绕三条技术路线:一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将 AI 应用到出版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升选题策划、内容生产、编辑加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环节的工作效率,促进人机协同的出版流程重塑;二是升级产品,提升服务,将 AIGC 技术应用于产品创新中,升级产品功能,提升服务质量,AI 已逐步成为出版融合产品和服务的标配,通过 AI 增强产品功能,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易用性,提升用户体验;三是拓展领域创新业态,开展数据资产建设和运营,提供数据服务,或利用通用模型进行专业化内容训练,建设垂类模型,建立数据及服务新型业态模型等,如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构建了覆盖《四库全书》等古籍的 40 亿字语料库,推出了 " 荀子 " 古籍大模型,能够实现古籍智能标引、信息抽取、诗歌生成、高质量翻译等功能。

" 技术创新不仅是推动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更是出版单位适应市场变化、进行业态融合创新的必由之路。出版单位必须深刻把握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从战略层面认识技术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建立系统化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灵活高效的技术组织体系,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技术与出版业的深度融合,迎接出版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泽说。

加强合作化解版权风险

AI 在为数字出版注入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争议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AIGC 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54.9% 的受访者关注到 AIGC 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伦理挑战和版权风险,认为大模型的训练语料如果未经正式授权,会带来法律边界模糊、维权成本高、盗版成本低等一系列问题。出版行业需要通过建立标注、溯源、伦理三大标准,培育版权可控平台,强化审核制度等行业共治来共同应对 AIGC 技术带来的挑战。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在会上表示,AI 训练高质量数据多属版权范畴,出版业积累的内容数据是优质训练数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基于前期大量研究、全球调研和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 DCI(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国家标准为引领、AI 等新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以 " 客观性记录 " 为核心创新机制的 AI 数据版权治理框架。同时,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积极推进 DCI 体系 4.0 的探索实践打造标准化、智能化、全球性的新型国家版权数智基础设施,为解决方案落地筑牢底层基座。

" 数字内容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 AIGC 等技术发展下,构建数字内容治理框架,健全数字内容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持续凸显。"《2024 — 2025 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传统的内容生态治理方式与工具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亟待探索新的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法,数字内容生态治理体系将加快建设。一方面,语料库的建设是关键,语料质量将直接影响 AI 模型的性能;另一方面,AI 环境下数字内容审核流程将加快建立并持续优化,细化健全数字内容评价标准,从组织、制度、内容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等层面,数字内容审核与评价机制将不断健全。

来源:元宇宙阅读实验室

参考: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经济时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命中率 夸父 数据驱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