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亲述,小火锅品牌的突围策略。
本文为 "2025 中国餐饮品牌节・蝶变跃升直播季 " 期间,以《火锅场景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直播对话实录,红餐网整编发布,有删减。
火锅赛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细分品类频频冒头,但很多企业的利润却被越摊越薄,行业陷入 " 高规模低利润 " 的困局。
如何在深度调整的新周期中活下去,甚至活得好?有小火锅品牌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比如,以 " 市井场景 + 平价体验 " 异军突起的老马扎,2 年时间里全国门店已突破 300 家,成为了火锅细分赛道的黑马。
近日,红动食刻特别邀请到老马扎市井小火锅品牌创始人严昭兵,以及 " 餐饮品招笔记 " 主理人海蓝,与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樊宁一起就 " 火锅场景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 展开对话。通过实战案例拆解,为火锅品牌提供 " 能落地、可复制 " 的运营思路。
本期嘉宾介绍
樊宁
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和经济学双学士,澳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近年来专注于餐饮产业研究及品牌营销服务,连续多年参与《中国餐饮发展报告》的编审工作。
严昭兵
老马扎市井小火锅品牌创始人
拥有 20 余年餐饮从业经验,深谙连锁餐饮标准化与规模化逻辑,2023 年创新推出 " 市井小火锅 " 新型平价模式,保留火锅 " 麻辣鲜香烫 " 核心特质,融入烧菜形式,取消锅底费,凭借极致性价比与品质,快速俘获大批忠实消费者。
海蓝
" 餐饮品招笔记 " 主理人、红动食刻 MCN 合伙人
餐饮加盟垂类头部 KOL,实地测评解析餐饮品牌超 300 个,全网粉丝量超 50 万。擅长从消费者与创业者双视角,洞察品牌场景体验与运营痛点,其探店内容以 " 真实、接地气 " 深受行业认可。
01.
解决 " 大火锅痛点 " ,锁定小聚蓝海市场
" 现在的火锅赛道,用‘卷王之王’形容毫不为过。" 直播一开场,主持人樊宁便点出了火锅品类的核心痛点 —— 竞争白热化、口味趋同、体验单一、客单价下滑……这些让不少火锅品牌陷入原地踏步、入不敷出的困境。
也是注意到这些现象,严昭兵从原来开传统大火锅店,转型做了市井小火锅。
对此,严昭兵坦言,之所以转型做小火锅,也是因为对传统大火锅痛点进行了拆解。如其所说,在担任马路边边运营总监时,他发现大火锅存在 " 锅底费高(单锅几十元到超百元不等)、客单价高(人均 120 - 150 元)、场景局限(多适合 4 人以上聚餐)" 三大问题。而口罩期过后,消费者对 " 高频、小聚、轻负担 " 的需求显著上升,所以老马扎有了做 " 小而精 " 火锅的打算,取消了锅底费、油碟费,把锅底做成 " 有料锅 "(端桌即食),还拓展了 10 余种口味,适配 1-3 人的用餐场景。
樊宁也表示,近两年," 小聚场景 " 确实是相对蓝海 —— 年轻人越来越少凑 " 大桌 ",1-3 人的消费需求占比从 2020 年的 35% 涨到现在的 55%,老马扎恰恰把握住了这个趋势。
海蓝则从消费者决策视角补充:" 我测评过不少小火锅品牌,很多人对‘先付锅底费’有抵触,老马扎取消锅底费,直接降低了‘尝试门槛’。而且 1-3 人去传统火锅店用餐,往往会怕点少了不够吃,又怕点多了浪费,老马扎推出‘有料锅 + 小盘菜’刚好解决这个矛盾,这也是它能快速吸引年轻客群的关键。"
02.
场景打造:用 " 烟火气 " 化解标准化冰冷感
谈及市井场景的打造,严昭兵则分享了 " 立体画 " 的设计逻辑,即由美院团队操刀,门店正面、左侧、右侧拉伸后形成完整场景(如旧木门、复古录音机、老式缝纫机),搭配暖光灯,避免商业疏离感。
海蓝也分享了老马扎成都十一街店的场景,她表示,多数餐饮店会觉得大树遮挡门头,但老马扎这家店却保留了树,还在树上挂了暖灯。顾客坐在树下吃饭,没有商业空间的拘谨,反而会像在邻居家聚餐,这种松弛感很打动人。而且门店细节不‘装’,比如搪瓷杯有自然使用痕迹,墙上海报是旧杂志剪的,这些都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真实的烟火气。
樊宁则总结到:" 现在的餐饮竞争,已从‘味觉竞争’升级到‘五感体验竞争’。严总提到的‘立体场景’、海蓝说的‘细节真实感’,本质都是用烟火气提供情绪价值 ,这正是年轻人的核心需求。"
03.
产品创新:守正求变,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在口味方面,老马扎又是如何平衡、取舍?严昭兵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介绍,老马扎会坚持 " 守正求变 "。比如,豆花找本地老阿姨手工制作,牛肉经 10 余次测试定品,麻辣锅底也是沿用了川渝传统炒制工艺。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烧卤、蒸菜、小盘菜,适配 " 一人食 "" 小聚 " 场景。" 传统味型是根,场景适配是增长催化剂,二者不能偏废。"
海蓝则从客群覆盖角度进行了分析,她表示,老马扎 70% 是年轻人、20% 是家庭客群、10% 是老人,靠的就是 " 守正 " 留老客、" 求变 " 吸新客。老人认传统麻辣味,年轻人爱场景和小盘菜,家庭客群则喜欢有不辣锅底和蒸菜,这种全龄适配让它不会局限于单一客群。
樊宁总结说到:" 创新不是打破传统,而是突破惯性思维。大家都追网红风时,保持传统本真是创新;大家都做大火锅时,聚焦小场景也是创新。老马扎的‘守正求变’,核心是抓住了消费者需求。"
04.
性价比密码:" 价值超预期 " 而非单纯低价
食材价格会有周期、波动,一旦食材价格上涨,很多餐饮店就会苦不堪言。而老马扎能维持人均 30-60 元的高性价比,又是如何做到的?
严昭兵坦言,曾踩过 " 低价 " 的坑。比如,早期做 "19.9 元锅底 " 活动,客流骤增但复购低。后来不断复盘,确定了 " 成本可控 + 品质不降 " 的原则,即和本地供应链合作降本,中央工厂统一炒料省人力,但核心食材的品质绝不妥协。" 性价比不是低价,是让消费者觉得‘值’,比如 68 元豆花牛肉锅两人能吃饱,这就是超预期。"
海蓝也认同了这一逻辑。她讲到:" 消费者看的是‘花的钱’和‘得到的体验’是否匹配。老马扎的锅底有料、食材扎实,还取消了隐性费用,对比同商圈其他火锅,消费者自然觉得划算,这比单纯打低价战更可持续。"
樊宁总结表示:" 真正的性价比是品质、体验、价格的平衡,核心是提供超预期价值。老马扎用供应链效率支撑价值,这是长久之道。"
05.
打磨好首店再复制,才能降低扩张风险
如今,很多餐饮品牌要么难扩张,要么容易因盲目扩张而倒下。从 0 到 300 家门店,老马扎能稳步扩张,关键秘诀又是什么?
严昭兵透露,早期老马扎想 " 快速标准化 ",也曾导致门店水土不服,后来逐步调整为 " 先打磨首店再复制 ",比如,成都十一街店测试了 6 个月,日销稳定后才铺开,还为加盟商提供选址评估、带店培训、区域保护。" 组织力和产品力要匹配,不然扩张越快,风险越高。"
海蓝则认为,老马扎的社区店、工厂店、商场店会做差异化适配,比如社区店重复购、工厂店强化重口味、商场店适配快节奏,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降低了扩张中的水土不服风险。
樊宁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近些年做得好的连锁品牌,都有‘慢打样,快复制’的特点。像老马扎这样,先在成都验证模型,再全国铺开,避开了‘未打样先扩张’的坑,这对中小品牌很有借鉴意义。
06.
未来趋势:场景迭代但初心不变
餐饮业日新月异,未来火锅品牌想要持续创新,又该抓住哪些核心要素?
严昭兵以老马扎为例讲到,未来会将推进 2.0 版本升级,从 " 传统市井风 " 向 " 舒适型市井 " 进化,但 " 麻辣鲜香、平价定位、烟火体验 " 三大核心不变。" 场景能迭代,但消费者‘好吃不贵’的需求不会变。"
海蓝则建议创业者,不要先想 " 赚多少钱 ",而是要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比如做下沉市场,消费者可能更在意分量,而非装修,盲目跟风场景创新不可取。
樊宁最后总结说到:" 场景创新、产品守正、性价比逻辑、连锁扩张,本质都是回归消费者需求。火锅赛道再卷,只要抓住需求、平衡好传统与现代,就能找到破局方向。"
同时,樊宁也向餐饮业内人士发出了邀请,期待更多行业大咖、餐饮人能于 9 月 23-25 日参加在广州举办的 2025 中国餐饮品牌节,现场近距离交流、探讨,共寻品牌长期发展的健康路径。
本次直播通过对火锅赛道当下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以及突围策略进行探讨,一窥火锅赛道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势。同时,以老马扎市井小火锅为例,探究了火锅品牌在规模化扩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火锅品牌未来的突围和创新发展,带来参考借鉴意义。
连锁餐饮名企——老马扎市井小火锅
" 老马扎市井小火锅 " 由国内一线餐饮运营团队主导。该团队具有孵化、运营上千门店的实战经验,且团队成员较年轻、思维活跃,为品牌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凭借 " 好吃、不贵、有记忆 " 的特质,老马扎也收获了大批忠实消费者,已成为市井小火锅赛道的代表性品牌。
本文部分配图由老马扎市井小火锅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
延伸阅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