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提升,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设备在欧美等市场需求明显增长,新型储能行业迎来新机遇。专注储能电池的BLUETTI(铂陆帝),成立仅 6 年便稳居全球市场第三,比肩正浩、安克等头部品牌。
从代工厂到全球头部
BLUETTI(铂陆帝)是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自有储能品牌,初期,德兰明海主要专注于充电宝和无人机电池的 OEM/ODM 代工业务。
曾为安克创新、贝尔金、罗马仕等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代工,并先后成为环球易购与傲基科技的储能产品供应商之一。其中,为环球易购旗下品牌 SUAOKI 代工的微型储能设备,更一度占据日本市场该类目额第一。
尽管成绩如此亮眼,但 2019 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德兰明海业务遭遇 " 滑铁卢 ",多家代工客户纷纷下调市场预期、大幅削减订单。面对这一危机,德兰明海启动战略转型,正式注册并推出了自主品牌—— BLUETTI。
2020 年 7 月,BLUETTI 在 Indiegogo 推出首款产品 AC200,上线仅 2 个月众筹金额达 673 万美元,刷新了该平台多个品类项目的纪录。
图源:Bluetti(AC200)
随后,BLUETTI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1 年,在美国上线自营网站,并先后布局欧洲、澳洲、加拿大、英国和日本市场,逐渐打开全球化布局。2023 年,AC500 系列以 1219 万美元再次登顶全球能源类目,持续扩大品牌声量。
目前,BLUETTI 产品覆盖 110+ 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 350 万,年营收超 21 亿元,销量超 200 万台,稳居全球市场第三。
专注产品,比肩头部品牌
不到 6 年时间便与安克、正浩并肩,主要得益于 BLUETTI 从一而终的产品力和极致的服务。
产品上,Bluetti 首款产品 AC200 在太阳能充电效率上做出重大改进,将户外太阳能充电时间从传统的十几个小时大幅缩短至最快约 3 小时。同时,AC200 配备了多达 17 个输出接口,几乎覆盖了日常和各种户外场景下的所有用电需求,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图源:Bluetti
此后,Bluetti 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和智能化升级。例如,新品将物理按键操作升级为触摸屏控制,并增加了 Wi-Fi 连接和 APP 远程控制功能,以BLUETTI EB3A为代表的产品便融合了这些先进功能。
同时,Bluetti 还开发了配套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扩展电池,以满足用户在户外露营、家庭应急、专业作业等多场景下的多元化能源需求。
服务力则是消费端品牌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Bluetti 在零售业务开展半年后,便在美国搭建了本土服务仓,从仓储物流、维修售后到电话服务,逐步推进本土化的全链路搭建。
此外,在大部分出海企业还在远程邮件沟通的时候,Bluetti 即大胆地在当地布局了体验店和实体办公地点,海外市场的实体资产,也让用户产生了更高的信赖感。
极致营销,赢得海外市场
除过硬的产品技术外,海外渠道分布和营销策略也至关重要。
渠道上,打造 " 独立站 + 线上线下 " 多渠道销售模式。
similarweb 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Bluetti月访问量达 98 万次。其中,直接流量占 33.94%,自然流量占 11.07%,付费流量占比 28.7%,成为品牌重要的线上销售渠道。
图源:simlarweb
线上入驻乐天、沃尔玛、eBay、Lazada、Amazon 等电商平台,并积极开拓线下渠道,与 Home Depot、Costco 等美国线下零售商超合作,全面覆盖消费者。
Bluetti 在营销上也下足了功夫,借助 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ikTok 等社交平台,让海外消费者对品牌有更直观的了解。simlarweb 显示,YouTube 在营销中占主导地位,达 57.85%。
YouTube 上,Bluetti 发布的视频内容,包括产品介绍、用户案例分享、技术解读以及使用教程等,吸引不同兴趣和需求的观众。同时与知名户外探险者、露营爱好者和科技博主合作,进一步扩大曝光和影响。
Facebook 上,运营多个粉丝群组积累私域流量。加入这些群组需回答入群问题,因此聚集的多为品牌的忠实粉丝,群组活跃度普遍较高。
同时,2021 年 Bluetti 入驻 TikTok 平台,TikTok 上更注重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情感价值。通过用户在户外场景对产品的应用去宣传品牌,注重生活化和场景化的表达。
图源:TikTok
全球便携储能市场前景向好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研究显示,2024 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规模为 250.2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市场规模将从 2025 年的 326.3 亿美元增长到 1140.5 亿美元,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达 19.5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便携式储能产品生产国和代工国。从 2016-2024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出货量从 5.2 万台跃升至 905 万台,暴涨了 210 倍,其中九成产品,皆由中国企业生产提供。
目前,安克创新、大疆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储能赛道,未来,储能出海一定成为出海圈。除比拼品牌外,对产品在细分场景下的适用性以及附加价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便携储能赛道呈现出几个明显的新发展趋势:
首先,当前便携储能产品普遍体积大、重量高,便携性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产品设计可朝向个性化与生活方式化演进,推出更多轻量级、易于携带的解决方案;
其次,针对不同细分人群及特定使用场景,推出差异化的产品。例如,面向户外作业场景,可打造具备防摔、防尘、防水等 " 三防 " 功能的便携储能设备;针对医院环境,可推出低噪音运行的产品,满足安静需求;
最后,新兴市场的开拓也成为关键方向。除欧美成熟市场外,非洲、中东等地正逐渐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新蓝海,建议相关企业积极关注这些地区的潜在机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